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睿
摘 要:21世紀經濟日益全球化,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容小覷。如果孩子只掌握自己的母語,英語學不好那么在未來的社會中不管在掌握信息方面還是與人交流方面都將受到阻礙。由此可見,雙語教育要從小學抓起,社會對幼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社會對幼師人才的需求,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要培養(yǎng)學生的雙語教學能力。本文簡要分析了高職高專如何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雙語教學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學生;培養(yǎng);雙語教學能力
英語的普及,現代幼兒園雙語教學的實施,越來越需要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老師。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我們必須認清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教育的現狀,從專業(yè)定位,課程設置,實踐等方面深化教學改革,培養(yǎng)具備結合學前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雙語教學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一、什么是學前雙語教學
“學前雙語教學”即是: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同時或間隔性地運用漢語和英語組織幼兒主題教育活動、游戲活動以及日常生活活動,其目的是在發(fā)展幼兒母語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與興趣教育,并讓幼兒接觸、感受多元文化、習得兩種語言,為其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對學前教育專業(yè)雙語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
1.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英語教學原則是“重在培養(yǎng)興趣,關鍵在發(fā)音準確,力求使幼兒在不感覺有任何負擔的愉快情緒下,學會豐富的英語詞匯,掌握簡單的日常用語,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這一教學原則就要求教師發(fā)揮極高的創(chuàng)造性,而扎實的英文功底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和基礎,因此首先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英語基礎提出要求。
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水平應該達到:聽力理解能力:能基本聽懂題材、中等篇幅的慢速英語對話,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相關細節(jié);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yè)課程??谡Z表達能力:能用英語就一般性話題進行比較流利的會話,能基本表達個人意見、情感、觀點等,能基本陳述事實、理由和描述事件,語音、語調基本正確。閱讀理解能力:能閱讀所學專業(yè)的綜述性文獻,并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jié)。書面表達能力: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題表達個人觀點,能寫所學專業(yè)的英語小論文,能描述與學前教育專業(yè)有關的各種圖表,能在半小時內寫出90詞左右的短文,內容完整,條理清楚,語句通順。翻譯能力:能初步摘譯所學專業(yè)有關的英語文獻資料,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能使用適當的翻譯技巧。
2.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幼兒教師口語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特點,因此高職學校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設計不同的訓練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種形式:語感訓練,以模仿為主,結合唱歌、表演、手指游戲等方式,語音訓練包括音素、節(jié)奏、停頓、語流、語調等;專業(yè)詞匯的學習,課堂上則采取競賽、游戲、頭腦風暴等活動形式,包括食物、動物、植物、衣物、文具、玩具、幼兒日用品、幼兒活動設施器材等;幼兒園一日活動用語,以情景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師把幾個小情景串在一起,4人為一組角色扮演,一名學生當幼兒園教師,其他學生當孩子。幼兒園一日用語包括幼兒入園及晨檢、早操、用餐、午休、盥洗、以及區(qū)域活動包括娃娃家、結構區(qū)、棋類區(qū)、科學區(qū)等;戶外游戲、意外情況處理等;課堂用語訓練以模擬課堂的形式進行。要求運用課堂各環(huán)節(jié)的用語、指令用語、表揚用語等。課堂用語除了英語活動的常用語外,還有各類教學活動包括手工活動、繪畫活動、音樂活動、數學活動、科學活動、體育活動等。
3.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1)開展模擬課堂教學。把幼兒園活動搬進課堂,學生充當小朋友和幼兒教師的角色,教師充當導演的角色,在課堂上進行幼兒園模擬授課活動,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讓學生在學與練中獲得雙語教學能力。具體的方式為:學生選擇一個主題,在各科教師的協助下,圍繞該主題開展一項綜合性的幼兒園英語活動?;顒拥脑O計是以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為理論依據;活動的呈現是以舞蹈、音樂、表演、體育、美術活動等為載體;活動過程是以英語為組織語言。最后達到的效果為:學生能夠科學的利用學前教育理論為指導設計活動,能夠用學前教育專業(yè)技能開展活動,并能夠用英語語言流利的組織活動,由此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理論和技能,開展幼兒園雙語活動。
(2)組織學生參加見習、實習活動。教育實習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實踐三個步驟去認知、理解、運用課堂知識,增強感性認識,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積累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實習時,學生每天撰寫實習日志,及時總結每天的工作體會。完成幼兒園實習后,每位學生提交教育實習報告,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感受,為順利就業(yè)作好準備。
此外,定期邀請學前教育專家、幼兒園業(yè)務園長或優(yōu)秀幼兒英語教師進行專題講座。講座的內容有:學前雙語教育相關的理論及相關研究的介紹,先進的雙語教學法、教育科研方法、學前雙語教材的使用指導、雙語教育活動設計等方面。通過聆聽專題講座,學生能夠了解最新的學前雙語教學的相關理論和研究動向,從而更好地指導他們參與實踐教學。
當前我國的幼兒園雙語教學仍在探索階段,急需能夠開展幼兒園雙語教學活動的技能型人才,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要不斷優(yōu)化課程設置,深化教學改革,為幼兒園培養(yǎng)大批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唐冬梅.改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前教育雙語人才的探索[J].安徽文學,2009.9.
[2]杜小林,王曉玥,李明明.高職教育中學前師資雙語素質研究[J].杜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