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亞洲
摘要:《高考考試大綱(地理)》明確指出,考查學生的四項能力,即解讀和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顯然,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是高考重要的能力考查之一,筆者結合學生的答題情況,總結學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易錯的原因,以求提升高中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錯誤表述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網絡越來越多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網絡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學生越來越多地依賴網絡,越來越不愿意書寫,書寫能力明顯下降,表達能力變差,筆者從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
一、學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錯誤分類
1.簡單羅列要點,套用模板,缺乏結合題圖的必要說明
題目:指出磁山二街成為全國有名的“產能大村”的區(qū)位優(yōu)勢(材料略)。學生1錯誤表述:“交通便利,原料充足,市場廣闊,勞動力豐富”,學生2錯誤表述:“資源豐富,交通發(fā)達,勞動力充足,靠近河流”, 學生3錯誤表述:“礦產資源豐富,水源充足;設備較完善;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產能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學生4錯誤表述:“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水資源充足”,學生5錯誤表述:“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勞動人口多,資源豐富。”
題目:說明文山縣紅甸回族鄉(xiāng)山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材料略)。學生6錯誤表述:“土壤肥沃,降水豐富,溫度適宜”。
題目:為了使文山山藥種植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你認為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材料略)學生7錯誤表述:“不要過度開采,合理利用,保護資源”。
2.邏輯錯誤
題目:指出磁山二街成為全國有名的“產能大村”的區(qū)位優(yōu)勢(材料略)。學生8錯誤表述:“靠近煤鐵產地,能源豐富”——鐵礦為金屬礦產,不是能源。學生9錯誤表述:“旁邊有磁山鎮(zhèn)城市,勞動力豐富”——一個小小的磁山鎮(zhèn),不是城市,勞動力怎么豐富?(邏輯有問題)
題目:分析磁山二街“產能大村”走向衰落的原因(材料略)。學生10錯誤表述:“世界鋼鐵地位下降,導致鋼鐵產能過?!薄a能是指生產能力,鋼鐵地位下降導致產能過剩,二者無必然的聯(lián)系。
題目:據右圖,說明磁山二街鋼鐵工業(yè)實施循環(huán)轉型的優(yōu)點(圖略)。學生11錯誤表述:“有利于節(jié)約成本,擴大消費領域”——節(jié)約成本,只能是增加利潤,與擴大消費領域關系不大。學生12錯誤表述:“有利于產業(yè)結構的發(fā)展”——應更正為有利于產業(yè)結構的“完善”。
題目:說明文山縣紅甸回族鄉(xiāng)山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材料略)。學生13錯誤表述:(1)“無霜期長,不可連作”——無霜期長,熱量豐富,適合連作,學生14錯誤表述:“無霜期短,氣候相對溫暖”——無霜是指不下霜,無霜期是不下霜的天數(時間),無霜期短是指不下霜的天數短,也就是說下霜的天數長,氣候比較寒冷而不是相對溫暖。
題目:為了使文山山藥種植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你認為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材料略)?學生15錯誤表述:“減少對山藥種植業(yè)的種植,保持穩(wěn)定”——減少種植,又如何保持穩(wěn)定,減少山藥種植業(yè)的種植,也存在邏輯問題,應改為減少山藥種植。學生16錯誤表述:“措施:向文山縣周圍擴種,緩解城市環(huán)境問題”——向文山縣周圍擴種,緩解城市環(huán)境問題,這二者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題目:結合材料,請說出王健林的觀點的理由。(附部分材料: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認為,“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20年內盈不了利”,并表示迪士尼只是一個室外樂園,上海的氣候優(yōu)勢不明顯,產品沒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學生17錯誤表述:“對人們經濟能力要求低”(平日門票價格370元,高峰日門票價格為499元)——門票價格高達近500,這對人們經濟能力要求低,那要多少錢才算高呢?學生18錯誤表述:“他認為上海迪士尼是室外活動,而萬達是室外活動,因此,如果天氣出現惡劣情況便迪士尼無法開業(yè),而萬達隨時都可以,所以他認為上海迪士尼并沒有萬達好”。
3.語言問題
題目:指出磁山二街成為全國有名的“產能大村”的區(qū)位優(yōu)勢(材料略)。學生19錯誤表述“產業(yè)結構調整比較完善”——產業(yè)結構調整比較徹底或產業(yè)結構完善,學生20錯誤表述“靠近京津冀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河流眾多”——話講一半,理沒有說清,可改為靠近京津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工業(yè)基礎好(協(xié)作條件好),河流眾多,水源充足。
題目:據右圖,說明磁山二街鋼鐵工業(yè)實施循環(huán)轉型的優(yōu)點(圖略)。學生21錯誤表述“廢鋼為原料,可以促進原料的循環(huán)利用,以氫能做為主體,實現清潔生產和循環(huán)利用?!薄獜U鋼為生產的產品或生產過程的副產品,而不是原材料。學生22錯誤表述“靠近交通,工業(yè)產業(yè)的爐渣灰塵得到及時處理”——靠近**交通線,交通便利,且工業(yè)生產的灰塵也不能用車運啊。學生23錯誤表述“有利于環(huán)境保持”——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
題目:說明文山縣紅甸回族鄉(xiāng)山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材料略)。學生24錯誤表述“海拔高,位于主河流上”——海拔高與位于主河流上沒有聯(lián)系,且沒有主河流的說法,應描述為河流主干。
題目:為了使文山山藥種植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你認為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材料略)?學生25錯誤表述“因地制宜發(fā)展,減少種植物面積,但不減少產量的投入”——不減少產量的投入不合實際,產量為產出,應改為不減少投入。學生26錯誤表述“開展新型農業(yè)發(fā)展方向”——此話不通順,不知何意,可直接改為發(fā)展新型農業(yè)。
題目:對于材料三中“上海的氣候優(yōu)勢不明顯”這句話,如何理解(材料略)?學生27錯誤表述“上海位于臨海的城市”——可改為上海屬于臨海城市。
4.概念和地理原理錯誤
題目:指出磁山二街成為全國有名的“產能大村”的區(qū)位優(yōu)勢(材料略)。學生28錯誤表述“鋼鐵資源豐富”——鋼鐵不是自然資源,而是人類通過加工生產得到的產品,鐵礦才是自然資源。endprint
題目:據右圖,說明磁山二街鋼鐵工業(yè)實施循環(huán)轉型的優(yōu)點(圖略)。學生29錯誤表述“臨近水源,便于排放工業(yè)污水”——工業(yè)污水應經過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不能任意排放到河流中,此學生答案違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原理。
題目:說明文山縣紅甸回族鄉(xiāng)山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材料略)。學生30錯誤表述“光熱、光照充足”——光熱是指光照和熱量,光熱已包含光照,二者不是并列關系。學生31錯誤表述“屬溫帶季風氣候區(qū)”——材料中已說明云南文甸縣,且有經緯網和等高線地形圖等材料,應判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學生32錯誤表述“季風性氣候降水豐富,光照充足,氣候適宜”——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但光照不一定充足,例如四川盆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但光照不足。學生33錯誤表述 “無霜凍,氣候條件好”——題目材料已經說明“無霜期320天左右”,全年365天,那就說明還有45天左右的時間是有霜凍的。學生34錯誤表述“種植歷史悠久”——題目要求說明文山縣紅甸回族鄉(xiāng)山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種植歷史悠久屬于社會經濟因素。
題目:對于材料三中“上海的氣候優(yōu)勢不明顯”這句話,如何理解?(材料略)學生35錯誤表述“迪士尼是室外樂園,而上海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冬季時,寒冷干燥,游客量少。夏季七八月份時,雨帶推移到長江流域,形成連續(xù)性降雨,不利于游客在室外樂園的活動”——上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六月雨帶推移到長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氣,七八月份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形成伏旱。學生36錯誤表述“位于季風氣候區(qū),多寒潮等自然災害”——季風氣候區(qū)并不是多寒潮等自然災害的原因,季風不穩(wěn)定可能帶來降水量的變化,從而形成旱澇災害。寒潮與冬季風源地的遠近,地形(如有無山地阻擋)等因素有關。學生37錯誤表述“上海的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溫多雨,氣候濕潤”,“上海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較差變化小,無明顯特色”,“上海是亞熱帶季風氣候且臨海,無冬季的雪花紛飛和夏季的酷暑”以上三份答案都是對上海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都沒有掌握。學生38錯誤表述“上海緯度高,氣溫低,光照時間少”——上海市的緯度約為31°N,緯度不高,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也不低。
題目:運用外力作用規(guī)律,說明圖中甲島嶼(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的形成過程。學生39錯誤表述“由于板塊間的拉伸作用,形成張裂,加上入海河水的侵蝕作用,形成島嶼”,“伊洛瓦底江的流水侵蝕,受海洋風力侵蝕作用形成”,“受東北信風的影響,島嶼從河口吹至此處,形成甲島”,“經過流水侵蝕形成河口三角洲,再經海浪侵蝕形成甲島”,“形成過程:緬甸西南部受到上游河流的影響沖刷,在流水侵蝕的作用下,形成破碎的海岸地貌,再加上緯度位置受風力影響較大,形成了甲島嶼”——上述六位學生對島嶼的形成機理認識錯誤,島嶼不是由于侵蝕作用從大陸割出來的,也不是由風吹拂過來的。島嶼分沉積島、大陸島、火山島和珊瑚島四類,其成因分別如下:沉積島由河流帶來泥沙沉積形成;大陸島由地殼運動形成;火山島由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珊瑚島由熱帶海洋生物珊瑚死亡后的遺體堆積形成,圖中島嶼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顯然屬于沉積島。
題目:結合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原理,分析勃生城市規(guī)模擴大對周邊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40錯誤表述“地形:耕地面積、濕地面積減少,破壞濕地;土壤:土壤變建設用地,可用耕地減少”——地形指的是地表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通常指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種,耕地、濕地是指土地的利用狀態(tài)或分類,該學生還混淆了土壤和土地兩個概念。
二、高中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錯誤原因分析
1.不會從題目給定的材料中獲取和解讀有用信息,并用于答題中,不會根據材料給定的地理區(qū)域特征,工、農業(yè)生產的特征進行具體的分析,只是機械地根據記憶,調動所學地理知識,企圖將答案背出來。
2.地理概念、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特征沒有掌握,特別是高中生應該掌握的地理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的地理事物沒有掌握,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欠缺,例如世界和中國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島嶼的成因,地質作用,地形和土壤,工、農業(yè)生產區(qū)位分析等都沒有掌握。
3.語言表達問題突出,在學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過程中,明顯地看到很多同學使用生活用語,甚至網絡語言,還有的喜歡用地方方言,不會用地理述語去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描述中前后聯(lián)系,總分關系,邏輯關系比較混亂。
4.生活實踐少,生活常識欠缺,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普遍。從學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答題情況來看,學生生活常識欠缺,例如上海迪士尼樂園高峰日門票價格為499元,他(她)回答為對人們的經濟要求低,生活在亞熱帶水稻種植區(qū)的學生不知水稻何時種植,何時成熟收割,生活在亞熱帶的學生不知桃樹何時開花,桃何時成熟,生活在城市的學生天天往返于學校和家之間,不知經過的道路名稱等等。
提升高中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應學校、老師、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可以多組織與地理相關的游學活動,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門頒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對社會、家庭、學校等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具體措施,地理學科因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以及獨特的地理學科視角,當仁不讓地成為研學旅行的“主戰(zhàn)場”和“排頭兵”。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告訴學生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有用地理信息的方法,如何針對材料中給出的真實情境,結合問題做答,強化學生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有用地理信息的訓練,很多老師還是在強調知識的灌輸,重知識的講解,而對于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yǎng)卻沒有引起重視。規(guī)范學生書面用語,家長和老師要身先示范,老師在上課時杜絕使用方言和白話,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減少網絡語言,共同營造使用普通話,書寫規(guī)范字的環(huán)境,這樣才能減少高中生在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時使用方言、網絡語言的概率。
參考文獻:
[1]《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教育部教基一[2016]8號文件;2016.12.19
[2]《中學地理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7.4.10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41500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