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回味中的長江三鮮

        2017-06-05 13:56:03葉兆言
        民主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三鮮鰣魚刀魚

        葉兆言

        恣看收網(wǎng)出銀刀

        小時候,刀魚的稱呼一直讓我很困惑,如果是說形狀,長得像一把匕首的魚多得很,為什么偏偏長江中這種細細長長的玩意兒叫刀魚。當(dāng)然,更讓人不喜歡的是刀魚刺兒多。我父親是蘇州人,蘇州人很會吃,尤其擅長吃魚,大家印象中,他書呆子氣很重,除了讀書寫作,干什么事兒都顯得笨拙,偏偏吃起東西來,舌尖上功夫十分了得。父親吃瓜子,放一大把瓜子在嘴里,然后極為瀟灑地一口吐出來,全是分成兩瓣兒的瓜子殼,每一對兒殼都是完好的。

        刀魚刺兒最多,又細又軟,根本不是少年兒童可以對付。父親喜歡刀魚,一是因為味道鮮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孩子氣地表演他的舌頭功夫,搛起一大塊放嘴里,讓人吃驚地吐出一嘴很干凈的魚刺,不帶一點點魚肉。父親過世以后,家里只要有機會吃刀魚,就會想到他當(dāng)年表演吐魚刺的模樣,母親會忍不住地說,你爸爸要在,肯定又要露一手了,同時必定還會加上一句,當(dāng)年刀魚真是便宜。

        那年頭,南京市場上的刀魚確實很便宜,最好的也就4毛錢。是最大最新鮮的那種,買回來,中間一段清蒸,頭尾放油鍋里炸,炸成金黃色,再抹點鹽,味道非常香。我對吃刀魚一向沒什么興趣,基本上不會去碰中段,犯不著去和那討厭的魚刺作斗爭,要吃也就吃點頭和尾,將油炸過的頭尾一陣亂咀嚼,吞下肚去。

        4毛錢1斤的刀魚說便宜,當(dāng)然只是相對。當(dāng)時這些錢,大致相當(dāng)于今天40元,說貴不貴,說不貴也不便宜。長江三鮮出自長江下游,都是季節(jié)性的回游魚,到日子來,到日子就走了。平心而論,刀魚的性價比并不高,在長江下游,無論江南還是江北,魚蝦之類本不是稀罕之物,可供選擇的魚類很多,吃刀魚也可以,不吃刀魚也可以。對于廣大的老百姓來說,吃不吃什么長江三鮮,就這么回事兒。

        一直覺得長江三鮮的神奇,是文化人吃出來的,很多事,一經(jīng)過知識分子評點,經(jīng)過他們加工,經(jīng)過他們渲染和夸大,立刻熱鬧起來,立刻身價百倍。老百姓當(dāng)然也吃刀魚,也吃鰣魚,也吃河豚,也知道到日子可以嘗個鮮兒,不過吃了就吃了,不會像文人那樣寫文章到處張揚。長江里可吃的好東西多得很,在日常生活中,所謂“三鮮”可有可無,在衣食無憂的前提下,大家才會想到去品嘗享受。

        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應(yīng)該說都比較艱苦。事實上,翻開中國大歷史,好日子壞日子仔細計算,所占比例差不多。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你幸運了,好日子會多一些,你觸霉頭了,壞日子會多一些。真正的盛世并不多,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的本意,是帶著血和淚的,不僅僅描繪了江南的富裕,更重要的一層意思,是說這一帶相對太平,戰(zhàn)亂要少一些。在老百姓看來,不打仗,能吃飽,能穿暖和,能過上一個安穩(wěn)日子,基本上已離天堂很近了。

        有歷史學(xué)家告訴我們,大歷史上的中國,差不多五百年一大亂,幾十年里必有一小亂。大亂是亡國,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國破家亡妻離子散,你如果碰巧生長在這樣的年代,那真是太不幸。小亂是什么呢,是那些局部的不安定,比如各式各樣內(nèi)亂,軍閥混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反“右”,三年自然災(zāi)害,“文化大革命”和一次次政治運動。過去不久的20世紀(jì),除去了改革開放這些年,有一大半時間,實際上都處于民不聊生的動亂中,大亂有過,小亂也著實不少。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好像對亂世習(xí)以為常,習(xí)慣成了自然。亂世的好處是可以讓人隱忍,大家會覺得活著就好,會覺得能活下來便是幸運。好死不如賴活不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事到臨頭,又能怎么辦呢,隱忍就是最大的抗?fàn)帯?/p>

        一直覺得最倒霉的,永遠是處于底層的窮苦百姓。以我父親為例,雖然被打成“右派”,事實上他的實際生活水平,并不是很低。很多有名的“右派”,只要沒被開除公職,沒被判刑,只要他們認錯服罪,仍然可以還有一份不錯的收入,除了“文化大革命”初期那段最糟糕的歲月。自古以來,再亂再苦,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大部分還是不錯的。

        農(nóng)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春天來了,長江三鮮中最早上市是刀魚?;蛟S我孤陋寡聞,描寫刀魚的古詩好像并不多,北宋的蘇東坡“清明時節(jié)江魚鮮,恣看收網(wǎng)出銀刀”,算是最著名的一句。南宋的劉宰《刀魚詩》算是一首:“肩聳乍驚雷,鰓紅新出水。佐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钡遏~又叫“鮆”魚,陸游“鮆魚莼菜隨宜具,也是花前一醉來”,這個鮆就是刀魚。揚州人還有一句大俗話,“寧去累死宅,不棄鮆魚額”,“魚額”是魚頭。食不厭細膾不厭精,真正的吃貨常會有一些很奇怪的總結(jié),所謂“刀魚的鼻子,河豚的嘴”,意思是說,刀魚的鼻子最好吃,河豚的嘴唇最鮮美。

        民以食為天,事實上,詩人們寫到了長江三鮮,并不是因為他們的嘴特別饞,并不是因為他們都是饕餮之徒,也不是說滾滾長江中,就只有這三種魚的味道才最鮮美。古代文人開出的美食排行榜,通常也只是為了押韻上口,胡亂說著玩玩兒,千萬不要太當(dāng)真。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幾乎沒有什么例外,一般寫到長江三鮮,都會包含人生的一種感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冬去春來,面對永恒的大自然,詩人品嘗享用了長江三鮮,猶如面對新上市的碧螺春茶,看綠肥紅瘦,迎來了新便送去了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東風(fēng)一樽酒,新歲獨思家,吃是為了活著,活著可不僅僅為了吃。長江三鮮就像春天里的鮮花,它盛開了,告訴我們新的一年已經(jīng)來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冬去了春來了,我們已經(jīng)又老了一歲。

        記得“文化大革命”剛結(jié)束的時候,刀魚還算不上什么稀罕之物。我母親在靖江有個學(xué)生,這個學(xué)生設(shè)宴款待我父母,居然辦了一個刀魚全席,一桌菜都是用刀魚做,其中最夸張的是一盤無刺兒刀魚,廚師事先已小心翼翼地將魚刺剔除了,而刀魚形狀竟然還是完整的。這屬于高手絕活,很容易讓人驚嘆,不過這種技藝并不入擅長吃魚的父親法眼,他覺得完全是邪門歪道,你吃的那刀魚連刺兒都沒有,還有什么意思。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過去這些年,刀魚的價格一直在飛漲,漲到最后,只剩下一個字“貴”。再后來,貴也沒有了,據(jù)說在長江里很難再打到刀魚。偶爾在餐桌上還能遇到,真正懂行的會告訴你,那個并不是真正的長江刀魚,長江刀魚基本上已消失,已絕跡,蘇東坡筆下的“恣看收網(wǎng)出銀刀”已經(jīng)成為一個傳說。

        網(wǎng)得西施國色真

        描寫鰣魚的古詩詞要更多一些,譬如王安石和蘇東坡就專門寫過。歷史地看,刀魚是藏在民間的小家碧玉,鰣魚則天生一股福貴氣,可以作為貢品,孝敬皇上他老人家。明朝詩人何大復(fù)寫到了“五月鰣魚已至燕”,代價是什么呢,“白日風(fēng)塵馳驛路,炎天冰雪護江船”,必須是快馬加鞭往京城送,然后才可能“銀鱗細骨堪憐汝,玉箸金盤敢望傳”。另一位明朝詩人于慎行也有這樣的描寫,“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江路到長安,堯廚未進銀刀膾,漢闕先分玉露盤”,意思都差不多,遠在北京的皇帝想吃點鰣魚不容易。

        康熙爺六下江南,乾隆爺六下江南,你不能說他們是為了趕過來品嘗長江三鮮,但是真要在小說里這么寫上一筆,電視劇中如此演上一段,也不能算什么大錯。宋梅堯臣有《時魚詩》:“四月時魚躍浪花,漁舟出沒浪為家”,時魚就是鰣魚,捕鰣魚的熱鬧躍然紙上。明末清初吳嘉紀(jì)的“船頭密網(wǎng)猶未下,官長已鞴驛馬送”,活脫一幅官場逢迎拍馬的清明上河圖。

        時令到了,大快朵頤的日子也就到了。如今想食長江鰣魚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今人不是古人,沒有口福解饞,不妨先念幾句古代名家的詩過過癮?!蚌堲~出網(wǎng)蔽江渚,荻筍肥甘勝牛乳,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長聞鼓”,這是王安石的。“芽姜紫醋炙銀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fēng)味勝莼鱸”,這是蘇東坡的。當(dāng)然,還是清朝的鄭板橋?qū)懙米钪苯亓水?dāng),“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fēng)三月初”。

        和刀魚一樣,長江中的鰣魚也基本絕跡了。看晚清和民國的舊小說,無聊文人在南京雅聚,只要是趕上了季節(jié),你去看過中山陵,游過玄武湖,然后再去夫子廟,隨便找家像點樣的小館子,都可以熱氣騰騰地現(xiàn)蒸一盤鰣魚端上來。時令菜的特點是過時不候,你必須得趕巧,必須要事先做好功課,一定要有時間觀念,早不行,晚也不行。

        小時候,父親給我講鰣魚的學(xué)問,說這家伙就是海里的鲞魚,是天生的旅行家,喜歡東游西逛,說它在海水里為鲞魚,到了長江中輒為鰣魚。換句話說,鰣魚就是鲞魚,鲞魚就是鰣魚。俗諺有“來鰣去鲞”,很多年來,我一直對這樣的觀點深信不疑,也曾在餐桌上跟別人賣弄過。后來才弄明白,所謂鲞魚,尤其是我們經(jīng)常要吃的蘇州特產(chǎn)“蝦籽鲞魚”,看形狀差不多,其實不是一回事兒,根本沾不上邊。鲞并不是指一種具體的魚,所有剖開晾干的魚都可以叫鲞魚。

        江南人所說的鲞魚很可能是“鰳”,查百度,這個鰳魚又叫曹白,長相和長江鰣魚差不多,味道也像,也是烹調(diào)時不去鱗,因為它們的脂肪都在魚鱗下面,鱗千萬不可破,破則脂流味減,生生地糟蹋了好東西。鰳魚長年生活在大海中,在江浙一帶常常被加工成魚干,父親生前最喜歡用它來下酒,還是隔水蒸,加點蔥姜,拍兩個雞蛋在里面,這樣可以吸去一些咸味,口感會更好。

        錯誤的印象有時候會禍害我們一輩子,雖然鰣魚和鲞魚無關(guān),也不是“鰳”,但是父親說的故事,起碼還有一部分是對的,這就是鰣魚是天生的旅行家。為什么它叫鰣魚呢,拆開“鰣”這個字就足以明白,到時間會來的魚叫鰣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長江三鮮都是“時”魚。要討論它們,既離不開時間,也離不開空間。鰣魚進入長江的日子與刀魚差不多,它的體力好,游得也遠。據(jù)說它真正的產(chǎn)卵地,應(yīng)該是江西鄱陽湖,因此理論上,鰣魚的捕撈區(qū)域,可以包括整個長江中下游。厲害的鰣魚可以逆水再往上游,游到洞庭湖,最極端的例子甚至能夠游到宜昌附近。

        按照書上的說法,長江鰣魚中味道最鮮美的,應(yīng)該從南京到馬鞍山這一段,特別是在當(dāng)涂到采石這一區(qū)域,理由是再往上游,體力消耗太大,營養(yǎng)成份已經(jīng)不夠了。這讓人想起了女運動員的故事,據(jù)說剛懷孕的女人體力最好,因此運動學(xué)上有一種故意,就是計算好了準(zhǔn)確日子,讓女運動員在重大比賽多少天之前受孕。鰣魚為什么不是在長江的入海口味道最好,原因就是它還沒完全做好產(chǎn)籽的準(zhǔn)備。真正經(jīng)過了長途跋涉,游到產(chǎn)籽區(qū)域,力氣已經(jīng)用完,鰣魚在長江下游是寶,到了長江中游便是草,人老珠黃不值錢。

        書上的說法不可不信,當(dāng)然也不能全信。反正我小時候,鰣魚已經(jīng)不太容易游到南京,能享用的鰣魚都是從鎮(zhèn)江運過來的。那年頭也沒什么快件公司,菜場上基本上也不會賣,它太昂貴了,屬于奢侈品,而且不易保存,說壞便壞了。我印象中,鰣魚都是人家送的,要么從江陰送過來,江陰是我母親的老家。要么從靖江送過來,我母親有學(xué)生在那邊,反正能夠吃到的原因總是很偶然,突然有人過來了,拎著一條鰣魚,進門便扯著嗓子嚷開了:“趁新鮮,趕快做出來,趕快?!?/p>

        記得有一位鎮(zhèn)江的年輕人,連續(xù)幾年都會送鰣魚過來。他是個喜歡讀書的知青,不停地到我們家來借書還書,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到日子準(zhǔn)能弄到鰣魚,弄到了立刻往南京趕,直奔我們家,如果我父母不在,他會指揮保姆趕快加工,一點都不見外。說起來也是無親無故,不過是一位喜歡看書的年輕人,可他跟我們家的關(guān)系,就像真的親戚一樣,或者套用當(dāng)時樣板戲《紅燈記》中李鐵梅的唱詞,“雖說是親眷又不相認,可他比親眷還要親”。

        年輕人喜歡讀書,因為喜歡讀書,經(jīng)常到我們家來借書看。因為經(jīng)常借書,可能覺得總是跟人家借書看,無以回報,因此到了有鰣魚季節(jié),舍不得獨自享用,一弄到鰣魚立刻往我們家奔。很顯然,他插隊落戶的地方,是可以捉到鰣魚的。我母親常說這孩子真是個厚道人,每次都說要給錢,一定要給錢,可他堅決不肯收,說自己也不是花錢買的,既然他沒花錢,怎么可以收我們家的錢呢。

        說老實話,年輕人的鰣魚究竟什么來頭,他怎么就弄到手了,一直也沒真正搞清楚過。由于交通不便,等他匆匆趕到我們家,多少都會有些不太新鮮。如果天氣太熱,味道就不對了。有一次,好不容易蒸好端上桌,干脆是不能吃,已經(jīng)有點臭烘烘,只好聞了又聞,然后倒掉。我父母覺得非??上?,這么好的鰣魚,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說起來,已是四十年前的舊事,也不知道為什么,一想到吃昂貴的鰣魚,我毫無流口水的感覺,反倒是要想到那個喜歡讀書的年輕人?,F(xiàn)如今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年輕人,沒有書讀,又特別想讀書,為了讀書,到處找書看。這樣的年輕人和真正的長江三鮮一樣,幾乎已經(jīng)絕跡,已經(jīng)不存在。沒書讀的時候拼命想讀,真有書讀了又反而不讀,既是一段歷史,也是一種現(xiàn)實。有人說“文化大革命”時年輕人都不讀書,事實當(dāng)然不是這樣,我年輕的時候,從來沒什么讀書節(jié),也沒人會號召讀書,可是身邊總還會有些貨真價實的讀書人。

        2015年6月30日的《新聞晨報》曾報道,長江鰣魚近30年不見蹤影,專家據(jù)此得出結(jié)論,它已經(jīng)功能性消失。什么叫功能性消失呢,根據(jù)學(xué)術(shù)界通行說法,目前這種情況只能暫時判斷為“功能性”滅絕,如果接下來20年仍無法找到它們的蹤跡,那么就可以判斷這種魚徹底絕跡。

        又是河豚欲上時

        從小喜歡《十萬個為什么》,讓寫一部最有影響的兒時讀物,毫不猶豫會填上這個。我小時候很討人嫌,經(jīng)常追著人問為什么,為什么這樣那樣。大人不是大百科全書,也不是百度,怎么可能明白那么多為什么,不好意思對孩子說不知道,心里先煩了,就轉(zhuǎn)移話題,讓你該上哪兒玩上哪兒玩去。

        不免想到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想到古人也喜歡抬杠,康熙年間的毛希齡就批評說:“春江水暖,定該鴨知,鵝不知耶?”當(dāng)然更忘不了后面兩句,尤其殺尾的“正是河豚欲上時”。蘇東坡完全可以名正言順地為長江三鮮代言,他喜歡刀魚,喜歡鰣魚,更喜歡吃河豚。為了河豚魚,他的原話是“直那一死”,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值得一死”。

        記得小時候,我在江陰第一次吃,外婆買了一小碗別人燒好的河豚,加上半鍋青菜,名義上吃了,究竟什么滋味,基本上沒感覺。因此關(guān)于河豚的童年記憶,無非會不會做,敢不敢吃,舍得不舍得買。河豚產(chǎn)地的老百姓,主要是后面兩個選擇,敢吃和舍得買,當(dāng)時一塊錢一碗,大家都窮,一塊錢已經(jīng)很貴。

        河豚是長江下游的美食,到日子,就有人拼死吃一回。當(dāng)然那是并不遙遠的過去,現(xiàn)在野生河豚基本絕跡,想拼死賭命也不行。能吹牛的只剩下如何吃,去哪兒吃,何處河豚最好吃。事實上一說起這個,最得意的就是江蘇的揚中人,有種當(dāng)仁不讓的自豪。別處也有河豚,酒肉穿腸過,吃了也就吃了,偏偏揚中人認真,把吃河豚當(dāng)回事兒,不僅單純地吃,還能吃出一個文化,年年都要正經(jīng)八百地過河豚節(jié)。

        聲勢浩大的河豚節(jié)期間,每天吃掉七八千條河豚。揚中人相信,他們的烹飪技藝天下第一。于是忍不住又要問十萬個為什么,行家為我解釋,理由非常簡單,河豚進入長江產(chǎn)籽,溯流而上,終點就是揚中,優(yōu)勝劣汰,體力不好游不到這,因此你品嘗的,都是河豚中的“奧運選手”。

        這解釋無論怎么專業(yè),也是故事,而且明顯與鰣魚的故事矛盾。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與刀魚、鰣魚一樣,長江里早就沒什么河豚?!皧W運會”已取消,哪里還有奧運選手,就算有,也扛不住每天七八千條?,F(xiàn)如今都是人工飼養(yǎng),同樣人工飼養(yǎng)河豚,為什么非要趕到這來大快朵頤。一到日子人滿為患,能吃的館子,能住的酒店,都滿了。

        都知道此河豚早已經(jīng)不是那彼河豚,說揚中經(jīng)濟發(fā)達,完全因為吃河豚肯定不對,起碼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還是沒搞明白,揚中是江蘇最小的一個縣級市,人口排在倒數(shù),為什么居民存款,銀行里統(tǒng)計出來的人民幣,在富庶的江蘇卻排名第一。為什么呢,不知道。反正有錢永遠是硬道理,有了錢,才能玩吃河豚,吃了河豚,又變得更有錢。

        二月水暖河豚肥,意思是說又到了可以吃河豚的季節(jié)。一說季節(jié),朋友忍不住要笑,現(xiàn)如今還有啥季節(jié),蔬菜反季,水果反季,人也反季,天氣乍冷忽熱,春天剛開始,夏天的威勢就已經(jīng)來了,迫不及待打開空調(diào)。至于吃河豚,到處都有四季皆可,有閑情便行,有銀子就成。想當(dāng)年“文化大革命”,最流行一句人定勝天,說穿了只是口氣大圖嘴上痛快,現(xiàn)在不流行這話了,反倒真有些敢跟老天爺叫板的意思。

        擱歷史上,吃河豚是地道的民間享受,康熙和乾隆一次次下江南,什么樣的傳奇都有,唯獨沒聽說過吃這玩意兒?;实鬯先思易匀徊桓页?,就算想,有這個心思,大臣們也不敢準(zhǔn)備。拼死吃河豚,注定了一種平民老百姓的境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想當(dāng)年蘇東坡吃河豚,有人問滋味如何,他能夠很平靜地回答一句:“直那一死?!币馑际翘r美了,人生苦短,遇上河豚這么好吃的食物,就算死也值。

        蘇東坡有個一起遭貶的哥們兒叫李公擇,同樣失意文人,蘇軾為美味不惜輕生,這位李先生便有些扭捏,面對美味不說怕死,隨手找了個堂皇的理由。他義正辭嚴地予以拒絕,認定河豚是一種邪毒,非忠臣孝子所宜食,把吃不吃河豚上升到哲學(xué)的駭人高度。后學(xué)根據(jù)兩位先賢的河豚觀作出結(jié)論,所謂“由東坡之言,則可謂知味,由公擇之言,則可謂知義”。

        生活在長江下游的老百姓對季節(jié)最為敏感,這一帶四季分明,不同日子,有不同的美食。父親生前,一心想學(xué)知味的蘇東坡,十分向往河豚,無奈那年頭還不能人工養(yǎng)殖,作為一個“反過黨”的“右派”,一名被貶的職業(yè)編劇,一名經(jīng)常要下鄉(xiāng)體驗生活的寫作者,久有食河豚之心,卻很難如愿以償。二月水暖河豚欲上,他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趕不上吃河豚的日子,總是很不湊巧地錯過了大好季節(jié),心有余而力不逮,與一幫民間的饕餮切磋美食,為了沒有品嘗過河豚,難免抬不起頭的感覺。

        一直覺得河豚能被我們津津樂道,源于它的有毒。這也是父親的深切體會,直到改革開放,他老人家才有幸大快朵頤,第一次吃河豚,為此還專門寫過文章,被好幾本談美食的集子收錄。過去年代的河豚是禁食之物,不允許市場流通,因為不允許,因為一個禁字,仿佛禁書一樣,勾得文人心里癢癢的。無毒不丈夫,人生樂趣有時就是一次小小的出格,冒險不危險,給嘴饞一點理直氣壯的借口。

        今天的河豚基本上已沒毒了,正是因為沒毒,死不了人,才可能大張旗鼓地吃,才敢搞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江蘇的揚中有河豚節(jié),迄今辦了十二屆。江蘇的海安也有河豚節(jié),已經(jīng)辦了五屆。兩家都在哄搶“中國河豚之鄉(xiāng)”的招牌,好像都搶到了,都覺得自己才是正宗,都覺得自己是名門正派。如今這節(jié)那節(jié)太多,水太深,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就會有騙子出來蒙事,就會有官員煞有介事站主席臺上,笑容滿面地發(fā)獎授牌。一時間,很多很沒有文化的事情,都突然變得有文化了。

        還是懷念有毒的河豚,有毒才是原生態(tài),有毒才是真正的文化。記得曾興沖沖趕去參加過河豚節(jié),頓頓都是河豚,太腐敗。印象最深的吃河豚火鍋,行家說的種種劇毒,河豚肝、河豚眼、河豚唇,逐一生涮品嘗,在過去早自殺了幾回,現(xiàn)在卻是什么事兒都沒有。真所謂,世事難料人生無常,這年頭該有毒的沒毒,不該有毒竟然有毒,談笑風(fēng)生之際,感慨之心頓生。《說文》對幸的解釋是“吉而免兇”,《小爾雅》的解釋是“非分而得謂之幸”,如果你讀過南朝蕭梁時期的皇侃所寫的《論語義疏》,一定會見到這樣的句子:

        “凡應(yīng)死而生曰幸,應(yīng)生而死曰不幸?!?/p>

        江蘇一家河豚生產(chǎn)養(yǎng)殖基地,每年可以有650萬尾河豚進入市場,大家不妨掰手指想想這個數(shù)目。

        猜你喜歡
        三鮮鰣魚刀魚
        鰣魚之美
        鰣魚之美
        陜菜中的“三鮮”
        美文(2023年13期)2023-07-10 01:50:56
        俠美刀魚
        婦女之友(2022年1期)2022-01-20 21:18:08
        緬甸鰣魚繁殖生物學(xué)調(diào)查
        初夏養(yǎng)生吃三鮮,忌三滿,多出汗
        吳都碧螺春 一嫩三鮮回甘濃
        最嬌嫩的魚
        中外文摘(2018年12期)2018-06-01 07:11:07
        首批“家養(yǎng)”刀魚最快2018年春季可上市
        長江刀魚價格瘋漲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免费人人av看| 天堂av一区二区麻豆|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久久yourpan| 亚州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国自产拍偷拍精品啪啪一区二区|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人妻浪潮av| 日韩欧美国产亚洲中文| 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区别| 亚州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一区二三区中文字幕|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丰满的少妇xxxxx青青青| 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 |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电影69|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一本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色av免费看| 成人做爰69片免费看网站野花| 色妺妺视频网| 日韩av在线不卡观看| 亚洲人不卡另类日韩精品| 麻豆久久久9性大片| 在线观看国产内射视频| 午夜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7碰碰碰人妻无码视频| 亚洲网站地址一地址二| 国产人妖在线免费观看| 手机看片自拍偷拍福利| 少妇高清精品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91一区二这在线播放|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国产乱子伦| 夜夜综合网| 亚洲av熟女天堂久久天堂| 久久久久88色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