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雪燕
一、考試內容要具有科學性、全面性與靈活性
小學語文考試的內容必須從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出發(fā),摒棄傳統(tǒng)語文考試那種重“書本知識”輕“實際能力”,重“智力”輕“非智力”的做法,做到客觀、全面、正確地評價每一個學生。
1.低年級的考試內容。低年級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時期,學生的許多學習習慣都是在低年級養(yǎng)成的。因此,低年級的考試內容主要以檢查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主,包括:正確的寫字習慣,良好的朗讀習慣,在口語中使用文明禮貌語言的習慣,按時到校、有事請假的習慣等。要讓學生在低年級就養(yǎng)成端端正正地寫好每一個字,認認真真地朗讀好每一課書,清清楚楚地說明白每一句話的良好習慣。
2.中年級的考試內容。中年級學生的識字、朗讀、說話已有一定的基礎,在這一階段主要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聽說普通話的能力和作文能力。
3.高年級的考試內容。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說話能力和作文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高年級的考試內容主要檢測學生的歸納能力、判斷能力和語文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二、考試形式要多樣化
1.口試和筆試相結合??谠囍饕獧z查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可以直接測查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判斷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了解學生口語表達的快速性、準確性和靈活性,從而判斷學生的語文心理素質如何。
2.期末考試與學生日常學習態(tài)度相結合。
3.開卷考和閉卷考相結合。
4.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
責任編輯: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