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朝紅
摘要:近幾年,由于中學生心理偏差導致的惡性事件頻頻出現(xiàn)于網(wǎng)絡及報端。社會驚呼:我們的孩子是怎么了。據(jù)新華社最新報道:“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疾患發(fā)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目前,25%的中學生具有心理異常表現(xiàn)”。嚴峻的現(xiàn)實提醒著我們:不能只關心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他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了,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不能忽視的問題。本文就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和矯治展開了淺要分析。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預防和矯治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48
一、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jīng)后天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中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不健康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來自中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影響。
1. 中學生自身原因
中學生正處于半獨立半依賴、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長時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難以理解的困惑與苦惱。他們的許多心理沖突,或被自我掩蓋,或被成人忽視,以至于不少學生感到孤立無助,只好都隱藏在心靈深處,備受煎熬,甚至誘發(fā)各種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
2. 家庭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的受教育程度、素質品德、家庭背景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等對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都有最為直接和重要的影響。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如行為不端的家長對子女的不良示范作用;婚變或離異家庭的不良影響;放任、嬌縱或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等,使孩子養(yǎng)成自私、任性、蠻橫、自卑等性格,與群體格格不入。家庭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3. 學校教育存在缺陷
受多種原因的影響,學校在學生的教育上存在許多問題:比較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教育,忽視了其在課余時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千篇一律,使學生產生無趣、乏味甚至是厭學的情緒;在面對學生錯誤的時候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產生自卑和孤獨的心理。更為嚴重的是,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分數(shù)論英雄,以名次論成敗,這種做法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痛苦。厭學、焦慮等心理問題隨之而來。
4. 社會因素的直接影響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了,這就要求一個人的各個方面都必須有所提高,孩子也不例外。然而,這種現(xiàn)象就導致了大多數(shù)孩子受社會因素的影響,產生了不良的心理問題。社會因素是指公眾的觀念、社會風氣、社會環(huán)境、傳播媒介的信息影響。孩子在學校接受的是正面教育,而當今各種思潮沖擊著整個社會,純潔的教育內容與復雜的社會生活之間形成強烈的反差,致使學生陷入無以參照、無以歸附的境地,引起學生思想上的混亂和情緒上的波動,導致學生心理出現(xiàn)不健康。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和矯治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要促使他們健康成長,就務必要加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務必關心和愛護他們,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以便提高其心理素質,培養(yǎng)其健全人格,促進其健康成長。
1. 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社會是一個大教育場地,其環(huán)境的改善對青少年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社會各方面應重視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加強對其正確的引導,努力創(chuàng)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對于不良的娛樂場所、設施,應嚴加限制,嚴懲“傷風敗俗”的不良現(xiàn)象,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
2. 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主陣地,在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和矯治中應發(fā)揮重要作用。
(1)開設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學校要設立心理咨詢室及信箱,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配備懂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等學科知識,又具有豐富教育工作經(jīng)驗的教師擔任心理咨詢員,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跟蹤學生心理變化,讓學生通過咨詢、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2)開展豐富多彩的班、團隊活動,創(chuàng)建健康氛圍。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寓教育于這些活動中,引導學生在這些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提高認知水平,同時學會團結協(xié)作,拓寬學生的視野,磨礪學生的意志,讓學生經(jīng)風雨見世面,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3)重視教師教育,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和水平。教師是學生教育教學活動最為直接的參與者,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F(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日益迅速,給教師們帶來了很多的心理上的變化。教學中的競爭,升學中的競爭,領導們的要求,家長們的希望,社會的期望等,讓教師產生各種有形或者無形的壓力,讓一些教師的心理滋長消極的情緒。如果教師的心理不健康,那么他的教育行為也必然是不合適的,這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學校必須要對于教師的心理健康高度重視,教師也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讓自己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參與教學。
3. 加強學校、家庭的緊密配合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梢哉f,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礙都與其父母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取得家長的合作,幫助家長發(fā)揮他的教育功能,對于改善和預防孩子的心理障礙,幫助孩子成長極為重要。
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素質如何,關系民族大計,關系國家前途。我們要高度重視,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tǒng)的工程,全社會應堅持不懈、以防為主,認真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把不良的心理現(xiàn)象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幫助學生提高素質、健全人格,使他們茁壯成長,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第五中學 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