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國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所涉及的范圍廣,涵蓋的知識點也浩如煙云。重視語言的積累,是對語文學科性質和教學任務正確認識的結果。生活離不開語言,語言需要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積累”,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只有不斷熟悉語言,積累語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語言精華據(jù)為己有,從而能恰當、靈活地運用積累知識的多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個人的語文水平和素養(yǎng)。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語言的積累。那么在教學中,我們怎樣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呢?
一、在熟讀背誦中積累語言
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高,離不開語言的積累,而語言的積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背誦。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義教階段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240篇(段),并在附錄中推薦古詩文120篇(段)?!稑藴省分忻鞔_規(guī)定了小學階段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160篇(段)。在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詩、詞、文段一定要讀背熟記,就是沒有要求背誦的那些文章,凡是貼切的比喻句,生動的描寫句,優(yōu)美感人的抒情句,以及名言、警句、短詩、格言、成語、諺語、歇后語及精彩片段……無不成為提升語言的材料。把這些優(yōu)秀的語言積淀在記憶里,待到自己說話作文時,就可以對所背誦過的材料進行“反芻”,重新理解、重新感悟、重新整合、進而內化運用。
二、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
學校教育目的是什么?培養(yǎng)終生讀書人。身為語文教師,自己讀書,自然也帶著學生們讀書,于是這樂趣、光彩與才干,便因為分享而具備了雙重的快樂。因此,我除了上好閱讀課外還注意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汲取養(yǎng)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也有必要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使其在讀中積累語言。我是從三方面引導學生的:①《學生應背古詩》,是積累的好材料。②訂閱少兒刊報。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除了幫助他們訂閱一些刊物外,還結合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的推薦書單,推薦了一些優(yōu)秀的書籍讓學生自行借閱或訂閱,并組織學生交換閱讀。③結合學校、班級開展的主題、綜合性學習活動,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借閱。
2.指導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摘記的良好習慣
讀書,要訓練學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最終落實到“心”上。我的學生每天都有固定的課外閱讀時間——午餐和午自習之間,并且學習任務完成之余都可以在書的海洋之中遨游。實際上學生確實閱讀了很多內容,但是真正留在記憶中的卻不是很多。所以,“好腦瓜比不上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但對低段學生而言,摘錄好詞佳句是最見效的辦法。我不僅讓學生把課本中學到的好詞佳句整理下來,而且把閱讀其他內容的精詞好句也試著整理。一個單元進行完之后再對整理的內容加以熟悉。這樣不僅擴展了積累的范圍,而且強化了記憶內容。
3.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掌握了許多的精妙詞句,他們就非??释约旱呐Φ玫絼e人的肯定。所以我給學生提供盡量多的機會讓他們展示“才華”。我的做法是:①每天早上設“精彩十分鐘”時間,把他們閱讀的故事、詩歌、繞口令等內容講下來。②在班級的墻報、板報中,我專門開辟了“夢筆生花”專欄,發(fā)動學生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詞妙句、百科知識等摘抄上去,并結合寫話、習作要求,展示精彩片段或文章,以促使學生間的互相啟發(fā)、交流、學習。③班隊會中,結合語文單元主題、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的具體要求,我設計了不同的主題活動,如:成語接龍,講名人故事,詩歌朗誦比賽,歌頌美麗富饒的祖國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此一來,學生的閱讀成績獲得了充分的肯定,展示使他們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滿足感,從而更加激發(fā)了課外閱讀的熱情。
三、在作文訓練中積累語言
作文訓練是調動大腦中的語言信息來激發(fā)大腦皮層細胞之間的信息回憶、交流篩選,從而達到鞏固、運用語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層次的積累語言過程。那么怎樣指導學生巧紅筆,使其像數(shù)學練習一樣,課課練,日日練呢?我認為,除了結合單元習作指導外,更重要的還是恰當?shù)匕盐站毠P的良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能轉換的訓練,課文意境的訓練,文本情感激發(fā)的訓練及想象與運用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憑借以上途徑,學生的語言運用頻率不斷加大。學生在不斷運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語言積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鮮語匯,不斷豐富自身的語言。語言積累的越多,語文素養(yǎng)、語文底蘊才越深厚。為學生的語言積累竭盡我們之所能:保證積累時間,創(chuàng)造積累機會,進行積累指導,給予積累鼓勵,呵護積累情趣,分享積累成果。這樣,讓這些豐富的語言積累的有效策略幫學生打好語文底色,切實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