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艷
摘 要:英語課堂導入是教師每節(jié)課都需要認真對待的環(huán)節(jié),成功的課堂導入能夠燃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課堂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由此看出,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覷。尤其對于初中英語這門課程來說,更加需要教師靈活地掌握課堂導入的技巧,營造輕松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本文就從英語教學出發(fā),簡單闡述關于課堂導入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導入 策略
引言
課堂導入是指在正式進入課程主題之前,教師采用一種可以聯(lián)系課本內(nèi)容,又盡可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方法。課堂導入方法很多,基本都是貼近生活實際而充滿樂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有效措施,但并不說明課堂導入就是湊熱鬧。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充當著課堂的主體地位,要做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重視學生的主觀反應和情感表達。恰到好處的英語課堂導入就能夠滿足新課標的需要,在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下,整個課堂的教學成果都會變得更為突出。[1]
一、英語課堂導入的意義
第一,課堂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因此老師和學生都要重視起對英語的學習。但是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對學生來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此首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有效的課堂導入就起到了這樣的效果。學生在一段導入后,不僅了解了課堂的中心思想,還能做到先入為主,內(nèi)心燃起好奇,有了去深入認識和學習的欲望。這樣學生才能夠投入到課堂,緊跟老師的步伐,認真地思考和探索。[2]
第二,帶領學生過渡到英語的學習環(huán)境中。語言的學習最注重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因為處在恰當?shù)沫h(huán)境中就會受到來自周圍的熏陶,學生會從中自然而然地受益。正如我們從小生活在漢語的環(huán)境中,學習起母語來會比學外語容易得多。課堂導入就能夠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它是學生由漢語的現(xiàn)實生活轉入英語課堂的一架橋梁,是學生投入到學習環(huán)境的一個開端。[3]
二、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的有關策略
1.復習提問的導入方法
孔子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復習提問導入法就是對這句話的具體闡釋,我認為英語學習和其他課程的學習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復習提問,這種承上啟下的學習方式更容易讓同學們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不會因為突然接觸生僻詞匯而感到茫然,而且通過復習也能夠幫助同學們回憶舊知識,將其掌握的更牢固。有這樣一個調查,一節(jié)課當中開始的5分鐘和最后的5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分散的時候,復習提問導入法正好把新知識的導入避開了這個時間段,充分的把課堂時間利用了起來。[4]
2.通過媒體進行視聽覺導入方法
聽說讀寫是我們學習的主要方法,而聽總是排在第一位,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聽力學習法更加重要,因此我認為通過媒體進行視聽覺導入的方法是學習英語十分有效的一種措施。我們可以通過英文音樂,英文電影來學習英文。音樂是沒有界限的一種語言,它優(yōu)美的旋律表達出的情感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朗朗上口的英文歌詞更是學生記憶的絕佳方式。英文影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學生可以通過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去記憶英文句子,即使有一個兩個生僻的詞匯也可以通過推敲猜測出來。一個精彩的英文電影可以讓人百看不厭,通過一遍遍的觀賞,視聽結合,學生學習的效率絕對會有質的飛躍。
3.將學生作為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主體
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體,而現(xiàn)代的教學方式則是鼓勵老師們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也許你會問,同樣是老師和學生的組合,這兩種教學方式有什么區(qū)別呢?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一節(jié)課都是老師一個人在滔滔不絕的傳授,而把學生作為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言比例大大的提升了,讓學生更有存在感,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利用學生為主體可以通過課堂上的自由討論,課文內(nèi)容表演,進行演講等形式,這樣就將一個人的課堂變成了全體同學的課堂,大大提高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
4.生活導入法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一種生活方式。英語與漢語一樣,都是語言,想想我們說漢語,正常人沒有誰會覺得困難,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從出生就在接觸它,漢語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里,我們天天都自接觸它,運用它。英語也是一樣,作為一門語言,它有著語言的共性,學習英語我們也應該像學習漢語一樣,把英語教學生活化,例如英語角的創(chuàng)辦,英文party的舉辦,都是把在我們生活中充分運用的實例,雖然我們不能有像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那樣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這樣的氛圍,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5.游戲導入法
初中生還處于童心未泯的階段,游戲帶給學生的吸引力是十分巨大的。在步入課堂正軌之前,老師留給學生一段做游戲的時間當作課堂導入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例如,課文介紹的內(nèi)容是體育運動,那么老師在上課前就準備幾種運動器材,在導入階段可以先向學生們簡單介紹一下有關各項運動的情況,然后由同學們用分組討論自己最喜歡的運動及其理由,或者說明相關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做出大致的認識,從而更容易接受書中的英文知識。
再比如,學生在上完第一階段的數(shù)字課程,而將要進行第二階段學習之前的課堂導入階段,老師可以帶領全班同學分成小組玩一項名為“seven up”的游戲,組內(nèi)學生圍成圓圈,根據(jù)前一個報數(shù)學生的手勢方向依次報數(shù),從“one”到“seven”,而報到“seven”的學生需要做出特殊的手勢:舉手。在整個游戲途中,學生需要時刻注意身邊人的手勢方向,理清自己報數(shù)的時機和自己要報出的數(shù)字是多少,同時要謹記“seven”的時候要舉手。這項游戲十分有趣,既能鍛煉學生的敏銳性和反應能力,又能使學生熟練掌握數(shù)字的英文讀法。
結語
初中英語是課程標準中的重要學科,同時英語在世界上無可替代的地位決定了學好英語能夠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證明,抓好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步驟,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從當下做起,全面重視英語教學的課堂導入,為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能力做出正確的決策。
參考文獻
[1]龔向春. 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08):75-76.
[2]陳怡芳. 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初探[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9):14+5.
[3]陳傳光.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02):66-70.
[4]李夢艷. 初中英語課堂導入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