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原
【摘 要】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中有著獨特的地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影響中小學生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中小學安全教育面臨嚴峻挑戰(zhàn)。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是值得教師探究的課題。文章從教師角度思考中小學安全教育,旨在為中小學教師做好新時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小學安全教育 意義 問題 建議
社會以人為本,人以安全為本,安全以預防為本,預防以教育為本。中小學生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中有著獨特的地位,他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中小學教師是中小學安全教育的知識傳播者和貫徹者,他們做好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一、中小學教師對安全教育的影響和意義
一直以來,黨和政府對中小學安全教育高度重視,先后頒發(fā)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等相關法規(guī)。中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理、心理不成熟,自我保護意識弱,預防和應對可能發(fā)生的危險的經(jīng)驗不足,生命安全受到各種潛在不利因素的威脅。并且,中小學生白天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一個影響源,是學生的榜樣和模仿對象。再者,中小學生對教師有著特殊的尊敬和依戀之情,對教師充滿崇拜。因此,中小學教師對做好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具有深遠的影響和積極的意義。
二、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安全教育事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但是近年來中小學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目前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中小學教師安全知識匱乏
教師缺乏安全知識和技能,很難勝任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甚至將錯誤的知識或危險的行為傳授給學生,這是何等危險的事情。中小學安全教育缺乏專業(yè)知識的支撐,這不利于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得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始終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安全教育沒有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安全教育課通常是“有時間就上,沒時間就取消”。由于傳統(tǒng)教育認識的偏差,教師往往偏重于認知教育,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提高學生應試成績上。所以,中小學安全教育存在課時不足,實際落實及演練甚少的情況,安全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教育內(nèi)容單一,形式單調(diào),效果不理想
當前,素質(zhì)教育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大多數(shù)學校仍以考試為中心,只教給學生應試的知識,安全教育大多是應景之用,只有在諸如安全教育日,或者某時某地發(fā)生了安全事故,教師才會向學生傳達安全信息。且安全教育活動常常沒有統(tǒng)一、健全、穩(wěn)定的組織結構,缺乏完整、系統(tǒng)、科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安全教育大都滲透在其他學科教學中,使得學生難以掌握系統(tǒng)的安全知識。安全教育內(nèi)容非常單調(diào),往往是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對于中小學教師做好新時期安全教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如何做好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讓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是值得每位中小學教師探究的課題。
(一)轉變觀念,注重安全知識學習,勤于思考
1.積極轉變教育觀念
“觀念是實踐的老師?!敝行W教師要轉變應試教育觀念,樹立大安全觀,著力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生命存在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前提條件,離開這一點一切將無從談起。教會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掌握防災避險知識與相應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歸。
2.注重安全知識學習,勤于思考
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安全知識和熟練的反應能力。安全知識和安全觀念是防患于未然的知識儲備,更是大災大難中出奇制勝的思想武器。如果平時缺乏安全知識的厚積,要想在危難時刻自救、他救,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好,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中小學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安全知識水平呢?首先,要積極參加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專門的教育培訓具有針對性,有利于中小學教師迅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安全知識。其次,平時積極主動、多渠道學習安全知識。如通過學校的宣傳欄、廣播電視、雜志、圖書館、網(wǎng)絡等學習安全知識。只有堅持不懈地積累,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安全素養(yǎng),提高安全教育能力,為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加強重視,認真落實安全教育
當前安全教育大多是應景之用,中小學教師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僅靠一兩次的教育就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技能是不現(xiàn)實的。
教師要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好,首先要保證安全教育課時,不可占用安全教育課。其次,教師可充分利用班會、紀念日、活動日等,開展安全宣傳周、安全宣傳月活動。此外,臨下課時、放學時和放假前、重大活動(如社會實踐、春、秋游、校運會)等也是進行安全教育的好時機。教師要善于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安全教育,爭取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講。
(三)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成效
長期以來,我國大多數(shù)中小學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缺乏完整、系統(tǒng)、科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教師在安全教育時以傳統(tǒng)講授法為主,大多停留在理論上,實際演練很少,教育效果不理想。那如何提高安全教育的質(zhì)量呢?
1.全面進行安全知識教育
由于安全教育涉及的面很廣,因此教師在進行安全教育時內(nèi)容要細化、深化。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安全知識就是生命”的理念,全面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包括交通、用電、用火、防溺水、體育活動、做實驗、飲食飲水、預防傳染病、人際關系處理、打架斗毆、網(wǎng)絡、自然災害等一切涉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內(nèi)容,教給學生預防傷害的知識和遇到侵害時的自救、互救、求救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2. 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應有針對性、前瞻性
首先,針對學生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主要問題進行教育,如違反交通規(guī)則、溺水和校園暴力、實驗操作、用電、用火等問題,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其次,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不能僅限于解決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教師還要有前瞻性。一直以來,教師對地震、洪澇、海嘯等自然災害常識的講解和應急、避險演練非常欠缺,以致當災害降臨時,學生無法從容面對。中小學教師要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自護知識和能力,學會自救、他救、求救,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再次,安全教育內(nèi)容還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安全教育要切合中小學生的自身特點、成長需要和時代需求,增強學生安全意識,使之形成正確的安全觀。
3.多途徑、全方位開展安全教育
首先,教師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日常安全教育,利用一切機會,如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典型案例分析、張貼標語或告示、安全知識專題講座或演練、主題班會等滲透安全教育,力爭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說。同時,中小學教師要加強對中小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學習指導?!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教師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時,應注重與學生的經(jīng)驗和社會實踐相聯(lián)系,加強演練,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鼻嗌倌甑姆罏陌踩R大多是從課堂和書本上獲得的,但理論和現(xiàn)實總存在差距。因此,必須通過實戰(zhàn)演練,才能獲得實際的知識和技能。此外,中小學教師要轉變觀念,安全教育內(nèi)容要從急救型向防御型轉變,教學方式從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積極探討新思路,以增強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安全教育范圍越來越廣。這必然要求教師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在設計安全教育內(nèi)容時要站在大安全觀的角度,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不斷拓展和延伸安全教育內(nèi)容,使中小學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養(yǎng)成安全行為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