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芝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在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等方面的經(jīng)驗都較為欠缺,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進行合作,以此來提高對問題和理解和解決能力。本文主要從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目前所呈現(xiàn)出的狀況以及提高合作學習的策略三個層面出發(fā),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旨在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將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作為基本學習方式,將小組合作所得出的共同成果作為教學效果評價標準的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個人在生活閱歷、思想境界等方面都不健全,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對問題的思考都不全面,因此合作學習就顯得非常有必要。將大家的力量集中起來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從對知識的理解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活躍學生思維
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是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問題探討及解決。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不同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不盡相同,因此看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這種不同能夠為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思考過程提供借鑒。而且不同學生的見聞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對學生看待問題的視野也有著極大的影響。這些學生之間的不同和差異使組內(nèi)各成員能夠進行思想交流和互換,充分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
(二)活躍課堂氣氛
合作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在課堂上能夠進行自由而熱烈的討論的環(huán)境。在這一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維沒有受到束縛,組內(nèi)成員之間可以暢所欲言。而且討論結(jié)束之后,師生之間的交流在內(nèi)容上會更加豐富,在形式上會更加流暢。組員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都能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教師在高效率的師生交流中思維也會更加開闊,課程講授更加流利,帶動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三)從整體上對課堂進行優(yōu)化
合作學習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優(yōu)化主要體現(xiàn)在對語文課堂教學從功能、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到實施以及后期的評價等層面的優(yōu)化。以對教學內(nèi)容的優(yōu)化為例,合作學習使學生了解其他學生的思維方式,借鑒并吸收別人思想中的精華,并將其與自身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相結(jié)合進行思考。語文知識在這樣的思維方式下更加立體化、更加豐富,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知識的吸收和轉(zhuǎn)化也會更加容易,從而促進教學內(nèi)容的優(yōu)化。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所呈現(xiàn)出的缺陷
(一)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和把握存在偏差
一方面,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實質(zhì)把握不到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合作學習即為簡單的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對問題進行討論,并沒有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本質(zhì),導致對合作學習的效果產(chǎn)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實際操作把握存在偏差。由于受到很多客觀因素例如班級人數(shù)較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等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合作學習的實際操作上存在偏差,例如在問題設計、時間分配以及最終評價方面設計的不合理,導致合作學習的效果受到影響。
(二)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存在偏差
一方面,部分學生對合作學習的作用認識不到位。部分學生更趨向于獨立思考問題,或者從自己的角度對知識進行理解,認為合作學習只是對課堂有效學習時間的浪費,對合作學習的參與熱情有限。另一方面,部分學生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同學之間閑聊,在正常討論時間并沒有進行有效討論學習,而是將課堂時間用于聊天或其他事情,造成合作學習的效果不明顯。
三、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效果的途徑
(一)做好備課工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備課工作是保證合作學習效果的首要步驟。語文教師要在課前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研究,做到對課程內(nèi)容了若指掌。然后在此基礎上對能夠進行合作學習的點進行分析和統(tǒng)計,并根據(jù)課堂總時長對各個點進行取舍,最終選擇出效果最明顯的點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二)對合作學習的各個步驟進行詳細計劃
對合作學習的各個步驟進行詳細計劃主要包括對小組數(shù)量、問題設計、討論時間、師生交流以及獎勵等方面進行設計。語文教師要以課堂總時長以及合作學習所占時長為基礎,對具體分為幾組、如何使學生對所討論的問題更感興趣、討論的時長、教師如何進行提問以及如何對學生進行激勵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具體設計,使合作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達到最優(yōu)的狀態(tài),并與課堂主旨更加契合。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使其過渡更加自然,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從而達到課堂效果最優(yōu)。
(三)對合作學習的成員搭配有大致想法
在合作學習中,成員搭配是影響這一教學方法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成員之間互相配合,才能使合作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優(yōu)。要做到這一點,語文教師首先要對學生有大致了解,例如其性格、對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方式等等,然后本著互補以及帶動的理念,對學生進行分組,例如將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學生與參與熱情不高的學生分為一組,使組員之間相互影響及帶動,最終促進合作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結(jié)束語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具有強大理論背景的學習理論和方法,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相比高年級學生,小學生在思維方式、人生閱歷以及眼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使得他們對問題的思考、對知識的理解都不是很全面。而合作學習在這一點上更是起到了互補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大力推廣合作學習方法,以此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完善,對課堂效果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子英.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王利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