琚嘉誠
摘 要 對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源進行分析,探討導致這些風險的中小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從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管理體系和制度、安全監(jiān)督檢查機制、實驗教師和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管理;安全風險源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9-0154-03
1 引言
教育部在《中小學實驗室規(guī)程》中明確指出:“實驗室是學?;镜霓k學條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實驗室應成為學校進行素質(zhì)教育,開展實驗教學、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場所和科學啟蒙園地?!?/p>
近年來隨著教育裝備水平的提高,全國各大城市中小學普遍建立計算機實驗室,且越來越多的學校正在或已經(jīng)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教學環(huán)境,從而滿足教師的教育教學、學生的學習實踐和學校的辦公自動化管理等需求。
計算機實驗室發(fā)展的同時,對管理、維護特別是安全等方面的問題也提出新的要求。計算機實驗室管理面臨的問題一般表現(xiàn)為“三多三大三易”:設備多,軟件多,使用人員多;使用人員流動性大,耗電量較大,管理維護工作量大;病毒容易傳播,設備及電路容易老化,個別設備損壞容易被忽略。同時,計算機硬件及周邊設備對環(huán)境的潔凈度、溫度、濕度和防電磁干擾都有較高的要求[1]。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實驗室的工作在中小學中重視不夠,管理者往往更注重硬件設備的擴充,而忽視與之相應的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管理方法制度落后,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的情況多有存在。
本文試對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源進行分析,探討導致這些風險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和對策。
2 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安全風險源識別
識別風險源是任何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風險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環(huán)境污染 計算機實驗室人員集中,機器集中。人的呼吸和計算機設備的運轉釋放的氣體會在空間有限的計算機機房內(nèi)滯留并產(chǎn)生污染。此外,計算機實驗室內(nèi)學生吃零食、抽煙的情況亦有發(fā)生,由此產(chǎn)生的食品垃圾、水、煙蒂和煙灰等,會嚴重影響實驗室環(huán)境衛(wèi)生,進入電腦鍵盤、顯示器、主機以及地板等部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易帶來設備安全運行隱患,縮短使用壽命。
失竊風險 計算機設備價值較高,設備內(nèi)部各板塊的分離、高集成度和無螺絲化的發(fā)展趨勢更為盜竊提供了便利[2]。除了有組織的大規(guī)模盜竊外,計算機實驗室還可能面對部分學生拿走鼠標、鍵盤和硬盤等部件的風險。一旦失竊,不僅造成實驗室的財產(chǎn)損失,影響實驗室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造成技術和資料的外泄[3]。
火災風險 計算機實驗室用電負荷較大,超負荷運行、電源線路老化都容易產(chǎn)生火源,為清潔而設置的隔層地板、窗簾等室內(nèi)附件則是火情蔓延的介質(zhì)。此外,在機房內(nèi)吸煙也是火災隱患的源頭之一。
硬件損壞 實驗室中計算機硬件損壞的原因主要來自外部和內(nèi)部。外部可能是因為實驗室長期電壓不穩(wěn)、設備損壞導致的突然掉電,或雷擊、地震等自然災害。內(nèi)部則可能是實驗管理人員、教師與學生操作不當,違反有關規(guī)程,從而造成計算機損壞。
軟件損壞 軟件損壞的主體是“人”,主要包括實驗人員安裝或卸載軟件系統(tǒng)過程中操作不當;學生在實驗室中使用移動設備,帶來很多感染病毒;學生隨意訪問惡意網(wǎng)站,導致機器感染木馬和病毒;還有個別好奇心強的學生把實驗室的保護系統(tǒng)作為攻擊目標,利用各種方法解開硬盤保護,設置BIOS密碼、更改系統(tǒng)配置、破壞注冊表等,從而導致計算機不能正常使用。
3 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管理現(xiàn)狀及分析
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 部分中小學的實驗室處于從屬地位,管理層及師生對計算機實驗室安全問題重視不夠,安全意識淡薄,對實驗室使用和管理者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不足?!鞍踩谝?,預防為主。”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制度性的、充分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認識和安全素質(zhì),是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最重要因素[3]。
由于認識不足,一些中小學根本就不開展針對師生的實驗室安全教育和培訓,即使開展,也是內(nèi)容貧乏、形式單一、考核要求不高,遠不能達到教育培訓的目標。安全教育不足的消極后果必然是師生與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一方面,中小學校的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差,工作消極,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另一方面,實驗室的使用者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導致計算機實驗室設備故障率高,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4-7]。
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規(guī)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對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重視度不夠,很多中小學都缺少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各項安全操作規(guī)程。如一些學校根本沒有設置專門的實驗室管理部門,安全管理工作只能由行政人員兼任;實驗室安全負責人的指派也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臨時指定,甚至安全員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負責哪些內(nèi)容;一些學校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生搬硬套,缺乏考查和論證,容易與實踐脫節(jié),還有的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制定,內(nèi)容不夠嚴謹、細致;一些學校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沿用很多年,沒有根據(jù)實際情況的變化而及時更新或修訂[8];或對已有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不執(zhí)行或選擇性、應付性執(zhí)行,導致安全隱患日益增加。
實驗室建設中存在安全隱患 受各種因素影響,一些學校在建設計算機實驗室時缺乏統(tǒng)一、科學的規(guī)劃,實驗室的布局與設計缺乏完善的評估和論證,使得建成的實驗室利用率低、擴展性差,各方面設施不夠全面,從而為改建、擴建帶來難度,也埋下安全隱患。還有一些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室是由教室或其他用途房間改建而成,有些房屋設施陳舊,線路老化,且改建過程中未嚴格按照消防、環(huán)保等安全條例,導致安全隱患多。此外,一些學校對安全方面資金的投入力度不足,必備的安全設施缺失或者陳舊,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率提高[9-10]。
實驗室管理跟不上發(fā)展 中小學實驗教師和管理人員普遍存在數(shù)量不足、學歷偏低、專業(yè)素質(zhì)不高、年齡偏大等問題[9,11-12]。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速,硬件和軟件的更新?lián)Q代都很快,這不僅要求實驗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也要求實驗室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很多中小學對這一問題、對實驗室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夠重視,人才配置不足、管理體制落后、獎勵與激勵機制缺乏等問題,都會導致實驗室管理及隊伍建設不適應發(fā)展的要求。
4 加強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對策
加強實驗室安全與環(huán)保教育培訓 據(jù)統(tǒng)計,實驗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為98%,這說明人作為參與實驗室活動的主體,是實驗室安全事故的主因。因此,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對行為的管理,除了通過規(guī)章條例進行約束,讓參與者本身具有安全意識和自覺的安全行動,才能“防患于未然”,讓安全事故從源頭上得到遏制。
理順安全管理體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學應在全校層面明確計算機實驗室相關主體的責任,避免責任人交叉、責任人缺位、責任不明等問題。主要領導對全校安全負責,負責統(tǒng)籌安排學校的安全工作,確定安全管理和各實驗室安全責任人,批準實施安全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等;實驗室主任對本實驗室安全負責,負責執(zhí)行學校相關安全規(guī)定,指定安全檢查員,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整改漏洞等;職工對本崗位安全負責,負責定期檢查設備使用情況,確保實驗室門窗、水、電等設施的安全,做好安全記錄,及時上報安全問題等。同時,要設立以安全工作為首要職責的管理崗位,安排專人負責,而不再依靠其他崗位的行政人員兼職負責。
建立監(jiān)督檢查機制,及時排查安全漏洞 開展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監(jiān)督檢查和抽查工作是有效促進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手段之一。首先,中小學應建立相應的監(jiān)督檢查機制,檢查的內(nèi)容包括規(guī)章制度是否齊全并上墻,安全責任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應急預案,安全問題記錄是否完整,是否有相應的操作規(guī)程,消防器材配備是否合理,消防通道是否暢通,實驗室衛(wèi)生狀況是否達標,等等;檢查的形式包括安全負責人的日常巡查,實驗室內(nèi)部自查自糾,部門經(jīng)常性檢查,學校全面安全檢查,各學校間交叉檢查,教育部門定期抽查等。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和責任意識,促進安全氛圍的形成。
加強實驗教師和管理隊伍建設 轉變觀念,重視實驗室工作,從制度上保障和給予實驗室人員在人才培養(yǎng)、待遇、科研立項等方面同其他人才的同等待遇;完善實驗室在職人員培訓機制,定期組織專職人員進行業(yè)務學習和技能培訓。培訓工作要有針對性,應面向不同層次的實驗室人員,并重點解決中小學實驗室隊伍中部分職工學歷較低或專業(yè)不對口等問題;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明確責任、擇優(yōu)聘任,鼓勵實驗教師和管理人員積極開展實驗技術、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制定和執(zhí)行考核評價體系,設立安全管理考核指標體系,將安全管理考核評分結果與職工的業(yè)績考核、職務晉升結合起來;及時補充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為實驗室隊伍注入活力。
借鑒成功經(jīng)驗,加大科研力度 目前,實驗室安全已逐步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課題,國內(nèi)外各高校和科研機構都有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和成果。我國中小學校在這方面起步較晚,應積極利用現(xiàn)有的成果,在技術層面,更新知識水平,采用計算機安全的新技術,消除不安全因素;在管理層面,加強交流合作,學習借鑒、推廣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成功經(jīng)驗。同時,加大對實驗室安全工作的研究力度,建立符合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自身特點的、科學合理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評價和監(jiān)控體系。
5 結論
計算機實驗室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對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緊迫,安全、良好的實驗室環(huán)境有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風險源的識別和安全對策研究能夠對癥下藥,有效地控制和消除風險,完善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工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安全形勢的不斷變化,如何更規(guī)范、更高效地做好中小學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仍亟待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覃毅.開放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問題及對策[J].網(wǎng)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1(1):62-64.
[2]夏玉宏,孫玉珂.論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3):121-122.
[3]武曉峰,聞星火.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分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8):81-84.
[4]谷長棟,房迪,王育萍,等.淺談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178-180.
[5]廖慶敏.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168-173.
[6]吳林根.基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實踐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0):10-11.
[7]武曉峰,聞星火.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分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8):81-84.
[8]趙赤鴻,武桂珍.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淺探[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08,23(3):321-323.
[9]張定貴.中小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1,9(18):51-53.
[10]王楓,嚴加平,竺建偉.上海市中小學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現(xiàn)狀調(diào)研[J].上海教育科研,2016(1):44-49.
[11]趙旭.關于中小學實驗室管理隊伍建設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5(31):186.
[12]光翠娥,王世強,王萍.理工類高校實驗室安全的潛在風險和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2(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