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悅
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生動形象的情境,將所學的知識運用語言描繪、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隱藏在師生交流中,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從中可以看出,真實的生活情境、豐富的情境教學模式、隱藏的知識和師生的情感交流是情境教學法的四個關鍵因素,除此之外,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是情景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本文從這五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組織者都是教師,也就是說,教師是保證這種教學方法有效運用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迫在眉睫,教師首先必須熟知情景教學法的理論來源,了解它的運用規(guī)則,然后進行不斷的嘗試與反思,直到游刃有余地運用它,這樣才能發(fā)揮這種教學方法的“閃光點”,才能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映射下獲得更好的英語學習體驗,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二、創(chuàng)設真實生活情境
“情景教學法”中關鍵詞在于“情境”二字,那么創(chuàng)設一個怎樣的情境才是適合小學生的,怎樣的情境才能達到教學目的等都是教師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注重幾點:第一,創(chuàng)設的情境必須是真實的,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只有學生熟知的情境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會讓學生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例如:在學習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Asking the way”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事先以某一個學生的居住地為線索在教室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精縮版的,標有代表性的如library,supermarket等地標的“生活區(qū)地圖”,然后讓不熟悉這個“生活區(qū)”周圍環(huán)境的學生試著在熟悉這個“生活區(qū)”學生的指導下準確到達某一地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詢問別人路線的禮貌用語,比如:“Excuse me”、“Thank you”等,同時在多次反復情境演示中幫助學生加強對“方位詞”的掌握程度,比如:“Turn right”、“Turn left”、“Go along”等。在模擬的尋路情境中,無論是熟悉這個“生活區(qū)”的學生還是不熟悉的學生都會投入很大的熱情。第二,在選擇情境中的物品時,教師要切記選擇學生經(jīng)常用到的東西,例如: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這樣不僅方便教師為創(chuàng)設情境尋找材料,又便于勾起學生的已有圖式。第三,情境中的教具應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例如:針對小學生直觀形象性思維較強的特點,教師在選擇物品時,要盡可能地選擇顏色鮮艷、體積較大的教具,這樣更易吸引學生的眼球,更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豐富情境教學模式
通常情況下,教師會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境,他們認為只有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情境中,但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情境教學模式的范圍,除了角色扮演,游戲、生動形象的語言、繪畫、音樂欣賞、詩歌朗誦、體操、旅游觀光等方式都是將教育內容滲透到情境中去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運用情景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情景教學法的多樣性,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情境,這樣不僅會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也會消除學生對角色扮演的厭倦感,維持學生對教學情境的興趣與好奇心。
四、知識滲透情境之中
例如:以上提到學習“Asking the way”、“Birthday”這兩個單元時用到的情境教學法,從中可以看出,無論哪種情境都滲透著許多英語知識,換句話說,情境是為掌握知識服務的,學生在問路或者舉辦生日派對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便掌握了“方位詞”、“禮貌用語”、“蛋糕”、“派對”等知識,這相較于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更加高效。
五、注重師生情感交流
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英語教學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教學情境中,教師不再是“教師”,他或是學生的同伴,或是某一角色扮演中的成員,換句話說,教師角色的變動為師生互動與交流提供了更加方便,更加親近的平臺。而師生互動中蘊含著多層交流關系,包括: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學生與學習內容的交流、教師與學習內容的交流等,在這個較為復雜的交流關系中,教師與學生在學習內容的牽引下,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不斷發(fā)現(xiàn)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英語的能力以及自信心等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英語教學能力、處理教學問題的能力、與學生交流的能力等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師生互動的過程也是一種教學相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情景時,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多與學生進行情感的溝通,設身處地地了解學生的想法與需求。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Unit 1“Cinderella”這個單元的“Story time”時,由于這個故事是學生熟悉的,并且故事中摻雜了較多的角色,如:灰姑娘,王子,小精靈,后母,兩個姐姐,一批隨從等,基于此,教師可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大家共同來完成這個故事的表演。在挑選角色時,教師同樣也是角色扮演中的一員,這樣一方面可以增進與學生的情感,一方面可以在必要時向學生點撥一些英語短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確實為小學的英語教學活動增添了樂趣,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法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效率,但是它僅僅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個,因此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法組織教學時,不可一味地盲目并頻繁的使用它,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課程時間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等來合理、靈活地運用情景教學法,學會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情境教學法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