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夏幗
322204 浙江省浦江縣黃宅鎮(zhèn)中心小學 浙江金華
新課程理念的落實應當關注教學行為的改進,而教學行為的改進應當通過教學細節(jié)研究來實現?!缎抡n程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jié)》一書說:“細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進學生發(fā)展中的意義和價值舉足輕重?!蹦敲慈绾侮P注課堂教學細節(jié),構建靈動課堂呢?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課堂中常會有一些“生成性資源”,它具有即時性,稍縱即逝,因此需要每位教師關注學生,及時捕捉住這些“生成性資源”。
一、尊重差異,綻放精彩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努力程度、反應速度、理解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班級授課制的制約,學生的差異被教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特別是對后進生。他們在課堂上也會積極思考,更需要教師的關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以學生個體為教學對象,多注意學生的言行舉止。
例如:在教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時,有位后進生也在認真地操作,操作完畢,他看了看老師,舉了一半的手又放下,似乎又有些猶豫。此時教者立刻鼓勵他來交流,回答完畢,老師由衷地贊揚了他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這讓這位后進生欣喜異常。
課堂教學中,后進生會不時發(fā)出一絲絲閃光點,如此例中“看了看老師,舉了一半的手又放下”細節(jié),教師就應該抓住并將它放大,利用真誠、適時的反饋,從情感方面激勵學生,綻放精彩的課堂。
二、挖掘亮點,延伸精彩
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在互動中有時會無意生成新的亮點,這些亮點雖難以調控,卻能夠增加教學的有效信息,有利于知識深化。
例如:在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中,設計了這樣的習題:養(yǎng)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插圖中有7只鵝,10只鴨)學生用已有知識迅速求出了答案,然而此時有學生舉手說:“我還知道養(yǎng)鵝的只數是鵝、鴨總數的十七分之七?!睅煟骸澳芨蠡飪赫f說你是怎么想的嗎?”在學生的回答下,教師繼續(xù)追問:“從他的發(fā)言中,大家還能知道什么?你們又是怎么想的?”
生:養(yǎng)鴨的只數是鵝、鴨總數的幾分之幾?
該習題本只是想讓學生說出養(yǎng)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沒想到學生竟然考慮到家禽總數與鵝、鴨的關系,他們用自己的思想營造了屬于他們自己的課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敏銳地發(fā)現學生身上顯露的亮點,耐心地引導,深入地挖掘,于細微處見精神,用細節(jié)張揚每個學生的個性。
三、善待錯誤,演繹精彩
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失誤或錯誤,其中有一部分錯(失)誤就是可利用資源,教師如果能敏銳地把握住這些并且稍加引導,便能幫助更多學生理清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正確地對待課堂生成的教學差異或學習過程的錯誤,能反映出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境界以及教學應變能力之差別。筆者曾聽過《較復雜的平均數問題》研究課,教師對待學生的學習錯誤的教學處理可給予我們一些思考和啟發(fā)。
習題如下:四(1)班有22個男生,平均身高140厘米;18個女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學生的列式基本呈現以下三種情況:
(1)(140+142)÷(22+18);
(2)(140×22+142×18)÷(22+18);
(3)(140+142)÷2。
教師的處理方式:對于學生中出現的這些算式,教師沒有急于做裁判,而是讓學生依次說出各算式的計算結果,引發(fā)學生的再次思考以及對錯誤的反思。當出示解法(1)的計算結果是7.05厘米時,學生們忍不住笑出聲來。教師問:“你們?yōu)槭裁炊颊J為解法(1)是錯誤的?”學生回答:①這不合常理,再小的人的身高也不可能是7.05厘米;②“140+142”這不是全班40個學生的身高總數,所以這樣列式是錯的;③從條件中可知,男生平均身高140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2厘米,所以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肯定比140厘米多,比142厘米少,應該在140厘米到142厘米之間。順著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分別出示解法(2)和解法(3)的計算結果是140.9厘米和141厘米,進一步激發(fā)道:“所以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是嗎?”,再次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爭論。對于解法(2),大多數學生認為是正確的,求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需要用全班學生的身高總數除以全班學生的總人數。對于解法(3),有同學提出了新的觀點,即假設男、女人數相等,就可以這樣列式。教師接著又問:“那現在男女人數不一樣,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不是正好在它們兩個平均身高的中間,將會偏向哪邊?”又激起了學生的思考。
本案例中教師是以寬容、理解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生的錯誤,把學生的錯誤轉變?yōu)橛欣慕虒W資源,引導學生比較思辨。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明確錯誤產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避免以后犯同類錯誤,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對錯誤的反思中,提高對錯誤的判斷能力,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
總之,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生成靈動、鮮活的課堂,還需要我們不斷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fā)去關注每一個課堂細節(jié)。
參考文獻:
[1]汪中求.《細節(jié)決定成敗》,中國商務出版社
[2]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