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位班主任在幫教“困難學生”的時候,始終堅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思想。班主任通過各種形式,滿懷期望地激勵和暗示學生,堅持不懈,終于使兩位學生不自覺地接受他們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班主任的影響和暗示,學生因此變得更加自信,奮發(fā)向上的激流在他們的血管中蕩漾,期待效應產(chǎn)生了作用。班主任用愛,創(chuàng)造了奇跡。
關(guān)鍵詞:愛;教師;困難學生;期待效應
在我的記憶里,珍藏著許多學生的回憶,往事便撲面而來。
一天早上,我早早地來到了辦公室,在辦公桌上整理學生交來的日記。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本很有趣的日記。日記本封面上印著一位美麗的卡通美女,鮮艷的曳地長裙,金黃的卷發(fā),美麗的大眼睛好像會說話。在美女的口中人為地引出一句臺詞:“我漂亮嗎?”相隔不遠,又有一句臺詞好像是在向美女示威:“哼!你再漂亮,也沒有我們的韓老師美!”我看了這搞笑的畫面,當時就笑得合不攏嘴。碰巧,有同事進來,我拿給同事們看,李老師脫口而出:“這肯定是你們班的趙××!他可是很崇拜你呀!”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了同事們的共鳴。我心頭一震,情不自禁的一陣激動。
剛剛接手這個班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孩子就是趙××。從前任班主任嘴里我對他有了一些了解: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自以為是,調(diào)皮搗蛋……記得第一天上課,他就不時地發(fā)出擾人的怪笑。當我注視他時,他又裝模作樣地轉(zhuǎn)移視線。都說“教者父母心”,可是,有一些時候我想:這要是我兒子,我一定狠狠揍他一頓!心平氣和之后,我又想:就因為有這樣的學生,所以,老師的工作才顯得尤為重要。我把他找過來,請他坐在我的座位上,近乎討好地問他:“趙××,上課時能聽明白老師講的內(nèi)容嗎?”他正眼都沒看我一眼,鼻子一哼,說:“聽不聽懂是我自己的事,反正我現(xiàn)在又不考大學!”他不可一世的樣子讓我有點心寒。正面交鋒我敗下陣來,側(cè)面了解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有寫日記的習慣。于是,我心頭一亮,找到了一條傳遞心聲的途徑——日記。在我給趙××的第一次日記批語里,我寫下了這樣的留言:“孩子,能夠和你一起成長是我的榮幸!下面把我最喜歡的格言與你分享!‘如果孝心是一種習慣,如果感恩是一種習慣,如果知足是一種習慣,如果真誠是一種習慣,如果堅持是一種習慣,如果自信是一種習慣,如果樂觀是一種習慣,如果堅強是一種習慣,如果善良是一種習慣,如果微笑是一種習慣,如果寬容是一種習慣,幸福和快樂將會從這些如果開始,用這些習慣實現(xiàn)?!惫徊怀鏊希w××慢慢地與我在日記中建立了信任。有一天,他在日記里這樣和我聊了起來:上了好幾年的學,對于老師的記憶,多數(shù)都是無休無止的批評,還有就是動不動就找家長。我感到學校很恐怖,老師很可憐。我自己雖然很可恨,可是為什么老師不能試著真正了解我呢?我不是個壞孩子!我也喜歡學校和老師,只不過我回到家里要做家務,我爸爸和媽媽輔導不了我??戳怂娜沼?,我很感動于他對我敞開心扉。
日子就這樣溫馨地在指尖滑過,趙××由一匹脫韁的野馬,漸漸把心思在學習上。當然,期間他也有過反復,我也有過抱怨。他把他的委屈和無奈真實地寫在日記本里上交給我,我借助日記這個平臺耐心地開導和鼓勵他?,F(xiàn)在趙××終于令所有老師刮目相看了。
我看到了一張學生的創(chuàng)作畫:美麗的天使降落在萬花叢中??吹剿?,我的眼前便浮現(xiàn)出了一張可愛的笑臉——來自李小艷(化名)同學。
2009學年,李小艷插來我班。由于基礎差,她對學習沒有信心。有一天,我找她談話,她說:“我IQ低,爹媽給的,沒有辦法?!蔽以囍嗔私馑?,并發(fā)現(xiàn)她在美術(shù)方面有些天賦,并鼓勵她發(fā)展特長。為提高小艷的各科成績,我和科任老師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幫她補習,我還指定各科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幫助她,給她定出學習計劃,使她很受感動。
可是,沒過多久,班干部反映:李小艷的作業(yè)又亂來了。一天放學后,我找到她:“小艷,怎么……”還沒等我說完,李小艷就不耐煩地走開了。我愣在那,心里很不是滋味。經(jīng)過明察暗訪,我找到了答案:原來李小艷的作品被淘汰了。找到原因后,我去她家家訪并教導。接下來的日子,一有機會,我就找她交流。“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李小艷終于在藝術(shù)和文化課上獲得了雙豐收。
記得臨畢業(yè)前,李小艷送了幅她自己創(chuàng)作的畫給我,上面寫著:送給我心中的天使——韓英麗老師。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趙××和李小艷身上,我看到了“期待效應”:真誠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真的結(jié)出了預期的果實。
每個班主任都會遇到所謂的“困難學生”,對這些學生的教育,只要我們以愛為教育的基礎,相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那么,你的愛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
參考文獻:
[1]鄭杰.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期待效應和首因效應在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