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華
【摘要】國家實施九年義務的免費教育,其推行進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制度,讓小孩的讀書得到了保障,但是,當主觀條件還欠缺,尚不完全具備時,必然使得德育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正是德育的首要任務,也是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本文從規(guī)范班級管理,做好學生的表率;多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到有的放矢;組織好活動性課程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提高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反省能力;要求家長配合,共同監(jiān)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避免急于求成六個方面給予論述,只要我們能尋找合適的教育模式,學生的自律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意識 反省 自律能力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02-02
國家實施九年義務的免費教育,無疑是國家對教育發(fā)展的重視,這一改革給許多小孩上學帶來了希望,然而這一改革卻給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F(xiàn)代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備受家長們呵護,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艱苦磨練的意志,不但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而且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從小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甚至,有的家長認為現(xiàn)在不用錢都能讓小孩上學,導致了家長們對小孩要求的放松,對學校的依賴,形成一種觀念:只要小孩在家聽話就是好孩子,在學校聽話就是好學生,不犯錯就行。除此之外,又因九年義務教育沒有留級制度,成績差也能升級,造成一些差生沒有升學壓力,無心向?qū)W。這樣的觀念、現(xiàn)象與現(xiàn)代的素質(zhì)教育目的不相符,影響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這給教育工作者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F(xiàn)在的學生有相當部分是被動接受、盲目服從老師的教育,而我們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有自己的主觀立場去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從而健全人格,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因此,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形成自律能力,不但是德育教育工作首要任務,而且是社會發(fā)展必然趨勢。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我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者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規(guī)范班級管理,做好學生的表率
一個班級是否優(yōu)秀,取決于一個班的班級管理。規(guī)范的班級管理自然而然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風,學生的自律能力自然形成。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說話算數(shù),以身作則,這是學生最信服的,也是學生遵守紀律和重視班規(guī)存在的基礎。只有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嚴格要求自己的重要性,才會形成自律行為。如:在學校安排的一次勞動中,我班負責勞動的地點,因時間長雜草長得特別多,不但要把雜草鏟掉,而且要運走,任務較重。為了能按時完成任務。在安排勞動的時候,我說了在勞動中所有同學都要參與,我也參與。在我的帶領下,我在做,全體同學也一起做。勞動的過程中,同學們?nèi)慷己茏杂X去做,而且,還提前完成了任務。其次,老師必須要相信班干部、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他們?nèi)プ?。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學生的幫忙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不足或錯誤,如果當學生做錯一次就不相信,否定學生的能力而放棄,那么,學生就會因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會導致學生一蹶不振,更不會形成自律的能力。再次,一個班級中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優(yōu)秀的學生自律意識容易引導,但中下層生就較難調(diào)教,學生的自律能力也需要長時間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的同時,不能一味放手不管,必須要采取跟蹤、觀察,平時課余時間或班會課給進步學生給予獎勵,對失去信心的學生給予鼓勵,不斷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自我反醒深化。只有長時間的堅持,學生才會形成自覺的意識,才會學會自我管理,提升自律能力。例如:我班上有一名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據(jù)其他老師反映,上課的時候總是靜不下心來,聽課不到十分鐘就想和其他同學說話。后來我和該學生做了思想工作后,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下決心以后上課不講話。在接下來的一周里無論上什么課,上課期間我都到教室外巡視,監(jiān)督該生。經(jīng)過一周的監(jiān)督,對該生在一周的表現(xiàn)給了肯定,結(jié)果在以后的課上該生有了明顯的轉(zhuǎn)變,上課專心多了,后來該生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二、多傾聽學生心聲,做到有的放矢
學生往往在犯了錯誤的時候,教師都會找學生談話,進行思想教育,然而在教育的過程中就是因為有些老師沒有做到位,反而使得一些學生產(chǎn)生了逆反的心理,而造成抗教的情緒。一旦出現(xiàn)抗教情緒,學生就會出現(xiàn)不良的行為,甚至有的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任你老師批評,反正就不承認。左耳聽,右耳出。過了今天,明天又沒當一回事。這樣給老師帶來了教育工作的負面影響,更談不上對學生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談話的時候我們不能堵住學生的嘴,相反,應讓學生多開口,這樣更容易取得教育效果。適當?shù)臅r候給學生一些申辯的時間,有利于從各方面去了解學生的“委屈”,讓學生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的,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zhì),學會自我反省,從而達到學生自律的目的。
三、組織好活動性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實踐活動往往是學生養(yǎng)成自律能力的一種最好的途徑。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可以通過實踐,更好地運用,更好地鞏固。例如:一次辯論賽,一次動手操作的實驗課,一次友誼的籃球比賽等,讓學生真正成為參與者,發(fā)揮自我的主動性、協(xié)調(diào)性、合作性,為自律品質(zh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保證。
當前的青少年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普遍都缺乏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必須從學校的教育一點一滴做起。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學生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使他們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努力掌握知識,長大了成為一名有用的人才,為社會作出貢獻。在校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校紀、校規(guī)和班規(guī),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言行,對自己和班的負責,平時認真搞好衛(wèi)生區(qū)、教室和宿舍衛(wèi)生,使學生認識到紀律的重要,勞動的偉大,養(yǎng)成嚴格要求自己,對班的負責,從而強化責任心。例如:可以通過班會課、談心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進一部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多組織或參加有利于進步的各種興趣小組,讓他們主動參與承擔各科活動的角色,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作為對自己的表現(xiàn)作出的一次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為班做了事情,鍛煉了自己的意志,提高責任心和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從而形成自律行為。
四、提高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反省能力
我們往往在教育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有問題時,老師都一一給予講解,雖然能讓學生的錯誤得以糾正,但是我們更需要在平常給學生自律方面的指引,我們除了反問學生:為什么會做錯?為什么會考差了?是什么原因?讓學生自然形成自我認識,自我反省,還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書籍,如:《寄小讀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唐吉訶德》等著作;一些名人傳記,如:毛澤東、周恩來、雷鋒、居里夫人、拿破侖等名人傳記,給學生去欣賞。從偉人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這樣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然地與偉人相比,用他們的精神鼓勵自己,自我反省,鞭策自己不斷地努力學習,這樣自然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下轉(zhuǎn)251頁)(上接202頁)我調(diào)控能力。
五、要求家長配合,共同監(jiān)督
學生除了在課堂外,還可以通過各種雜志、書刊、網(wǎng)絡等途徑接受大量的信息。在學校,教師知道學生的表現(xiàn)怎樣,但在家里,教師就沒有家長那么了解,所以我們要常與家長溝通,要求家長在家要監(jiān)督好學生在家干什么,特別是經(jīng)濟好的家庭家中有電腦,要控制學生的上網(wǎng)用途,因網(wǎng)絡信息有些是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因素,而有些卻對學生的成長有害,特別是一些宣傳色情、暴力的影視作品和網(wǎng)站更是如此。學生若瀏覽了這些作品或網(wǎng)站,無形之中就會受到惡劣的影響,甚至會做出不良的行為。因此我們要求家長監(jiān)督好學生,使學生遠離不健康的東西,讓學生自覺抵制一些不良的誘惑,提高自律能力,自覺專心學習。當學生在學習中有進步的時候,我們和家長可以共同的給予鼓勵,如:不妨與家長聯(lián)系好,當小孩在家時,而且小孩在家長旁邊時,與家長進行通話,在電話中對學生的進步告知家長讓學生也聽到,學生聽到了教師告訴家長自己進步了的消息,如:作業(yè)按時完成、書寫比以前整潔、單測成績提高了等。自然感受到進步帶來的喜悅,以后就會很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對搞好學習更有信心。
六、培養(yǎng)學生自律能力,避免急于求成
學生的自律能力是隨著自我的意識不斷增強而發(fā)展。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正確地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不能一味地批評,責怪學生,而應該與學生的心靈進行碰撞,直至在其心靈產(chǎn)生火花才會有教育的效果。反之,急于求成地要求學生做好,不僅使學生不能養(yǎng)成自律行為,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學生犯錯是難免的,錯誤得以改正,是學生不斷成長自我認識的一個過程。當遇到常犯錯的學生在教導中有情緒抵制時,需要采取耐心引導而不失嚴格的教育。如:先讓學生談認識,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確,然后給他們指出存在的問題,解除他們心理障礙,端正心態(tài),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律能力才會有更好的提高。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自律能力是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能尋找合適的教育模式,一定能讓學生學會自律,從而更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讓他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為高一級學校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高亞兵.學校心理輔導[M].中國科技術出版社,2004.5.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叢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羅金遠.論道德自律[J].哲學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