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超
【摘要】現階段網絡在人們生活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給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行為思想帶來了一定的改變,尤其是對經常使互聯(lián)網的大學生而言。本文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為例,講述了互聯(lián)網視角下的大學思政教育新特點,以及就如何更好的開展互聯(lián)網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互聯(lián)網視角 大學生思政教育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070-01
信息技術在不斷發(fā)展,網絡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開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大學生的交流方式,信息來源方式以及生活學習方式都帶來了一定的改變,因此這就需要各高校在展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時充分的考慮到網絡帶來的影響,結合網絡視角下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新特點來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展開思政教育。
1.互聯(lián)網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新特點
1.1主體性
互聯(lián)網視角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很多時候是在網絡條件下進行,在形式上已經不是傳統(tǒng)的面對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但是這種思政教育具有主體性特點,即不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主體性。一方面在網絡上具有非常豐富的信息,這樣就會使網絡思政教育的方式變得足夠靈活以及多樣,這時候教育者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效率,就需要學習各種網絡知識,增加自己對政治的敏銳性,所以就會讓教育者的積極性以及主體性得以發(fā)揮。另一方面,在互聯(lián)網視角下,大學生可以接受到的思政知識非常多,因此他們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出自己的主體性地位,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思政知識。
1.2交互性
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更多的是一種單向傳播的方式,由思政教育者對知識進行講述,大學生負責接收,這種教育方式導致學生只能在比較局限的范圍內接受到相對比較局限的思政知識。而在互聯(lián)網視角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學生不再僅僅是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而是也可以掌握一定的話語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處在平等的地位,他們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每個人可以自由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由以及民主意識,對于思政工作中出現的錯誤思想也可以在交流中得到及時的糾正。
1.3時效性
在互聯(lián)網視角下,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借助網絡實現對思政知識的獲取,例如他們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等交流平臺平臺隨時隨地的獲取各類知識,而且在互聯(lián)網視角下,信息的傳播會非常快,使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時效性得到飛速的提高。學生可以在網絡上針對某一時間或者某一熱點話題進行平等的談論,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據學生的交流來了解學生的實際思想動態(tài),從而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
2.互聯(lián)網視角下有效展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建議
互聯(lián)網視角下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得到最大的發(fā)揮,學生可以自由的發(fā)表自己的言論,然而大學生的心智還不夠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其他輿論的影響,導致思想出現偏差,這也就給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
2.1以人為本,尊重學生
互聯(lián)網視角下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每個大學生都有了自己獨特的想法,對待事情有自己的見解,這時候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方式,而是積極的補充自己的知識,從而更好的應對互聯(lián)網視角下給大學生思政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另外,在展開思政工作時,教育者一定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給予每一個學生足夠的尊重,真正的鼓勵,關心并且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心理,生活以及學習上的問題,在和諧的氛圍內展開思政教育[1]。
2.2對網絡輿情進行引導
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各類網絡新聞以及信息,通過網絡了解外界發(fā)生的各類知識,這時候大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自我識別能力,很容易受輿情影響,因此需要思政教育者對網絡新聞充分重視,從而實現對輿情的引導。其一,可以建立一個相對比較完善的輿情搜集機制?,F階段各類網絡平臺非常多,每個人都在網絡平臺上發(fā)表個人的言論,因此需要思政教育者對大學生發(fā)布的各類信息進行搜集,充分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其二,對網絡輿情進行分析。對微博,論壇等交流平臺實際反映出來的信息展開分析,給予網絡輿情充分的重視。其三,信息處理機制的建立。思政工作者可以引導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機思政教育者可以借助熱點事件或者是重大政治時間來展開談論,在談論中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
2.3提升思政工作人員的素質
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展開,離不開一批高素質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因此需要各院校加強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訓,一方面讓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掌握豐富的思政知識,可以讓他們在魚珠混雜的網絡中保持有清醒的頭腦以及正確的判斷,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另一方面需要思政教育者具備有一定的網絡知識,了解一定的網絡技術[2]。
3.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lián)網視角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已經被賦予了一些新的特點,同時也給大學生的思政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考驗,因此需要各院校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的展開大學生思政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宋嵩.“互聯(lián)網+”趨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基于傳播學視野下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5,(23):226-227.
[2]安瑞平.思政工作網絡化視角下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分析[J].科教導刊,2016,(3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