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巧娜
摘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本文以高中《美術鑒賞》第九課各異的風土人情為例,對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地方特色民間美術進行探討思考,為民間藝術的傳承保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美術教學;地方特色;工藝美術;民間美術
一、教學設計思考
(一)嘗試融入現(xiàn)有教材
有地域特色的民間美術是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筆者認為普高高一《美術鑒賞》教材可以融入地方特色民間美術的課比較多。其中《各異的風土人情》是圍繞民間美術這一主題展開的,在教材基礎上融入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教師需要非常多關于本縣地方特色民間美術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實物等形式。
(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據(jù)《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教學參考,擬定本課教學目標:1.理解民間美術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2.認識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觀價值與社會價值。3.了解民間美術與民族文化獨特形態(tài)和形式語言與表現(xiàn)手法及其中深厚的寓意。4.了解青田縣民間美術的悠久歷史及其特色。
教學重難點:
1.解決思想觀念上的認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對民族民間文化的認知和認同有很大的障礙。
2.逐步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特點,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和審美特性,只有認識和理解才能激發(fā)同學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和喜愛。
3.進行民族民間藝術特別是家鄉(xiāng)特色民間美術的教育和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
二、課堂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程
教師把準備好的教具,一段紅色細繩發(fā)給學生,并鼓勵學生發(fā)言一根繩子能夠有什么用途。
教師:“大家盡可能的發(fā)揮你們的想象?!睂W生紛紛踴躍發(fā)言:“可以當鞋帶系、做成線球、綁東西、扎頭發(fā)、織毛線、……”此時學生討論聲不斷。教師肯定的說:“繩子的用處真的很大,有很多用處,還可以解悶。玩一種繩子的游戲:翻花繩。繩子也是玩具,靈巧的雙手使它變化出不同花樣?!毙∮螒驇诱n堂氛圍。學生兩兩間感受翻花繩樂趣,教師小結(jié):翻花繩在各國都很流行,而且也有不同的象征。是我們民間喜愛的娛樂方式,為勞動人民智慧所創(chuàng),教師揭示本課主題并板書:各異的風土人情。
(二)了解民間美術
教師提問,學生思考:什么是民間美術。
教師小結(jié):“民間美術是群眾創(chuàng)作的,用以美化環(huán)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應用以及流行的美術?!惫膭顚W生說出知道的民間美術,學生積極列舉。播放PPT精美照片,學生宏觀上對中國傳統(tǒng)民間美術有個整體認識。欣賞過程中學生紛紛發(fā)出了驚呼感嘆聲和贊揚聲,并興致勃勃得說出自己認得的東西。這為學生了解民間美術進一步奠定了基礎。教師和學生一起把這些民間美術進行分類,請同學講出主要代表形式有哪些。
(三)思考家鄉(xiāng)特色的民間美術有哪些
教師提出思考:在我們的家鄉(xiāng)青田,日常生活中你們見到的民間美術作品都有哪些?并鼓勵舉例在什么場合、地點觀看到的。
學生舉例:“石雕、舞龍燈、魚燈……”學生七嘴八舌的講述了自己所經(jīng)歷感受過的民俗活動。
多媒體播放使同學宏觀上對青田傳統(tǒng)民間美術有所認識。家鄉(xiāng)產(chǎn)的石頭經(jīng)過工藝大師的手變成了精美石雕,過年過節(jié)街上熱鬧的舞龍、龍燈、魚燈節(jié)目,還有漂亮的竹藤編制的小物件……
(四)感受各地的民間美術
教師通過圖片讓學生領略祖國各地的特色民間美術形式,從各民族的服裝到美食生活起居用具,包羅萬象。地域的不同帶給大家不同的生活習慣,民間美術形式也是多彩繽紛。教師重點列舉漢民族的重要節(jié)慶日,民俗活動,與學生一同欣賞節(jié)日特有的民間美術形式。
(五)了解民間美術獨特的藝術語言
1.舉例過年貼福字
過年貼福字已經(jīng)它的寓意:福倒了→福到了,使學生感受到民俗文化對工藝美術的影響。
2.青田縣的石雕作品
通過石雕作品《花好月圓》使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獨特藝術語言,民間美術在題材的表現(xiàn)和圖形中蘊含的寓意具有許多共通性:寄托人們美好愿望,體現(xiàn)人們追求。圖案包含著深刻內(nèi)涵“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趁熱打鐵介紹家鄉(xiāng)石雕文化,同學們介紹僑鄉(xiāng)石雕所獲得的榮譽,悠久的歷史,青田的能工巧匠手中的作品得到了歷朝歷代皇帝的認可和喜愛,不僅文人墨客喜歡,連外國友人也愛不釋手。青田石雕還被選用作為國禮贈送給我們的邦交友國,印在郵票上發(fā)行,因此,聰明的青田人走出了家鄉(xiāng),使石雕遠銷海外,成為海外華僑,青田也有了自己獨特的華僑文化。
3.猜一猜
學生獨立思考民間美術的圖紋樣式所蘊涵的寓意有哪些。 “根據(jù)民間美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來猜猜下列民間美術作品表達出人們怎么樣的美好祝愿?”多媒體展示圖片。(馬上封侯、喜上眉梢、五福捧壽、多子多福、年年有余等)
最后,讓學生拿出開始時發(fā)的繩子,一根繩子還可以……制作中國結(jié)。介紹吉祥結(jié),它是古老裝飾結(jié)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編法簡易,結(jié)形美觀,應用很廣。
學生在教師的演示下編織吉祥結(jié)。(進行展示)
三、課后分析
(一)融入地方特色民間美術促進學生得到情感上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豐富多樣的家鄉(xiāng)的民間美術,并理解是我們祖先在生活勞作中創(chuàng)作的,融匯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感悟、風俗禮儀、信仰等,在千年的傳承延續(xù)中不斷豐富完善,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歷史、審美的歷史積淀。
(二)在課堂環(huán)境設置時添加趣味性元素
設計各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考慮到連貫和整體性,以一個問題開始到圓滿,從繩子引發(fā)學生思考到繩子結(jié)束課堂,通過對材料的接觸感受,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貫穿始末。
(三)在視覺呈現(xiàn)上下功夫
精心設計排版PPT,整個色調(diào)選用喜慶的中國紅,視覺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運用大量的圖片體現(xiàn)民間美術特點。
四、課后反思
(一)存在的問題
任課教師對于地方特色民間美術了解的較為局限,缺失合適的相關資料。
地方特色民間美術的教學資料較少。教師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地方特色民間美術具體內(nèi)容,可查閱的資料也缺乏整合,教材、教案、教具等資料需要老師自己完成,個人的力量有限。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可能就一帶而過。
(二)解決的方法
1.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
不斷學習提高對地方特色美術的了解認識。達到相對的全面才能更好的傳授和感染學生。學習的途徑很多:通過網(wǎng)路、書籍、報刊雜志等媒體渠道。走訪相關的地位、市場、學校、博物館等地,與工作人員或相關人員交流學習。
2.及時的擴充民間美術教材
利用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擴充傳統(tǒng)藝術資源融入高中美術教育中。通過教育局等組織牽頭,組織成立興趣團體或通過組織學習培訓班取得相關知識與資料。
3.進行知識的管理和整編
通過知識學習、轉(zhuǎn)化、建立知識轉(zhuǎn)移系統(tǒng),讓存在于各教師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建立一個知識庫。高中美術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合作,促進無型資源廣泛利用。
【參考文獻】
[1]Herschel chipp著.歐美現(xiàn)代藝術理論1.克利,創(chuàng)造的信條[M].余姍姍譯.1920.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