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林
【摘要】一個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師生恰如其分的配合,而個中有個關健的契合點就是各種高質量的問題,不同的課型對問題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學生也需要不同的問題來提升。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應該學會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來綜合考慮,設置恰到好處的習題,來幫助學生提升自我。
【關鍵詞】課堂 學生 練習 提升
小學中年級英語課堂留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熱鬧”,課堂上老師通過各種活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過程中,向孩子滲透相關的英語知識。可是表面單純的熱鬧并不能保證課堂的效率,學生的個體素質也是參差不齊,良莠有別。很可能有一部分學困生對整體課堂環(huán)境格格不入。如何才能使每個孩子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都學有所得呢?設置有效的問題是關健。結合我的教學實踐,總結如下見解。
一、地基性練習
問題的設置要講究層次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問題太簡單了,沒有效果,如果太難了,又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讓孩子跳一跳夠得著,為了顧及一部分資質平平的學困孩子,基礎性的問題是老師備課時必備的。這種問題針對性較強,難度低,跨度小。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很好地完成。
1.選擇題——有的放矢。在向學生滲透了一些知識點之后,要及時的練習鞏固,選擇式問題是最好的。通過問題的呈現(xiàn),孩子知道重要知識的考點在哪,選項的呈現(xiàn)給孩子適當?shù)奶崾?,讓資質較差的孩子也能舉手回答問題。這種選擇題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課堂重點,并具落實到書面題目中來,學會從熱鬧的課堂中平靜下來思考問題,成功的回答問題能讓大部分孩子自信起來。
2.判斷題——左右為難。除了以上基礎性的問題形式,判斷式的是必不可少的,小學練習里通常以畫笑臉或哭臉的形式來呈現(xiàn),或者是打T或F來完成。這種題型一般在語篇教學中用的比較多,從牛津小學英語從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就有語篇的學習,配有豐富可愛具有想象空間的圖片。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針對語篇直接問問題的話,很容易在早期就扼殺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興趣。為了保證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不減,老師在設計問題上一定要倍加小心,而判斷式問題是最好的選擇。
二、階段性練習
1.匹配題——找朋友。語篇學習中,有的人和事之間的關系較復雜,在分開來學時,學生都能分得清,可是等整個語篇學習完成之后,整體回顧時學生容易搞混淆,此時就要借助一些有效的練習,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連線式練習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7 Its late A板塊,如果死記硬背的話,估計對一半的學生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可借助于匹配式練習幫助學生快速的有條理的記憶課文。
2.排序題——對號入座。有的語篇邏輯性較強,小學生心智不成熟,邏輯性不強,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條理性。把已經(jīng)形成的生活常識運用到學習中來,最終也能把學習中培養(yǎng)出來的條理性運用到生活中去。如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8 In class A板塊Mike上學遲到,緊接著進教室發(fā)生的所有事情,如果放在生活當中每個學生都再熟悉不過了,可是現(xiàn)在這一系列的動作放在英語課堂上學習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參透個中的道理。
3.復述題——給課文穿新衣。完成一段語篇學習之后,學生對整個語篇有印象,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語篇中的重點短語和句子在學生頭腦里只是零零碎碎的記憶罷了,為了讓學生系統(tǒng)化的掌握知識,真正的提高英語綜合運用水平,老師可呈現(xiàn)關鍵詞,帶領學生進行復述。所以老師的板書一定要條理清晰,主次分明,突出重點。
三、提升性練習
1.建議題——作個合格的小公民。有的文本學習跟社會秩序,社會公德,身體健康有極大的關系,學完之后能引起學生很大的反響和共鳴,此時老師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就某個不文明現(xiàn)象給出簡單的建議。這樣既完成了技能教學又實現(xiàn)了情感教育,一舉兩得。
2.寫作題——誰是偉大的小作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達到質變,學生在完成一定的知識積累之后就能做出適當?shù)妮敵?,而此過程就是一個升華的過程。根據(jù)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四年級應該達到一級目標,要求學生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感覺和情感,并能模仿范例書寫詞句。小學生的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熱鬧,學生在課堂上很活躍,喜歡唱唱跳跳,當然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很喜歡模仿,所以為師者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引導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寫作。
整個小學階段要達到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根據(jù)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描述。在每次完成語篇學習之后,老師在黑板上給學生提供適當?shù)奶崾?,要求學生用黑板上所給的信息說話,為了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不限制孩子說多少,然后老師把可利用的句子寫在黑板上,排好順序組成一段通順的小文章,這樣無形之間培養(yǎng)了孩子的寫作能力。當然老師還可以讓孩子圍繞本單元的主題寫幾句話,把本單元的重點知識,主要信息都運用到寫作中去,在過程中老師在寫作方法上再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以上的各種練習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孤立的,在課堂上往往是運用多種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在不同環(huán)節(jié)使用不同的練習幫助孩子鞏固新知,復習舊知。為了教學目標的達成,多種練習相結合,螺旋式提升目標達成,提高孩子的英語綜合利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林.英語課堂教學法的嘗試[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