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靜
(武昌理工學院 文法與外語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摘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新的改革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如果師生能將多媒體策略有計劃有教學策略地運用在聽說訓練中,聽說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 大學英語;多媒體;聽說教學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評價高等院校英語教學水平和質(zhì)量所設立的一項全國性的考試,它對我國高等教育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05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試行方案突出并加強了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測試。2008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首次在試點采用上機考試的形式。機考聽力部分的比重達到70%,其中包括25%的聽力理解和45%的綜合聽力。而自2016年起,四級考試中又添加了口語考試部分,這對于旨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大學英語教育來說,又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一、環(huán)境因素--多媒體教學是大環(huán)境
大學英語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在充分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式學習環(huán)境,強調(diào)個性教學,形成課內(nèi)課外、網(wǎng)上網(wǎng)下、自學面授等一系列互補互助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英語課堂教學以課堂為主,計算機教學為輔。這種英語教學仍然是課堂式的教師講授,不同于傳統(tǒng)的是,多了計算機網(wǎng)絡的輔助工具。隨著大學英語教材的開發(fā),老師不但要靠聲音,板書,等形式傳授知識,還利用計算機數(shù)字化技術,把這些信息更直觀的用多媒體形式表現(xiàn)出來?,F(xiàn)在一般采用“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投影儀+大屏幕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教學軟件和各種音頻立體的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可以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一切活動都圍繞著學生主體進行。這樣不僅大大提高效率,擴大了信息量,使得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增強,同時又能保證知識要點的及時傳達。
二、聽說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jù) Reid J. M.統(tǒng)計,人們在社會實際語言文字使用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由此可見,聽說在語言實際使用中的重要性。如何充分利用多媒體環(huán)境,發(fā)揮其優(yōu)勢,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從而掌握良好的聽說技能,這是現(xiàn)代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1、個人因素和情感因素--語言習得動機、心理、情緒等方便的因素
到目前為止,語言習得研究者柯倫通過對兒童和成人學習語言的研究,認為學習動機和學習情緒在學習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學生也同樣受此制約。在聽說理解過程中,由于語言知識不足、聽力策略缺乏及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欠佳,學生往往焦慮不安,缺乏自信,情緒不佳,不能積極參與聽說活動,甚至放棄努力。這時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學生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克服不利因素,增強自信心,以減少學生的焦慮感。例如,利用聽力訓練前欣賞輕音樂,并按從易到難的順序進行聽力教學,使學生能愉快地感知聽力材料。
2、知識因素
Macnamara研究了兒童與成人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學習素材的不同也是影響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在進行母語學習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往往是簡短句,談具體的實物或正在發(fā)生的事情,或提供具體的上下文來幫助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夠從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聽到各種各樣的素材,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接受并運用這些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聽說能力的素材是固定的教科書,通過字句、篇章聽力練習—講評—再練習的模式進行。同時,在進行聽說訓練的過程中,也要給學生類似于母語學習的模式進行簡單句--復雜句,從具體的實物--抽象的事物,這樣聯(lián)系實際,練習的機會。
3、溝通因素--激勵學生聽說動機
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建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氛圍。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一項重要的外部因素。學生聽說英語的潛在困難是心理障礙。因此老師就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上課應把微笑帶進課堂,信任和寬容學生,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其暢所欲言。
三、學習教學策略
策略一: 培養(yǎng)良好的聽音習慣,堅持耳腦并用獲取信息而不是對照文字材料聽錄音。精泛結(jié)合,提高聽辨能力和理解能力。為使聽力收到最佳效果,學會利用聽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初步預測,爭取帶著問題主動聽。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停頓,只抓要點,不究枝節(jié),根據(jù)要點作出分析推理、概括總結(jié),掌握篇章大意。若遇較難材料實在聽不懂,可采取先學習其中的生詞難句,再反復聽音的辦法。
策略二:聽、說、讀、寫結(jié)合,促進整體能力的提高。從語言教學論來看,聽說是不可分離的,具備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學習者也會相應具備較強的聽力能力。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可有意識地練習說的能力,如在聽完一篇短文后,經(jīng)過大腦的加工,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一遍,盡可能保留原有信息量。這樣訓練可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聽力水平自然會大幅度提高。
策略三: 采用多種練習形式,擴展聽說的內(nèi)容和渠道。教師平時要多組織學生聽英文歌曲、英語新聞廣播、名人演講、看英文電影、錄相。定期舉行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晚會等。這不但能激發(fā)學習興趣,而且可為他們提供語言情景,營造一種和諧的英語氛圍,給他們更多訓練的機會。此外,掌握一些臨場考試技巧也有助于聽力理解的正常發(fā)揮。
四、結(jié)語
英語聽說是聽懂以英語語言為媒介所進行的口頭交際活動的能力。根據(jù)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最基本的條件,聽力作為一種輸入型技能在學生的語言習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聽力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任務型活動,讓學生通過與學習伙伴合作、協(xié)商去完成任務。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聽力教學會越來越顯示出其優(yōu)越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Reid J. M.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文秋芳,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上海外語出版社,2002
[5]Kumaravadivelu,B. (1994). Intake Factors and Intake Processes in Adult Language Leari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