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祖鏞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學習蘇聯(lián)老大哥,不僅中央各部門都有蘇聯(lián)專家顧問,而且各地也照搬蘇聯(lián)老大哥的一些做法。這些雖是60多年前的往事,打開塵封的記憶,那段歷史如在眼前。
當時我們都會唱《一邊倒》這首歌,歌詞中的“我們要一邊倒,一邊倒,一邊倒!”所謂“一邊倒”就是倒向蘇聯(lián),以蘇聯(lián)為榜樣。學校除了采用蘇聯(lián)的5級記分制(5分優(yōu)秀,4分良好,3分及格,2分不及格)代替百分制外,推行蘇聯(lián)“勞動與衛(wèi)國制體育鍛煉標準”也是其中之一。
按照勞衛(wèi)制體育鍛煉標準,初中生要求一級達標,高中生要求二級達標。一級勞衛(wèi)制標準是:100米14秒2,1500米5分20秒,跳高1米28,跳遠4米2,擲手榴彈(500克)36米,引體向上(手背朝自己)12個等;二級勞衛(wèi)制標準是:100米13秒6,3000米大概是12分鐘,跳高1米36,跳遠4米8,引體向上18個等。一級勞衛(wèi)制體育鍛煉標準從1954年秋我們上初二開始試行。
每次體育課上,老師就逐項指導我們訓練,課外我們自己練習。當時解放才幾年,小學的體育器具并不完善,初中生對有些項目過去也沒有接觸過,更不要說鍛煉了。記得一次老師教擲手榴彈,要求從右肩上方向前擲,有的同學過去沒有練習過,拿起手榴彈后,不是由肩上方向前擲,而是右臂橫著向前拋,結果把手榴彈打到站在他右邊的王同學頭上!王同學當場倒地,所幸傷勢不重,送到醫(yī)務室診斷幸無大礙,時隔60余年,現(xiàn)在王同學在古都西安安度晚年。
到了初三下學期,初三的4個班中才有6位同學達到一級勞衛(wèi)制標準。1956年7月初的一天下午5點,縣體育場(當時不叫體育局)的領導親自前來抽測驗收,我和另一同學被抽到跑1500米。當時天很熱,學校怕我們中暑,醫(yī)務室楊樹華醫(yī)師帶了鹽開水(當時叫“生理食鹽水”),給我們先喝半杯,防止出汗過多虛脫;又叫高中的一位長跑高手在旁邊領跑,防止我們不能達到5分20秒的標準(如果抽測不合格,各項都要重測)。結果兩人分別以5分1秒與5分5秒跑完1500米,全都合格。
當時學校沒有大禮堂,學期結束會要借人民劇場(在天妃宮巷口西側,后改建為人民銀行宿舍)舉行。因我們是興化第一批通過一級勞衛(wèi)制鍛煉標準的,結束會上夏雨人副校長宣讀了名單,我們都到主席臺上排成一列,由他親自給我們每個人佩戴一枚銅質證章。很多同學都投來羨慕的眼光,我們感到兩年的鍛煉沒有白費,既高興又自豪。
一級勞衛(wèi)制證章高2.5厘米,寬2厘米,外框上部是齒輪,下部是麥穗,象征勞動;里面上方是紅五星,下方是一人長跑,象征為了保衛(wèi)祖國而鍛煉身體,人的下面還有齒輪與1字,表明是一級證章。體育鍛煉的意義“勞動與衛(wèi)國”一目了然。
到高一后,正逢高中開始試行二級勞衛(wèi)制體育鍛煉標準,同學們都投入訓練。高二上學期要測試,我們每天早上5點就到學校操場鍛煉。為了保證3000米達標,每天練習跑5000米,從操場跑到五里亭再跑回來。母親給我做的一雙新布鞋,我穿著跑了一個星期,鞋底就磨穿了。二級勞衛(wèi)制測試后也只有少數(shù)人通過,通過的學生由體育室發(fā)了銅質證章。證章高3厘米,寬2.2厘米,比一級勞衛(wèi)制證章要大一些,正中是鍛煉者跑到終點沖線,上方紅五星,兩邊麥穗,下方齒輪,齒輪下面2字表明是二級證章。
到高二下正逢大躍進,要求高中學生人人都要達到二級勞衛(wèi)制標準。由于要測試的學生多,體育老師就把這項任務下放到各班體育委員負責。很多同學原有基礎較差或體質較差,難以完成,因此各班自己測試就帶點水分:100米要13秒6,在測試時,不達標的同學兩旁各有一個跑得快的同學陪跑,快到終點時,兩旁的同學就用手推這個同學脊背,給他加速,從而達標;跳遠要4米8,為了幫助同學達標,在沙坑踏板兩旁各蹲一人,在測試同學踏板騰空時,兩旁的人就順勢推一下他的臀部,使之達標。那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的“放衛(wèi)星”時代,浮夸已成風氣,所以學生在測試中摻點水分在當時并不為怪;但3000米、擲手榴彈、跳高等別人無法幫助,也沒有人敢虛報數(shù)字,所以有些同學遲遲不能全部達標,到高三下學期就不了了之,沒有人再查達標的事了。
從第二批勞衛(wèi)制達標發(fā)證章開始,可能由于達標人數(shù)大量增加,發(fā)給同學的證章都是鋁質的,不如銅質的厚重。我至今還保留著獲得的一級與二級銅質勞衛(wèi)制證章,是第一批獲得的,它們見證了那一段歷史,不僅是中國體育鍛煉史上的一朵小浪花,也是當年學習蘇聯(lián)老大哥歷史的一個小佐證。
這種勞衛(wèi)制達標與現(xiàn)在中考考查體育記分,并納入總分計算完全不同。那是學生自己主動鍛煉達標,與分數(shù)并不掛鉤。既可增強體質,又有利于“勞動與衛(wèi)國”,只是標準較高,大部分同學不能達到??梢娬瞻崛思业耐鶗唤拥貧猓敛环?。后來蘇聯(lián)專家撤走,中學的勞衛(wèi)制體育鍛煉也壽終正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