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洲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藻酸雙脂鈉等藥物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硝酸脂類藥物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電圖結果和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顯效28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患者19例治療顯效,有效11例,總有效率為75.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電軸左偏、缺血性ST-T改變、束支傳導阻滯、陳舊心肌梗死患者的數(shù)量均少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心電圖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加用硝酸脂類藥物,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心臟負荷,提高治療的效果,應推廣使用。
【關鍵詞】老年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臟??;治療效果;冠心病;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2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又稱為肺心病,是一種臨床比較常見的疾病,臨床主要變現(xiàn)為右心肥大或右心心衰等癥狀,這種疾病在老年群體中的發(fā)病率較高[1]。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很容易并發(fā)冠心病,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如何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是臨床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本院選取了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對比分析不同治療方法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詳細檢查被確診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59.8±5.9)歲,病程1~6年,平均(3.9±1.2)年。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肺源性心臟病治療,給予患者強心利尿、給氧、抗生素等治療,保持患者呼吸暢通,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平喘或化痰等處理,并調節(jié)患者體內(nèi)酸堿平衡。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肝素以及藻酸雙脂鈉等藥物治療,具體為口服肝素20 mg,川穹嗪13 mg,藻酸雙脂鈉15 mg,氨基酸25 mg,這些藥物均每天給患者口服一次[2]。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加用硝酸脂類藥物對患者進行冠心病治療,減輕患者心臟所需要承受的負荷,使用的具體藥物為多巴酚丁胺60 mg、酚妥拉明10 mg,將這兩種藥物與500 mL的葡萄糖溶液進行混合,給予患者靜脈注射[3]。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情況評定治療的效果,若患者治療后肺部炎性反應基本被吸收,心肺功能經(jīng)測試后恢復到二級,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均已經(jīng)恢復,則可以評定為治療顯效;若患者心扉功能恢復到一級,肺部炎性反應也部分被吸收,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則為治療有效;如果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沒有發(fā)生好轉,甚至惡化,則評定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治療顯效28例,顯效率為70%,有效11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5%(39/40),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9例,有效11例,無效1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5.0%(30/40),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情況比較
經(jīng)過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出現(xiàn)電軸左偏1例,缺血性ST-T改變1例,束支傳導阻滯0例,陳舊心肌梗死0例,而對照組患者2例電軸左偏,2例缺血性ST-T改變,陳舊心肌梗死1例,2例束支傳導阻滯,研究組患者的心電圖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結構的改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發(fā)病的幾率也在逐年上升,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群體自身抵抗能力有限和身體機能衰退,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在老年群體中的發(fā)病幾率較高,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5]。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心肌細胞長期缺氧和缺血,造成患者體內(nèi)紅細胞數(shù)量持續(xù)上升,冠狀動脈的血流變得緩慢,從而導致血栓形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衰竭,臨床檢查主要以心電圖檢查、血液檢查以及動脈血氣分析等為主[6]。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療,臨床首要的是進行給氧、抗感染以及平衡體內(nèi)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并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硝酸脂類等藥物治療,還應適當給予患者利尿劑和鎮(zhèn)定劑等進行治療。硝酸脂類藥物能夠擴張患者的血管,加速血流速度,從而起到減輕患者心臟負荷的作用。這些藥物不僅價格實惠,而且給患者造成的不良反應較少,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較為
廣泛。
本研究中,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80例,將他們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通過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藻酸雙脂鈉等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對照組患者心電圖改善情況明顯不如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硝酸脂類藥物治療的研究組,研究組患者出現(xiàn)電軸左偏和缺血性ST-T改變各1例,沒有患者存在束支傳導阻滯和陳舊心肌梗死的情況,而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電軸左偏、束支傳導阻滯、缺血性ST-T改變各2例,陳舊心肌梗死1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7.5%,而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僅為75.0%,明顯低于研究組患者,說明常規(guī)治療加硝酸脂類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
總而言之,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硝酸脂類藥物,能夠提高治療的效果,具有可行性,臨床應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肖俊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臨床診治[J].臨床肺科雜志,2014,03(08):518-520.
[2] 鄭玉林.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探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06(20):260-261.
[3] 黃秀清.心脈隆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02(25):71-72.
[4] 李彩軍.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并觀察其治療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03(29):114+117.
[5] 李秋明,楊培文,利桂河,韓 慧,袁柏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5,05(15):108-109.
[6] 邱承毅.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10(25):71-7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