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智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初中階段對學生的教學作用尤為重要。然而,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講課模式化、刻板化、唯分數(shù)論等問題,看似無關緊要,實則卻嚴重偏離了教育的本質(zhì)。教師要對這些問題予以重視,探索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常見問題;解決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0-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18
初中教育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銜接小學教育與高中教育的重要紐帶。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初中階段對學生的教學作用尤為重要。初中語文教學已不再是簡單地教學生識文記字,此階段的教學價值應更多地體現(xiàn)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認知能力和辨識能力,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水平。
一、語文教學中常見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模板化,講課缺乏新意
現(xiàn)在的教師大多都有自己的一套講課“模板”。這種模板方便了備課,卻簡化了教學方式,減少了教學趣味,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一套模板機械地用于多篇課文的講解,會使學生感覺上課索然無味,沒有新鮮感。時間長了還可能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
(二)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檢驗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桿,忽視了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
很多教師潛意識里還有“應試為主,成績至上”的教學理念。故而只注重課本內(nèi)容教學,甚至講課內(nèi)容以歷年考試題為參考,給學生畫重點。平時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跟家長的溝通也聚焦在分數(shù)高低上。殊不知,這種完全“成績至上”的教學理念偏離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更不符合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除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外,語文教學更多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文能力、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zhì)、品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這些才是檢驗初中語文教學成果的正確標桿。
(三)草率定義“尖子生”和“差生”,不當?shù)亍耙虿氖┙獭?/p>
差異性是這個世界普遍存在的一個真理。語文學習也是一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的切入點都會不同。所以學生們對同一篇課文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況也會有不同。經(jīng)常會有教師簡單地以學習成績作為分水嶺,將學生分為“尖子生”和“差生”。而有的教師還采取了錯誤的“因材施教”:對“尖子生”采用激勵的教學方式,課堂提問多,表揚也多;而對那些所謂的“差生”,則是采用鞭策的教育方式,批評多于表揚和鼓勵,甚至是盲目地布置很多作業(yè)給他們,告誡他們要“笨鳥先飛”。情況嚴重的會讓“尖子生”們萌生錯誤的“優(yōu)越感”,也會讓被草率定義為“差生”的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壓力和自卑感。
(四)作文教學刻板化,讓學生誤認為“生搬硬套”也能出佳文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的意義應該是對學生的寫作起到良好的教輔作用。其中,“輔”應該多于“教”?;诓町愋岳碚?,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對周邊事物和生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他們寫出的作文應該是風采各異的。教師也受自身思維的局限性,不可能也不應該去教所有學生具體應該怎樣寫作文。但現(xiàn)在有些教師在作文教輔中,“教”多于“輔”,強行給學生規(guī)定寫作的框架、模式和風格。比如,給學生規(guī)定“鳳頭豬肚豹尾”的寫作框架,或者必須排比句開頭的寫作風格,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美文佳句,寫作時生搬硬套到自己文章里??此迫A麗,實則根本不是學生自己的情感流露,更限制了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的意識和能力。
二、語文教學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初中語文教學方式應該多樣化
教師應不怕備課辛苦,同時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案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式教學和情景體驗式教學等方法。同時增強自身的學習,加強同其他教師的交流,對語文的教學做到“因時、因事、因人施教”。讓學生能充分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從而自發(fā)自主地學習。這樣課堂教學將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碎碎念”,而是會成為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場學習、交流和探索真知的盛會。
(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是教書育人
教師要做到“對教育最上心,對分數(shù)最淡漠”。端正教學態(tài)度,提高教學能力,充分利用一切有用資源來幫助學生全方面發(fā)展。同時,初中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課本教學。教師應豐富教學素材,比如,講解文章或是剖析人物心理時,可以利用時下熱點事件或是人物來為教學做些輔助。搜集正面、積極的教學素材,在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審美情趣、思想品質(zhì)等,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對學生要因材施教
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素材,培養(yǎng)和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進步。想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前提必須是能正確地全方位地辨識每位學生的情況。要充分了解各個學生對現(xiàn)有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所產(chǎn)生的不同的興趣點。然后抓住這些興趣點,有針對地對各個學生進行引導教學。要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到學習的動力,共同進步。
(四)作文教學要以“教”為始,以“輔”為主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的意識和能力。不給學生寫作規(guī)定固定格式,不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盡可能搜集更多的寫作素材,拓寬學生的眼界和視角。要讓學生明白,寫作素材雖源于生活,但寫作的意義要高于生活。引導學生從自我出發(fā),寫出能反映真實心靈,有境界、有品位的文章。
初中語文教學無小事,教師應不斷總結教育經(jīng)驗,反省自身工作。同時,必須具備創(chuàng)新觀念與創(chuàng)新思想,樹立新的教育觀。要明白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屬性,教育的價值在于促進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統(tǒng)一??傊?,教師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身工作中,時刻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參考文獻:
[1] 錢碧云.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15):33.
[2] 唐明勇.淺談初中語文綜合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