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幽娜
323000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外國語學校
【摘 要】預學是指學生在課前預先獨立地學習有關資料,為課堂學習做準備,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本文積極探索適合本學科的預學案,努力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預學案
三步走策略,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編制預學案。
一、教師示范預學案模板
指的是教師按照不同課型給學生提供預學案的樣本,學生只需完成教師提供的預學案。教師呈現(xiàn)給學生的預學案的樣本一定要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要注重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指導,不能只是知識點、訓練點、練習題的簡單堆積。
會話教學:此部分預學的側重點為整體理解對話,對于不能認讀的單詞,鼓勵學生查閱詞典,根據(jù)平時教的讀音規(guī)則嘗試拼讀,實在拼讀不出來的,可以聽磁帶跟讀。對于不理解的句子,鼓勵學生查閱相關參考資料,實在不理解的,做上標記,請老師在課堂上予以講解。
詞匯教學:PEP教材的一大特點是在不斷滾動復現(xiàn)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呈現(xiàn)新知識。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編者不僅注意到單元與單元之間詞匯和語言的銜接與復現(xiàn),而且盡量做到本冊與上幾冊學生用書之間語言的相互聯(lián)系與鞏固擴展,這樣就使語言知識不斷滾動復現(xiàn),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成塊語言(language chunk)的能力奠定了基礎。在詞匯教學的預學中,筆者都會要求學生做頭腦風暴,充分激活學生的原認知,復習與本課相關的已學知識,不僅能注重知識的復現(xiàn),降低學生的遺忘率,而且使學生在本主題的學習中更有話可說,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本冊教材中的幾個單詞。
讀寫教學:讀寫部分一般都由一段對話、一篇短文、一篇日記、一則故事,一組答題或任務型活動組成。教學用途為:復習鞏固本單元的主要語言點,適當擴展語言。閱讀理解中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是至關重要的,了解文化背景就能領悟文章的深層含義。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問題預測讀,在讀的過程中,通過上下文猜測新詞的意思,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jù)圖表中的關鍵詞進行短文復述。同時,注重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在預學案中提出“我的困惑”。下面是PEP六年級上冊Unit 3 My weekend plan Read and write 部分預學案的案例。
1、你能用英語表達哪些節(jié)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中秋節(jié)的來歷嗎?在這個節(jié)日里,我們一般會做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文中的“Dear Diary--親愛的日記”,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生合作模仿寫預學案
指的是學生根據(jù)教師之前提供的預學案模板,在教師的指導和同伴之間的相互幫助下,編制預學案。教師首先要給學生三種課型的預學案模板,并告知學生自己設計預學案時的出發(fā)點,從什么角度考慮,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設計,什么樣的內容該設計什么樣的問題等。接下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討論交流,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新的更適合預學的題型。再請學生分組匯報討論結果,經過大家的思維碰撞,學生對預學案形成了一定的認識,教師再給出具體的“預學內容”,提出具體的“預學要求”,請同桌、四人小組等合作編制預學案。為了使小組合作更有成效,在小組人員分配上應該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取長補短,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編制預學案的過程中。
三、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預學案
在前兩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教師的示范、引導,同伴間的互助,學生對預學案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新課程強調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需要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使學生從教師示范性地帶領先學跨越到獨立自主地先學,嘗試創(chuàng)作預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