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曉霞
摘要:繪本的特點就是在簡單明快的圖畫中蘊含有豐富多彩的故事,讓幼兒在欣賞繪畫的同時,也讀出了圖畫中的故事,從而通過繪本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促進幼兒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有助于幼兒的情感發(fā)育。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閱讀習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能讓孩子對書著迷,那么就會對孩子的一生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因為對書的閱讀不僅可以讓人的視野得到開闊,還能使人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明白一些道理,從而為整個人生的持續(xù)發(fā)展指出正確的方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對幼兒進行適當?shù)囊龑В屍鋹凵侠L本、愛上閱讀,這是我們的教學職責之所在。
繪本被大家成為“人生的第一本書”,這已經是獲得了全世界公認的事情,大家都一致的認為繪本最適合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的故事書,里面的文字僅用作圖畫的輔助理解,可有可無,而且有很多優(yōu)秀的繪本是沒有文字的,僅有一幅幅的圖畫向孩子傳遞著有效的信息。繪本強調的是對視覺的直接刺激,因此繪本的版面一般都較大,具體到參數(shù)的話,就是一般的繪本都是24開或者16開本,很少有24開本以下的。同時,繪本中的圖畫為主題內容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文字反而僅在其中起到輔助傳達的功能,以此來引起幼兒對繪本的閱讀興趣。
孩子對于圖畫的觀察力完全超乎了成人的想像,這點在幼兒階段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一本好的繪本圖畫能對幼兒的感官造成強烈的刺激,充分的激發(fā)出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讓孩子一遍一遍的對繪本進行閱讀,每一次孩子發(fā)現(xiàn)和感受到的喜悅都會有所不同。據(jù)心理學研究認為,4歲左右是圖形認知的關鍵時期,這就說明了孩子從繪本中獲取故事的能力是要在后天進行培養(yǎng)的。而這一能力是通過孩子在對繪本的認真閱讀和熟悉理解繪本中圖畫的視覺語言,并以此為基礎來進行培養(yǎng)的,這對于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如果孩子在識文斷字之前就懂得欣賞圖畫,并通過圖畫來想象故事,感受到圖畫書中無窮的樂趣,那么孩子就會主動對書產生好感,根本不用家長或教師進行督促,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去進行閱讀,因此良好的閱讀習慣從繪本開始。
當然,繪本的作用不僅在于讓孩子進行必要的學習或道德教育,而且還對孩子的情感發(fā)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就整個幼兒園學習階段來看,孩子如果培養(yǎng)起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就能引導其主動的投入到閱讀之中,并能夠從閱讀中有效的獲取大量的知識??梢哉f是,通過繪本閱讀培養(yǎng)起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能為他們日后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甚至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有力的保證。
首先,幼兒園教師要認識到繪本對幼兒的作用,學會在教學中科學的使用繪本。繪本是色彩鮮艷、描繪內容夸張且形象,通過圖畫和少許文字共同來對故事進行完整的敘述,從而表達故事中的特定情感,突出故事的相應主題,適宜于幼兒進行閱讀的一種書籍。幼兒教師要能夠合理的對繪本進行運用,借此有針對性的為幼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讓幼兒通過對圖畫的觀察理解來培養(yǎng)對閱讀的興趣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借由繪本故事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育,同時讓幼兒掌握較為豐富的書面語言,為幼兒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要注意對繪本科學性予以保證,在繪本的購買、使用上要有選擇性。教師在對繪本進行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兼顧不同幼兒間的認知差異;要關注幼兒對繪本內容是否感興趣,繪本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當前的認知需求;要選擇性的對繪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加工”,在不破壞繪本原有內容結構的前提下對繪本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編;教師還要注意把握好繪本的特點,將繪本和看圖說話區(qū)別開。同時,教師應當把這些信息傳遞給家長,也讓家長能夠科學的為孩子選擇繪本。
其次,幼兒園教師要引導幼兒在閱讀中采取多種形式,借此來激發(fā)出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教學的根本就是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平等的進行教學互動,這點在對幼兒的教育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因為幼兒對情感的反應顯得更為敏感,如果要讓孩子樂意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那么教師就要同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動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為孩子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充分的激發(fā)起幼兒對閱讀的興趣。
由于幼兒對于生活的經驗較少,因此對一些不太了解的事物并不會產生太大的興趣,教師應當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內容的繪本,讓幼兒能夠將對于生活的經驗融入到繪本的故事之中,這樣才能將繪本的教育價值予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教師在對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適當?shù)倪\用各種方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為幼兒有著好奇的天性,所以他們在面對新奇的世界時是樂于去進行探索的。如果教師把握好這一引導的關鍵點,那么就能充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時,應當運用夸張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其良好的繪本閱讀環(huán)境,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來對繪本進行閱讀,同時與繪本形成良好的互動。如注意對閱覽室桌椅放置位置的選擇,在閱覽室的四面的墻上貼上生動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讓大家在閱讀繪本時保持相對的安靜,營造出一個適宜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良好氛圍。通過這樣一種環(huán)境,給予進行閱讀的孩子一種心理暗示,促使其在閱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以求能夠更為專注的進行閱讀。
最后,幼兒園教師要在對繪本進行合理的運用,借此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是人生的主宰,良好的習慣可以把人生往積極的方向引導。事實也是如此,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讓孩子懂得如何去進行閱讀,還讓孩子懂得在閱讀中對繪本的細節(jié)進行關注,從而使閱讀成為伴隨他終身的一種習慣,使其能夠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知識,進而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特別是對于幼兒來講,當他們對繪本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之后,最為迫切的就是要教師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到六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教師和家長應當抓住這個關鍵期,從繪本開始對幼兒進行適時適當?shù)囊龑?、培養(yǎng),讓幼兒愛上繪本、愛上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其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