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市實驗小學 葛恒麗
簡便不等于簡單
——例談小學數(shù)學簡便計算的教學策略
江蘇淮安市實驗小學 葛恒麗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掌握計算原理以及方法的基礎上,對簡便運算方法達到有效利用是提高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關鍵。簡便運算相對簡單,但是教學可一點都不簡單,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更好接受數(shù)學簡便計算的方法和原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數(shù)學教學 簡便計算 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數(shù)學計算學習中有效掌握相關的計算方法,同時對其進行靈活運用。對于教師來說,在進行相關的數(shù)學計算教學時不僅應該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對于簡便計算方法的掌握,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及計算能力,在實際的運用中,更好發(fā)揮簡便運算的作用。
湊整指的就是在計算的過程中通過改變計算的順序達到湊成整數(shù)的目的,這就要求學生首先進行整體觀察。觀察能力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進行簡便計算教學時首先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整體觀察,在整體觀察和感知的基礎上選擇正確的簡便運算方法。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湊整的方法,然后通過結合已有知識找出對應的計算順序,在簡化運算量的同時,避免在計算中出現(xiàn)錯誤。
例如,在進行“加減法運算”的教學時,教師為了鍛煉學生“湊整”的簡便計算能力,可以設計下面的問題: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首先要求學生自己進行獨立計算。不同的學生會采取不同的計算方法,有的學生計算又快又準確,有的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整體觀察,讓計算較快和較準的學生首先分享計算方法,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梢钥闯?,如果按照一般的計算順序進行,計算量會很大,而且計算起來很費勁,如果是在整體觀察之后,對計算的順序進行一定的調整,本著湊整的原則選擇合適的計算順序。就可以大大減少計算量,同時提高計算準確性。
可見,在進行計算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先觀察的習慣,通過對計算式子的整體觀察,把握計算中的關鍵,根據(jù)湊整等原則確定計算的順序,最終達到減少計算量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整體觀察計算式子的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才能做到有條不紊,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和效率。
“求同”指的就是在計算過程中找出相同的數(shù)字,將相同數(shù)字作為突破口看能不能運用相關的計算方法,最終達到簡便計算的目的。一般來說,簡便運算數(shù)字都是具有一定特點的,但是一般計算中不會表現(xiàn)出來,需要學生在對式子進行具體分析的時候,通過找到式子中相同的數(shù)字,運用相關的運算定律,看是否可以達到簡便計算的目的,增加對于可以簡便運算式子的敏感度。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運算律”的教學時,其中就有關于乘法分配率的相關教學內容,而在乘法的定義中也有關于加法和乘法之間關系的性質。在這個部分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求同的觀點進行針對性的簡便運算設計,增加學生發(fā)現(xiàn)計算式子中相同數(shù)字的能力。
從上面的計算式子可以看出,式子(1)中通過找到相同出現(xiàn)的數(shù)字“6”和“5”可以將計算式子中的加法運算最終轉化成為乘法運算,有效降低了運算量;式子(2)中通過找到相同出現(xiàn)的數(shù)字“6”,利用乘法分配率將式子進行合并,先計算加法,計算過程得到很大簡化。
可見,通過觀察計算式子中相同的數(shù)字是運用相關簡便計算方法的突破口和關鍵點,學生在進行日常的計算訓練時一定要增加這個部分的敏感度,在計算中善于運用“求同”簡便運算方法,學生的簡便運算能力也會得到較快提高。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內容中涉及了很多的運算定律,四則混合運算中的和、差、積、商的變化都是簡便計算的基礎,學生對于這個部分的知識需要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這個是進行簡便運算的核心能力?!安鹫敝傅木褪窃谟嬎愕倪^程中,通過將數(shù)字分拆成有整數(shù)的形式,運用相關運算定律和性質達到簡便運算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一百以內整數(shù)加減法”的教學時,同時還需要運用一些乘法分配律的相關內容達到簡化計算的目的。拆整的簡便計算方法一般都比較隱蔽,很難被學生發(fā)現(xiàn),運用起來也很麻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這個部分專門提出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理,這樣學生就能更好掌握這種簡便運算的方法。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下面的題目:
從計算式子(1)中可以看出,該計算式子主要采取的簡便計算方式就是將27拆分成為“25+2”,利用“25× 4=100”簡化計算過程;計算式子(2)主要利用的是“18= 6+6+6”,然后利用乘法的性質達到簡化計算的目的。這樣的計算式子采取簡便計算需要學生對相關運算律非常熟悉,在進行運用的過程中達到熟練的程度,不然在計算過程中由于涉及改變的步驟較多,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反而效果不夠理想。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數(shù)學簡便計算教學來說,其本身教學設計和執(zhí)行中并不是很簡單的,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對相關簡便運算方法有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計出合適的簡便運算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這樣才能達到有效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
[1]王旭.簡算意識——簡便計算的有效途徑[J].數(shù)學大世界,2010(9).
[2]郭建芬.如何有效進行簡便計算教學——由一次簡便計算作業(yè)反饋所想到的[J].教育科研論壇,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