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quán) 盧小華 陳志君
[摘要]目的探討經(jīng)深靜脈高濃度補鉀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鉀血癥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選取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鉀血癥患者62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補鉀濃度為800.00mmol/L,補鉀速度為40.00mmol/h;對照組補鉀濃度為40.00mmol/L,補鉀速度為10.00mmool/h,監(jiān)測兩組血鉀水平。設(shè)定目標血鉀水平為4.00mmol/L,計算達到目標血鉀水平所需時間、補鉀量及每小時尿量,觀察補鉀過程中不良反應(yīng)。結(jié)果兩組所需補鉀量分別為(85.20±8.70)mmol和(92.30±7.60)mmol;達到目標血鉀水平所需時間分別為(5.67±0.75)h、(17.25±4.49)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經(jīng)深靜脈高濃度補鉀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鉀血癥有效且安全。
[關(guān)鍵詞]靜推泵;低鉀血癥;氯化鉀;深靜脈;慢性心功能不全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2017)02-0144-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7.21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食欲差及使用利尿劑等原因出現(xiàn)低鉀血癥,患者的細胞膜電位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導(dǎo)致呼吸肌麻痹、呼吸急促、腹脹等表現(xiàn),容易發(fā)生惡性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如何快速有效地糾正低鉀血癥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比較棘手問題。本研究觀察靜推泵經(jīng)深靜脈高濃度靜脈補鉀對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鉀血癥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人選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鉀血癥患者62例。入選標準:心功能Ⅲ級~Ⅳ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級),血鉀水平<3.50mmol/L;置人鎖骨下靜脈導(dǎo)管;人選患者簽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補鉀開始前6h尿量<0.50mL(kg·h)、腎小球濾過率<60.OOml/(min·1.732)。分成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31例),觀察組患者年齡55~80歲,男17例,女1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2~82歲,男18例,女13例,兩組年齡、性別、心功能、腎功能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血鉀水平4.00mmol/L為設(shè)定目標值;計算補鉀量(mm01)=尿排鉀量+(4.00一血鉀水平)×體重(kg),尿排鉀量以每500ml尿7.OOmmol/L鉀估算。觀察組以10%氯化鉀30.00ml+0.90%氯化鈉注射液20.00ml(鉀濃度為800.OOmmol/L)中,用靜推泵經(jīng)鎖骨下靜脈持續(xù)推注,速度為40.OOmmol/h;常規(guī)組以10%氯化鉀注射液15.OOml加入0.90%氯化鈉注射液500ral中靜滴,補鉀速度10.00mmol/h。血鉀水平<3.50mmol/L為低鉀血癥,>5.50mmo]/L為高鉀血癥。
1.3觀察指標:每2h采用全自動血生化分析儀(Roche DDP濫測血鉀濃度,記錄達到目標值所需時間、補液量、每小時尿量;使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持續(xù)監(jiān)測血壓、心律、心率變化。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及其它不良反應(yīng)。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相關(guān)觀察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達到目標血鉀水平所需血鉀量為(92.30+7.60)mmol,治療前血鉀濃度為(3.00±0.20)mmol;對照組達到目標血鉀水平所需血鉀量為(85.20±8.70)mmol,治療前血鉀水平為(2.90±0.20)mmol,患者兩組患者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達到目標血鉀水平所需時間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為(5.67±0.75)h、(17.25±4.49)h,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3Z(P<0.01)。
2.2療效:兩組多功能監(jiān)護儀顯示治療過程中心率減慢,u波消失,T波由倒置轉(zhuǎn)為低而寬,ST段下降程度減輕,無高鉀血癥、惡性心律失常和心臟驟停病例?;颊吒姑?、惡心等癥狀減輕,無局部皮膚紅腫。
3.討論
低鉀血癥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最常見的電解質(zhì)紊甜。低血鉀降低對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耐受性,減慢洋地黃藥物代謝,導(dǎo)致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發(fā)生心臟驟停及猝死。因此,快速有效地糾正低血鉀對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鉀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內(nèi),糾正低血鉀達到細胞內(nèi)外鉀平衡需要一定時間。靜脈補鉀使細胞外液鉀水平快速升高,容易出現(xiàn)高鉀血癥。高鉀血癥能引起心室顫動及心臟驟停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因此,臨床醫(yī)師對補鉀非常慎重,嚴格控制補鉀濃度及速度。常規(guī)情況下靜滴氯化鉀溶液速度為10.00~20.00mmol/h,濃度不超過0.30%。按照常規(guī)補鉀原則,達到目標血鉀水平需要較長時間及輸注大量液體,而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嚴格控制人量,避免加重心臟負荷。因而按常規(guī)補鉀原則不利于心功能不全患者搶救,對患者預(yù)后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不適于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鉀血癥患者。本研究中,在嚴密心電監(jiān)護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低鉀血癥患者經(jīng)鎖骨下靜脈使用靜推泵泵人6.00%氯化鉀溶液,達到目標血鉀水平所需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且無高血鉀并發(fā)癥及心力衰竭加重病例發(fā)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中使用靜推泵補鉀可以流速穩(wěn)定、定量、定時、可控輸液量,避免輸液速度產(chǎn)生誤差。可以快速有效地補鉀,避免短暫性高鉀血癥,避免容量負荷過重。高濃度氯化鉀會刺激血管壁引起疼痛。鎖骨下靜脈血流量大,經(jīng)中心靜脈置管輸注高濃度氯化鉀進入深靜脈后瞬間被稀釋,可以減輕血管壁刺激,避免患者疼痛。同時,縮短了糾正低鉀血癥的時間,避免低鉀血癥誘發(fā)惡性心律失常,為搶救心功能不全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據(jù)文獻報道,使用微量泵泵鉀糾正低鉀血癥,增加補鉀濃度,同時控制補鉀速度在10.00~20.00mmoL/h以內(nèi)。高濃度補鉀要求患者尿量保持在30.00ml/h以上,嚴密觀察患者心室率及心律變化。
因此,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嚴重低鉀血癥患者在嚴密監(jiān)測下應(yīng)用靜推泵經(jīng)鎖骨下靜脈較快地泵人高濃度氯化鉀是一種高效、安全、可行的補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