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娣
摘 要: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讓小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開啟他們的寫作之窗,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筆者認為應(yīng)從激發(fā)學生作文的寫作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入手,抓學生的片段描寫,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日記和練筆的形式錘煉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關(guān)鍵詞:小學 寫作之窗 生活 興趣 積累 創(chuàng)新
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小學語文蘇教版教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正式接觸作文,這對于農(nóng)村小學生來說是一個轉(zhuǎn)折點和過渡期。如何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這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耐心的教學,要求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大量細致的工作。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yīng)從激發(fā)學生作文的寫作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入手,開啟學生的思維,擦亮學生心靈的眼睛,讓興趣和健康美好的情感成為最好的老師和直接學習的動力。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的體會是:
一、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的源泉,讓學生在熟悉生活中改變無話可說的現(xiàn)狀
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常常會感到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從什么地方下手。而習作時動輒要求寫二三百字,這對學生來說如老虎吃天無法下爪。這時候就需要教會學生在觀察上多下功夫,多給學生觀察的時間與空間,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引導學生留心周圍生活,仔細觀察周圍人、事、物等。比如在寫《第一次購物》的習作時,大多數(shù)學生只三言兩語就寫完了。其中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今天早上,我沒有鋼筆了就去門口商店買了一支。我對阿姨說:“謝謝?!卑⒁虒ξ艺f:“不用謝!”其實,生活中每位學生都有購物的經(jīng)歷,只是在寫作時不知從哪下手。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親自去購物,要求學生將這次購物經(jīng)歷記錄下來,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及神態(tài)。結(jié)束后讓他們在作文課上互相交流,顯然他們有話可說了。這一次盡管是初試,學生多以記流水賬的多,能寫出思想的少;平淡的多,突出中心的少。但他們幼小的心靈得到凈化,加深了對身邊熟悉的人和事的理解和對生活的熱愛。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學生再把語言轉(zhuǎn)化成文字就容易多了。可見,身邊熟悉的人和事來源于生活,生活正是寫作素材的源泉所在。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在觀察中熟悉,在熟悉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思考,在思考中創(chuàng)新,從而在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增長才干的同時,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作文的興趣,不知不覺拿起筆來就有話可寫了。
二、抓片段描寫,激發(fā)寫作興趣;注重積累,提高語言能力
許多學生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寫出的東西干巴巴的,語言一點也不動人,事件描述像記流水賬,這是學生平時積累太少的緣故。如許多同學不知道怎樣寫自己或熟悉人的外貌,大多數(shù)學生這樣寫道:他(我)圓圓的的腦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嘴巴,高高的鼻子,圓圓的臉。讀了之后讓人感覺每個人長得樣子都一樣。我對學生說:“在你們眼里,每個人都是大耳朵圖圖呀!”學生哄笑,作為老師,就要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鼓勵學生把課文和課外讀物中描寫人物外貌的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以備寫作之需。教導學生可以收集一些佳詞麗句與大家分享,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豐富了他們的詞匯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一段時間后,在寫人物外貌時,大多數(shù)學生能抓住人物的特點做重點描寫,如:有位同學寫本班的一位女同學時就這樣寫道:她的個子不高,總是坐在前排,烏黑的短發(fā)上系著紅色的蝴蝶結(jié),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閃著智慧的光芒。又如一位男孩在寫自己時說:我是一位愛說愛笑的男孩,圓胖的臉蛋,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特別是那張大嘴巴,笑起來嘴角微微上翹,說起話來非常響亮。
寫作中有的同學抓住了秋天田野里最有代表的景物來寫:如落葉、稻子、柿子……并且抓住了它們的特點:樹葉飄飛,柿子火紅,稻子金黃;有的同學按照一定順序去觀察,去表達,寫出秋景的特點;還有的同學用了一些生動的貼切的比喻句如 :“落葉飄下猶如仙女散花”,“樹上掛滿了火紅的燈籠”,“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根像鷹爪一樣”讓秋天的景物更形象具體。
三、在習作練筆中錘煉語言,在個性發(fā)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中,可組織學生練筆的機會很多,但筆者認為以下兩點只要堅持做,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nèi)容很廣,學生可以通過日記將生活的所察所思記錄下來,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也能夠?qū)懻鎸嵉氖虑椤?傊约旱南才范伎蔁o拘無束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因此從三年級開始我就要求他們開始寫日記。日記從開始的幾句話到現(xiàn)在的一二百字,從開始的記流水賬到現(xiàn)在的中心突出的寫一件事。變化真是不小。如大掃除中他們自己動手擦桌子、擦門窗,還親手澆灌園內(nèi)花木。一位女同學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勞動中讓我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不易,更讓我知道了知識的重要?!币灿袑W生在日記中表示“以后不撒謊了,再不惹媽媽生氣了,她每天忙里忙外的太不容易了?!边€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參加一次社會活動等,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這些有感而發(fā)的東西真正讓學生覺得作文有話可寫。
2.充分利用文本是最方便的教材,也是練筆的最好方式。習作練筆不一定要長,但一定要多練,寫出思想,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習作內(nèi)容也可以多種多樣,高興的、憂傷的、激動的,都可以寫,還可以即興而作,寫有感而發(fā)。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教學《天安門廣場》一課時,我就讓學生學課文按方位順序介紹天安門廣場的方法去介紹我們的校園,學生很快就將校園寫得很清楚。教學《珍珠鳥》時,便讓學生模仿描寫珍珠鳥外形的句子寫自己喜愛的動物。這種仿范文布局、結(jié)構(gòu)的練筆方法,學生經(jīng)過反復(fù)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他們就學會了采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的寫法。
《新課程標準》按不同學段提出了具體的習作要求。只要認真閱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它更為強調(diào)的是:關(guān)注學生習作的興趣性;注重觀察、積累、表達、修改等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要求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倡自主選擇表達方式;最終目標是形成作文能力,養(yǎng)成自覺作文的習慣。讓我們語文教師更加關(guān)注小學生作文教學,從作文教學入手,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