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沈香平,劉樹云
(河北省黃驊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chǎn)科,河北 滄州 061199)
輸卵管堵塞致患者不孕癥的臨床治療方法分析
張麗娟,沈香平,劉樹云
(河北省黃驊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chǎn)科,河北 滄州 061199)
目的 研究輸卵管堵塞致不孕癥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抽取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患者60例,根據(jù)數(shù)字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分別應用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與傳統(tǒng)輸卵管通液術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的一次性成功通暢率為96.67%(29/30),1年妊娠率為80.00%(24/30),對照組分別為76.67%(23/30)、63.33%(19/3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結論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治療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成功率高,可提高受孕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不孕癥;輸卵管堵塞;輸卵管通液術;臨床療效
不孕癥是臨床很常見的疾病之一,人群患病率約為25%[1]。臨床將不孕癥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類,其中,輸卵管堵塞是導致女性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之一,約占女性不孕癥總數(shù)的30%~50%[2]。對于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早期疏通堵塞輸卵管并積極控制炎癥反應,恢復輸卵管的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是治療這類不孕癥的關鍵。既往治療輸卵管堵塞性不孕癥主要依靠宮腔注藥輸卵管通液術或常規(guī)輸卵管通液術治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且手術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近年來,隨著腔鏡技術的發(fā)展與臨床應用經(jīng)驗的積累,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逐漸應用于臨床,且獲得了較為理想的療效。本院在輸卵管堵塞致不孕癥患者中,應用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治療,療效確切,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婦科收治的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患者60例,均具有盆腔炎或附件炎既往史,均經(jīng)促排卵治療3~5周期未獲得妊娠,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高血壓、心臟疾病以及活動性盆腔炎患者。根據(jù)數(shù)字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30例與對照組30例。觀察組年齡24~35歲,平均(27.69±3.03)歲;病程2~7年,平均(3.61±1.13)年;堵塞部位:22例單側,8例雙側。對照組年齡22~33歲,平均(28.23±3.17)歲;病程2~9年,平均(3.25±1.04)年;堵塞部位:25例單側,5例雙側。兩組的年齡、病程及堵塞部位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兩組術前均完善血生化、心電圖、凝血指標、白帶常規(guī)及血常規(guī)等相關檢查,排除配偶因素及其他因素所致不孕癥。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于月經(jīng)干凈后3~7 d實施手術治療,術前3天嚴禁性生活。術前予以米非司酮口服,50 mg/次,2次/d。術前30分鐘,予以阿托品0.5 mg肌注,予以米索前列醇0.2~0.4 mg置入陰道后穹窿部位。
1.2.2 手術方法 (1)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輸卵管通液術治療。常規(guī)進行陰道、外陰及宮頸消毒后,以宮頸鉗公分固定子宮前唇,仔細探查宮腔深度,向宮頸口置入通液器導管,然后以宮頸鉗適度牽拉后固定。經(jīng)通液器導管緩慢注入25 mL疏通液(4 000 U糜蛋白酶+8萬U慶大霉素+5 mg地塞米松+20 mL生理鹽水)至宮腔內(nèi),邊注入邊觀察是否存在回流情況以及阻力情況,以便及時評價患者的痛感。對于注射壓力<60 mmHg并且通液量>20 mL者,如通液過程中無明顯的阻力,提示輸卵管已恢復通暢。而通液量<5 mL且存在明顯的阻力感,同時注射液力呈現(xiàn)進行性升高,患者主訴明顯脹痛,提示輸卵管尚未恢復通暢。(2)觀察組實施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治療。術前常規(guī)進行陰道檢查,消毒鋪巾后,應用1%利多卡因進行宮頸局部麻醉,經(jīng)宮腔內(nèi)注入適量5%葡萄糖溶液膨宮,以宮頸鉗將宮頸前唇適度向外牽拉,并緩慢置入宮腔鏡,適時調(diào)整宮腔鏡位置以確保宮腔及宮頸管顯露充分,明確輸卵管位置后,在其雙側各行1個0.6 cm左右的切口,經(jīng)此切口插入導管至輸卵管間質部位。對于輸卵管完全堵塞者,注入25 mL疏通液,并在宮腔鏡下觀察有無反流情況;部分堵塞者注入50~80 mL加壓注射液疏通。
1.3 觀察指標 兩組結束治療后,均檢查輸卵管疏通情況。隨訪1年,統(tǒng)計患者1年內(nèi)成功妊娠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輸卵管通暢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輸卵管通暢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觀察組的通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卵管通暢情況比較(n)
2.2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1例(3.33%)下腹脹痛,未見其他并發(fā)癥;對照組3例下腹脹痛,3例輸卵管粘連,2例痙攣,并發(fā)癥率為26.67%。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術后1年妊娠情況比較 術后1年,觀察組的妊娠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且觀察組的異位妊娠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不孕癥是指在正常性生活狀態(tài)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1年無受孕。文獻研究表明,不孕癥的致病因素復雜,主要認為與排尿功能障礙、子偶肝功能內(nèi)膜異位癥、子宮因素以及輸卵管堵塞等,其中,以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在臨床中最為常見[3-4]。不孕癥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將影響其社會家庭生活和諧。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表2 兩組術后1年妊娠情況比較(n)
目前,臨床用于治療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的方法較多,主要可分為藥物療法、物理療法以及手術療法三類。其中,藥物保守治療及物理療法效果多不理想。傳統(tǒng)輸卵管通液術效果尚可,但由于無法在直視狀態(tài)下操作,僅憑借醫(yī)生的臨床經(jīng)驗和感覺判斷疏通情況,難以準確區(qū)別輸卵管梗阻或充盈程度,操作存在較大的盲目性[5]。同時,術中通過造影明確堵塞部位還將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對于輸卵管管腔完全閉合或近端堵塞者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隨著宮腔鏡在臨床中的應用,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逐漸應用于臨床[6]。其利用宮腔鏡監(jiān)視下操作更為簡便,且能夠準確定位,避免操作的盲目性。同時,采用輸卵管管腔內(nèi)加壓注液能夠提高疏通效果,且壓力較傳統(tǒng)輸卵管通液術明顯提高,效果更好[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一次性成功通暢率為96.67%(29/30),1年妊娠率為80.00%(24/30),對照組分別為76.67%(23/30)、63.33%(19/3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無異位妊娠病例,這與對照組的13.33%(4/30)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既往報道[9-10]相似。此外,觀察組并發(fā)癥率僅為3.33%,較對照組的26.67%明顯降低(P<0.05)。
綜上所述,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治療輸卵管堵塞所致不孕癥相較于傳統(tǒng)輸卵管通液術療效更好,且并發(fā)癥更少,值得推廣應用。
[1]趙新春.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輸卵管堵塞性不孕癥[J].吉林中醫(yī)藥,2015,35(11):1132-1135.
[2]靳冬梅.輸卵管堵塞45例綜合治療結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8):38,77.
[3]簡云蘭.輸卵管堵塞導致患者不孕癥的臨床治療現(xiàn)狀及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17):185.
[4]譚秀春.輸卵管堵塞性不孕癥的治療方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2):55-56.
[5]陳潔,李秀玲,王培,等.輸卵管性不孕癥75例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35):58-59.
[6]盧政娜.探討介入性輸卵管再通術治療輸卵管堵塞性不孕效[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1):90-91.
[7]李潔.探討輸卵管通液術對輸卵管堵塞導致的不孕癥患者的治療效果[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5):37-38.
[8]黃春梅.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在輸卵管堵塞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337-339.
[9]黨秀麗.中西醫(yī)治療輸卵管堵塞性不孕癥[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4):112.
[10]蔣楠,徐俠.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臨床治療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5):568-5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