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任輝
安全工作,歷來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學校安全問題,教師談之色變,校長聞之緊張。一時間,安全問題似乎成了學校工作的老大難問題。
上饒市第一小學坐落于上饒市地勢最高的金龍崗,是老城區(qū)的交通中心,學生人數(shù)眾多,而校區(qū)面積卻極其有限。種種原因,使得上饒市一小的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安全壓力,學校的安全工作讓校長如履薄冰,讓班主任心驚膽戰(zhàn)。
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學校就學生自身、學生家長、學校教師三個方面展開了調(diào)研。調(diào)研結(jié)果,讓人擔憂:學生安全意識缺乏,安全知識貧乏,自我保護能力低下,尤其在食品安全、自然災害方面;家長在家庭安全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弊端,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重保護,輕教育;而學校老師為了學生的學習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而學生的安全教育卻僅停留在空洞的說教上。
對于這樣的調(diào)研結(jié)果,上饒市第一小學領(lǐng)導層沒有感到意外,更沒有掩飾。而是迅速行動起來,從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入手,注重細節(jié)管理,在預防兒童傷害工作中走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好習慣也能促安全
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由此,上饒市第一小學確立了“好習慣成就一生”的辦學理念。他們相信只有教師具備了良好的專業(yè)習慣,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才能改變教師和學生“日光加燈光,時間加汗水”“耗時、耗能、耗精力”的外延式發(fā)展方式,實現(xiàn)“節(jié)能、低耗”內(nèi)涵式發(fā)展。他們也相信好的習慣對學校的安全工作同樣是重要的,它能為學校安全工作帶來新的生機。
教育需要培養(yǎng)學生哪些好習慣呢?上饒市一小給出的答案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習慣塑造”。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引,行動需要知識的武裝。對于學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上饒市一小的領(lǐng)導層給予的是非常嚴謹?shù)膽B(tài)度。“校園文化引領(lǐng)下的情智德育初探”這一課題研究便是針對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專題研究。此項課題研究為期一年,在研究中,學校凝聚了學生家庭教育的合力,最終確定了“做人、禮貌、學習、閱讀、安全、衛(wèi)生、飲食、運動、勞動”這9大板塊、81個好習慣,為小學階段應該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
為了便于學生掌握,學校將這81個好習慣,用簡練的文字、活潑的插圖,制成校園主題文化墻,圖文并茂地展示于校園,同時還以“凈體、凈言、凈行、凈校、凈心”這“五凈”特色操行目標將81個好習慣以兒歌的形式分學段解讀,引領(lǐng)各年級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
將安全教育和良好習慣養(yǎng)成有機結(jié)合起來,首先需要在宣傳方面下功夫。在上饒市一小,從校園到班級,從學生到家庭,層層推進,點面結(jié)合地給學生進行遠離傷害、學會自救教育。校園里設立兒童傷害干預宣傳長廊、“學生好習慣”主題文化長廊、《珍愛生命,遠離傷害》宣傳欄,在教室里張貼《上饒市一小學生課間安全準則》等。
同時,上饒市一小的管理層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安全教育僅僅做好形式上的宣傳和教育是不夠的,學生學會自我保護重在體驗。為此,學校開展了“小手牽大手,安全每一天”系列實踐活動,積極拓展社會大課堂,努力將兒童傷害干預工作全面推開。
學校每學期組織全校師生開展“慧眼行動”,讓老師帶領(lǐng)學生,家長帶領(lǐng)孩子找出校園、家庭及周邊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兒歌、圖片、視頻等方式記錄下來,在學校展開宣傳。
每年國家設立的各種主題安全教育日,也是上饒市一小的“特別行動日”。“安全教育日”,學校開展主題升旗儀式、主題班會,開展安全宣傳評比、安全防范模擬訓練等活動,以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避險能力;“交通安全日”,學校倡導“文明出行,從我做起”,開展家長、學生、老師文明乘車體驗活動;“法制宣傳教育日”學校會邀請律師、法官、警官等校外輔導員走進校園給學生開展各類法制講座,發(fā)放安全讀本、普法小手冊,實行法制教育與安全好習慣有效結(jié)合,讓學生從小自覺學法、守法。
好管理才是真功夫
毋庸置疑,無論教師工作,還是學生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安全教育,都是一項項艱難和繁雜的工作,需要有一套高效的管理規(guī)定來約束,更需要有一支高素質(zhì)的管理隊伍來執(zhí)行。上饒市一小實施管理工作,他們的秘訣是“共同管理,分工合作”。學校領(lǐng)導要有傾聽的意識和習慣,學校教師要有互助合作的習慣,讓學校的管理從“我的事”變?yōu)椤拔覀兊氖隆薄?/p>
“六橫六縱十九點”是上饒市一小立足本校實際形成的管理系統(tǒng)。“六橫”即德育處、教導處、教科室、教育技術(shù)處、總務處、工會六個職能科室負責相關(guān)的規(guī)劃設計、計劃擬定、服務指導;“六縱”即六個科室主任負責一到六年級的全面工作;“十九點”即十九個教研組長負責本學科的教學管理和教研活動的設計實施。這樣橫、縱、點三維式的“放權(quán)”產(chǎn)生的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漁網(wǎng)”效應,最大限度地釋放教師身上潛在的創(chuàng)造性領(lǐng)導力。
有效管理的重要體現(xiàn)是制度建設的完善。在制度建設方面,上饒一小制訂了系統(tǒng)的安全工作規(guī)則:《上饒市一小學生課間安全準則》《上饒市一小上下樓梯管理辦法》《上饒市一小香樟班級評比方案》《上饒市一小值周教師工作職責》《教師課堂教學常規(guī)安全管理細則》等各項制度。
在教師、家長方面,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逐條解讀《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出臺了《上饒市第一小學教師好習慣》,明確了教師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利用家長會及《告家長書》《家長好習慣》牽手家長同時也對家長進行溫馨培訓,讓每一位家長認識到,在學生的安全教育中應該切實履行監(jiān)護人的職責。
重細節(jié)才有好成效
開展預防和控制兒童傷害工作,上饒市一小還非常重視各個細節(jié)。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學校地勢高低不平,臺階很多??倓仗幗?jīng)過調(diào)研,把所有不符合規(guī)定的臺階全部鏟除,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重新建設,比如,將北操場臺階從45厘米降到12.5至13厘米,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學校兩棟教學樓是上世紀建造,樓層護欄不足1米,這樣的高度給課間活動的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學校便爭取資金,對每一棟教學樓的每一層護欄進行了加高處理。學生活動自由了,老師也安心了,家長更放心了。學校位于老城區(qū)中心,學校大門前是一條狹窄的巷子。學生上學放學常常造成校門口的“梗阻”。針對這一情況,學校通過調(diào)研,設立了“環(huán)形路隊疏散制”。通過改革路隊行走路線,設定家長接送點,設立棱角圓潤的路隊牌,安排班主任、輔導員將路隊護送到家長接送點,保證放學路隊暢通,使得全校2700多名師生的離校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縮短為9分鐘,不僅減少了路隊行進時間,更避免了校門口的擁堵,減少了安全事故。
上饒市一小的兒童傷害干預工作獲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2014年4月,由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主辦的“預防和控制兒童傷害項目交流、培訓會”在上饒市舉行。在會上,國務院婦兒工委副主任宋文珍聽取了程一紅校長關(guān)于上饒市一小的“兒傷干預”工作的報告后,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上饒市一小,對上饒市一小的兒童傷害預防和干預工作進行了高度的贊揚。2015年,宋文珍又特意邀請程一紅校長參加全國兒童傷害預防和干預經(jīng)驗交流會,并請她在會上作了工作報告。而這次會議,上饒市第一小學是唯一一家受邀的學校代表。
上饒市一小的師生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他們希望學校里的每一個人,無論學生、教師、校長還是家長,都真誠友善,相親相愛。他們彼此交流自己的工作體驗,分享彼此的專業(yè)知識,關(guān)心對方的喜怒哀樂。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搬運工,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納者。他們知書達理、陽光自信,散發(fā)著勃勃生機?!昂昧晳T成就一生”,上饒市一小人正在向此一步步前行。
□責任編輯 王 慧
E-mail: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