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國
摘要: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未來只有綜合型的人才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需要。另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地理老師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簡要介紹了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主要的幾種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希望能夠幫助老師完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主體地位;考試重點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使得我國教育由以前的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方向轉變,在這種教學大環(huán)境下,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達不到教學的目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應該從轉變教學方法做起,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尋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教授學生知識兼顧的新的教學方法,做好學生在學習中的引導者。本文主要介紹了高中地理中新的教學方法。
一、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不利于學生后期的發(fā)展,這種教學方法已然不能滿足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需要。舊時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教給學生簡單的地理知識,使地理教學失去了本身的樂趣和意義。因此,老師要轉變過去那種以老師作為課堂中心的思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讓樂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同時老師在課程中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情商、智商、興趣等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二、增加老師與學生之前的溝通和互動環(huán)節(jié)
對于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來講,課堂活動大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進行課堂活動時都要圍繞教師的指導進行,學生一直是以配角的身份進行各種課堂教學活動,而教師才是整個課堂的核心,控制著課堂的流程走勢。老師在講課時,一般是按照自己的教學安排來進行,而不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致使學生在課上正在思考相關知識的要領時,老師對這些知識的講解就結束了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因此,在課堂上,要增加老師與學生之前的溝通和互動環(huán)節(jié)。在學習一個知識時,不要完全相信老師和課本,學生可以就相關知識點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然后,老師、學生進行相互探討來解決這個問題。
三、利用現(xiàn)代科技。采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
對于現(xiàn)代課堂教學來講,老師必須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推陳出新,盡一切可能利用現(xiàn)代科技,以及活潑生動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相關科目的教學。而在地理教學中,受到該課程對知識生動呈現(xiàn)形式的要求影響,教師必須盡可能地利用現(xiàn)代科技,向學生展示更為生動、直觀的地理知識,從而提高地理課程教學效率。
1.利用視頻演示的方法,提高知識直觀性
對比其他科目,地理知識非常難理解,學生需要更為直觀的知識呈現(xiàn)形式才能夠完全吸收。因此,老師必須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其中視頻演示,就是一項非常直觀且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特別是對于地理課這種抽象性的課程,在視頻演示的教學方法下,教學效果更是事半功倍,學生更易于吸收老師在課上所傳授的地理知識,這些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也會更深。
2.在教學中與實際相聯(lián)系
相比于其他課程知識來講,地理科目的書本知識的抽象性較強,對于立體感較強的地理知識來講,書本上知識根本無法向學生直觀地表達知識要點,因此,在學生進行書本學習時,可能沒有辦法理解。比如說,巖層的構造、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等,在書本上很難為學生直觀地呈現(xiàn)這些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多結合現(xiàn)代的高科技技術,比如,多媒體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等,利用視頻演示等方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吸收、學習。例如,在學生學習天氣系統(tǒng)的過程中,學生腦海中就會自動出現(xiàn)冷鋒、熱帶旋這些天氣系統(tǒng)的形成,就會更加容易地完成對知識的學習。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考試重點的講解
盡管我國目前實行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質教育為主,但也不是表示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應該被忽視。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學生的課程掌握水平,還是需要成績來進行更為直觀的體現(xiàn),成績達到要求也是能夠接受更高水平教育必須滿足的條件。所以,老師還要注重學生的成績。成績也是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在一個地理知識點學完后,老師要準備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考核,考核的內容不要局限于上課的內容,要多進行擴充,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
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正在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力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一方面,需要老師對課堂上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tài)進行觀察,保證學生在課上能夠將專注度調至最高;另一方面,地理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進行實地觀測,老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引導學生培養(yǎng)探究學習能力,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