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摘 要:電子電路設計過程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對于設計人員的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全面的對電子電路相關理論知識進行了解,并將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更加全面的對電子電路的設計情況進行分析,掌握更加科學的管理方法,為電力電路整體設計技術的增加提供必要的基礎,保證電子電路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為電子電路技術的全面進步提供必要的基礎。本文主要針對電子電路設計的創(chuàng)新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子電路設計 創(chuàng)新 路徑
中圖分類號:TN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b)-0115-02
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電子產品逐漸的滲透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國家科技生產水平的主要組成因素,推動者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成為國家發(fā)展的動力,為技術的全面進步提供必要的條件。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進行電子電路設計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識產權意識較弱,造成整體發(fā)展水平出現(xiàn)滯后性,因此在今后的發(fā)展中需要對電子電路設計的創(chuàng)新路徑進行分析,全面的掌握創(chuàng)新方法,保證電子電路自主研發(fā)能力的提升,促進我國科技水平的全面進步。
1 電子電路設計概述
1.1 電子電路設計的原則
電子電路設計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設計的科學性,首先需要對電子電路內部的各項原件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分析,掌握設計的內部結構以及外部結構,整體上對原件內部的各項構造進行分析,綜合地對電子電路的各項類型進行分析,全面地掌握各項設計類型。其次需要關注設計的功能性原則,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電子電路系統(tǒng)進行更加細致全面的劃分,掌握不同模塊的實際功能,考慮到實現(xiàn)這些模塊和功能的途徑,從而在設計中了解掌握原件的情況,實現(xiàn)電子電路設計的規(guī)范性。在進行電子電路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各項功能的完整性,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每一個部件的實際使用效果進行分析,確定整體的設計成果符合實際使用的效果,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實際使用中保證使用的質量。
1.2 電子電路設計的技術
進行電子電路設計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具體的方法包括遺傳算法。這種方法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將關注的焦點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上,針對性地進行代碼設計,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編程,這樣的方式可以在進行程序編制的過程中避免因為競爭機制帶來不同遺傳操作和交叉變異的問題,滿足現(xiàn)實情況下的管理機制,對其中較差的個體進行替代,保證代碼的使用更加符合技術的需要,不斷地滿足現(xiàn)實條件,對結果進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對實際問題進行整體解決。而現(xiàn)場可編程邏輯陣列是將邏輯電路方式進行應用,采用在線編程的方式,將存儲芯片設置在RAM內,在需要編程的過程中通過原理圖和硬件對語言進行描述,然后將數據存儲到RAM內,這樣將數據進行存儲的方式使得相關的邏輯關系得到更加科學的處理,一旦對其中的FPGA開發(fā)軟件進行斷電之后,就會出現(xiàn)RAM的邏輯關系空白,為整體的數據存儲節(jié)省較多的空間,提升FPGA系統(tǒng)的使用效率,將不同的數據流灌入到硬件系統(tǒng)中,提升電子電路設計的整體質量,便于對設計方法進行全面的創(chuàng)新。
2 電子電路設計的創(chuàng)新基本方法
2.1 對電子電路進行層次化的設計
進行電子電路層次化的設計首先需要將基本構造分成相應的模塊,對不同的模塊進行分層次的設計描述,整體設計過程中需要按照從硬件頂層抽象描述向最底層結構進行轉換,直到實現(xiàn)硬件單元描述為止,層次化設計在進行管理設計的過程中相比較而言較為靈活,可以根據實際特點選擇適宜的設計方式,既能夠是自頂向底的方式,也可以是自底向頂的方式,具體情況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電子電路的設計進行全面科學的管理。
2.2 對電子電路進行漸進式設計
漸進式設計也是電子電路設計中經常出現(xiàn)的情況,這種設計方式主要是將一些附加功能帶入到管理中,將設計的相關指標使用到設計中,其中包括高頻、低頻模擬電路、數字電子線路的結構設計,然后依據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單元電路結構,將電子電路工作的特點和運行方式融入到設計中,并將線路設計進行全面的整合,注重輸入與輸出之間的相互關系,保證電路設計的規(guī)范性,將電子電路設計得更加便于操作。同時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漸進式設計的步驟進行分析,根據應用型電子電路的功能,及時地對電子電路進行組合,在進行拼裝時需要關注連接點信號連接的強度、幅度以及電壓值之間的關系,將整體電路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
2.3 硬件語言描述設計
在進行電子電路設計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基于硬件語言描述的形式,首先需要對設計目標進行全面的管理,熟悉電子設計中對信號進行控制的相關原理,保證信號處理的各項參數。在具體信息確定完成之后需要對系統(tǒng)進行分解,找出硬件的總體框架,之后對設計圖進行仿真設計,將較為重要的位置使用相關的記號進行標注,然后借助CAD軟件對設計進行仿真測試,保證電子電路設計的邏輯關系、正負極值、時序等的正確性,提升方案設計的規(guī)范性。
3 電子電路設計的創(chuàng)新路徑
3.1 電子電路構架設計
進行設計創(chuàng)新首先需要對整體的設計構架進行管理,在設計中對FPGA系統(tǒng)進行重新定義,在硬件單元內部建立連接,找出更加明確的構建系統(tǒng),對設計途徑進行創(chuàng)新。在設計結束之后需要對設計目標以及設計結果進行對比,可以采用錯誤的代碼,驗證系統(tǒng)在進行甄別過程中的效果,對于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及時進行改進。在結束之后選擇適宜的子系統(tǒng),其中一部分保持原本的運行狀態(tài),一部分按照遺傳算法進行一定的修改,這樣可以對系統(tǒng)進行更加完善的處理,使操作的適應性更強。進行改進之后再對系統(tǒng)進行整體的驗證,不斷地對設計方案進行改進,使得設計更加符合方案的需要。
3.2 對設計環(huán)境進行創(chuàng)新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進行創(chuàng)新,用于測試的環(huán)境需要將測試的硬件與顯示的FPGA構架和硬件進行全面的控制,制定適宜的仿真軟件。計算機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通信電纜將數據從計算機下載到FPGA系統(tǒng)中,使用規(guī)范化的儀器對數據采集中的硬件和軟件進行連接,對設計方案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將數據轉化進行應試實驗,對軟件進行仿真處理,提升系統(tǒng)整體運行環(huán)境。
4 結語
電子電路設計對于科技的發(fā)展具有較為關鍵的作用,需要對系統(tǒng)進行全面的管理,對設計方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使設計在多變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自我重構,提升設計的科學性,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復雜的電路實際化。不僅能提高理解分析能力,而且能提高設計能力。通過設計和模擬仿真可以快速地反映出所設計電路的性能,使設計更加生動、直觀、實時、高效,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參考文獻
[1] 梁光勝.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A].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光學教育研究會.全國光學、光電和電子類專業(yè)教學經驗交流、研討會專集[C].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光學教育研究會,2012.
[2] 黃品高,葉懋,景新幸.電子電路基礎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本素質的探索[A].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上冊)[C].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2010.
[3] 宋菲.電子電路設計的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6):17.
[4] 吳劍威,唐立新,蔣杉.電子電路設計及其EWB仿真[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6):4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