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偉
3月2日 晴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題記
每個父母,都希望我們有一個好的未來,都盼望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因為不同的教育方式,也造就了我們不同的人生。
有的父母脾氣火爆、易怒,因為我們有時不聽話,惹父母生了氣,也許會打我們兩下。但我們并沒有想過他們打我們的出發(fā)點是什么?或許就因為打了我們這兩下,在我們心底的最深處埋下了怨恨的種子,讓它在你的內心一點點發(fā)芽,成長,到最后的開花結果。所謂的“開花”就是你一次次地不顧父母的感受頂撞他們。“結果”就是你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不顧父母的阻撓、老師的勸導,與校外的不良少年勾結,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毀了自己的一生。
有的父母脾氣比較溫和、柔順,當我們犯錯的時候,他們會指出這種言行是錯誤的,說出它的壞處是什么,并告訴我們接下來應該怎么做改正。溫柔父母的教導對于一些人來說是很管用的,但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就是縱容他們犯錯。因為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當面是一副乖孩子的樣子,背后就是不良少年的模樣。這類父母的教導會使一部分人成為社會人才,也會使一部分人成為社會敗類。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它的意思是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于治??;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于人們改正缺點,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父母,都應該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我們,該溫柔就溫柔,該剛硬就剛硬。當父母生氣說我們的時候,他們的出發(fā)點不都是愛我們么?他們不都是想讓我們自己可以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努力么?
父母都是為了我們好,只不過愛我們的方式不同罷了……
山東省在諸城市樹一中學
指導教師:彭術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