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大學生手機依賴社會心理分析及防治對策

        2017-05-30 10:48:04付培周芳檢
        高教學刊 2017年8期
        關鍵詞:社會心理手機依賴防治對策

        付培 周芳檢

        摘 要:通過對大學生使用手機時間、開支、用途、場合和原因的調查,分析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早中晚時間段主要表現和輕度、中度和重度的典型特征,以及手機依賴帶來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危害。在探尋其內外因基礎上,從大學生自身、學校、家庭和社會四方協作的視角提出了相關防治對策建議。

        關鍵詞:手機依賴;社會心理;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8-0038-04

        Abstract: Base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mobile phone using time, expenditure, usage, occasion and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manifestations during morning, afternoon and eve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dependence, and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harm brought by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four party coop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y, family and society.

        Keyword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social psychology;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21世紀是科技發(fā)展迅猛的年代,無處不在的移動網絡,給普通大眾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處“象牙塔”的大學生,作為時代潮流的追趕者,更是盡情享受著科技在溝通聯絡、娛樂資訊、購物消費等領域給大家?guī)淼摹案@?。然而,大學生們在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手機的“溫柔陷阱”:上午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玩手機,中午食堂就餐時右手抓筷子左手玩手機,晚上在宿舍臨睡前不玩手機睡不著覺……在“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大學校園空間內,上空間、刷微博、玩手游,大學生一天24小時之中在手機上投入時間的比重越來越大,手機依賴催生的“低頭族”正越來越成為校園“另類風景”。

        一、大學生手機依賴情況調查

        (一)樣本選取

        在校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支持下,課題組以湖南**學院為樣本,在全校院系內發(fā)放問卷調查200份,(參見圖1,2)收回有效問卷190份,結合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方法,歸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表現與影響,分析手機成癮的社會與心理成因,探索防治的有效途徑與應對策略。

        (二)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調查

        1. 使用時間。調查結果顯示,35.7%的同學每天玩手機的時間長達5小時以上,45.6%的同學玩手機的時間控制在3~5小時內,僅僅只有18.7%的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每天使用手機時間超過5小時,手機依賴嚴重性不言而喻。

        2. 每月開支。據調查統計,有15.8%的被調查者手機月花費在30元以下;29.5%月花費在30~50元之間;44.2%月花費在50~100元之間;其余10.5%月花費在100元以上。從上數字可以看出學生們的手機月花費基本理性,但超過100元的月消費人群偏離了大學生的一般消費水準,存在手機依賴的傾向。

        3. 使用用途。在調查中發(fā)現,有17.6%的人主要是使用手機查找資料、了解信息,有26.2%的人主要是使用手機來和家人朋友保持聯系,而有56.2%的人主要是使用于消遣娛樂、打發(fā)時間。手機為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人一生中的黃金時光在無形中流走。

        4. 使用場合。當問及學生喜歡在什么場合下使用手機時,59.1%的同學傾向于在寢室時玩手機,19.9%的學生一般是在公共課的課堂上使用手機,有21.0%的同學喜歡在食堂進餐時看手機。所以說大學生還是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認識到學習對于自身的重要性,但也有少部分同學不能抵制手機的誘惑。

        5. 使用原因。針對課堂上使用手機的學生,在我們進一步的調查中發(fā)現,有29.3%的人認為是老師講課過于枯燥,才會上課玩手機;22.1%覺得上課學不到有用的知識;認為手機誘惑大的同學有22.9%;25.7%認為學習太累,想放松自己。可以看出學生使用手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學生自身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不夠端正。

        (三)大學生手機依賴調查結果分析

        1. 大學生手機依賴的主要表現

        經觀察調查得知,大學生對手機依賴在早晨、上下午、中午和晚上不同的時間段呈現出相對固定的表現形式。早上,67.7%的學生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摸手機是否在身邊,拿到手機后才開始準備去上課,若是出門不小心忘帶手機便會感到“惴惴不安”,精神不能集中。上下午,21.9%學生在課堂上不能認真聽課,總會不自主地擺弄自己的手機,頻繁瀏覽微博微信等,和周圍同學交流也是通過手機聊天軟件,若是放下手機就會煩躁;中午,35.4%學生在食堂就餐時習慣性的一手拿筷子一手拿手機,邊吃邊刷屏,飯后走在路上也在低頭玩手機;晚上,57.6%學生坐在桌子前玩電腦或手機,臨睡前刷微博、玩游戲是必修課,不玩到凌晨怎么也睡不著覺。而調查數據也顯示,51.1%學生會犧牲睡眠時間來玩手機。

        2. 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典型特征

        大學生手機依賴問題在不同發(fā)展階段有著不同的特征,即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典型特征。

        一是輕度階段特征。36.7%學生都是從上大學才開始使用手機的,他們步入這個與自己之前接觸的社會文化完全不同的、陌生的大學時,就需要一種與外界能夠進行溝通的手段,而手機就是一種很好的媒介,于是學生們借助手機開始交友,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更多的了解周圍以及社會方方面面的事物。同時,在遠離父母親人的情況下,學生們在剛開始一段時間內會不適應,就渴求與親人聯系,向他們袒露自己的心聲。再者父母也需要利用手機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于是手機很自然地成為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中介。在這一階段中,大學生們只是把手機作為通訊與收集外界信息的工具,對外界事物的興趣會遠遠大于手機,不會產生特別多的依賴。

        二是中度階段特征。在經過大學一段時間的適應后,大學生們對手機的依賴便逐漸加強了,他們不再滿足于只把手機當作通訊交流的手段,于是經常上課拿手機瀏覽網頁或做其他的事,手機漸漸地成為上課必不可少的東西。假如上課時發(fā)現將手機落在寢室或其他地方, 那么44.1%的學生就會感到不自在,內心總是想著手機,無法專心聽課;假如手機的信號消失或是信號有所減弱時,36.8%學生就會感到煩躁,并且他們習慣于把手機放在隨時都能拿到的地方,即使睡覺時也放在身邊。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摸手機,睡覺前最后一件事——放下手機。他們會習慣性地將手機掏出來看一看,在一些禁止喧嘩的場合,例如圖書館等地,需要將手機調成靜音時,會下意識地的查看手機是否有信息。當出現手機在響或振動的錯覺時,就會時不時拿起手機來查看,而事實上并沒有或者是別人的手機在響。

        三是重度階段特征。隨著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逐漸加長,社交網絡越來越大,外界的誘惑越來越重,最后也就導致沉浸于手機中無法自拔。19.2%學生或者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者沉迷于虛假的網絡交友圈之中,并且在與人進行交流時,明明可以相互之間面對面的交談,卻仍然喜歡通過用手機發(fā)信息或者打電話的方式來溝通。如果手機鈴聲長時間不響或電量明顯不足時,他們的脾氣就會特別暴躁,甚至會做出沖動的行為。種種因手機而產生的不良影響,使得這些學生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轉移不到學習上來,學習效率也明顯的下降,最終導致學習成績顯著下滑。

        二、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危害分析

        輕重程度不同的手機依賴癥會對大學生產生或多或少的危害,這種危害突出的表現為身體危害、心理危害和社會危害。

        (一)身體危害分析

        首先表現為關節(jié)不適癥。由于大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不論是在公交車還是在課堂,大學生都會低頭滑動手機,致使許多大學生頸椎感覺到壓迫、頸椎酸痛、眼睛疲勞干澀、視力下降等。其次長期使用手機,滑動手機屏幕,使手指經常反復重復一個動作,可能會患上慢性疾病,導致手指關節(jié)處患上炎癥。再次會危害身體正常機能。大學生不加控制地使用手機會造成睡眠不足,白天精神萎靡不振,人體生物鐘長期被打亂,無規(guī)律,影響人體新陳代謝,情緒不穩(wěn),免疫力下降等身體危害,進而導致意識混沌,整日精神迷惘。[1]12-13有關研究發(fā)現,如果我們每天在手機輻射下暴露10小時以上,就可能會引起神經系統、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多種細胞因子的表達出現異常。

        (二)心理危害分析

        手機依賴不僅給大學生身體帶來危害,而且給他們的心理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一是造成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我們的普遍存在的心理行為,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說,攀比行為是個體在感覺到群體的壓力下,為了增強安全感,去尋找解除自身與群體之間的沖突的一種手段。不少大學生因為看到別人使用高檔智能手機所帶來的生活的便捷和娛樂方式以及豐富的資源,希望自己也能夠擁有,甚至很多家里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大學生也選擇跟風,因科技發(fā)展而創(chuàng)造出的智能手機很快就變成了一種身份和身價的象征。一些大學生在QQ、微信朋友圈中特別喜歡展示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比如說自拍照、好吃的、好玩的、新買的衣服等等,這些信息的傳遞在潛移默化中,又無形的助長了攀比心理。[2]139-140二是帶來心理焦躁。長時間的過分依賴手機會使人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會讓人處于一種應激狀態(tài)。由于外界的一切變化,手機隨時都能接收到,這樣會過分的讓人難以安定,即便是在休憩時刻,也會讓手機常伴身邊,這樣就會覺得每一個想與你聯絡的人都會知道你的行蹤以及日常生活狀態(tài),其實這么做反而會讓你得不到真正的休息。面對諸如“如果你出門沒帶上手機,你會感覺如何“這樣的問題,55.4%大學生都會坐立不安,內心空虛,有些學生會覺得很無聊,更有甚者,當手機忘記帶了或者手機突然沒信號了會感到煩躁甚至憤怒,22.7%學生上衛(wèi)生間都不忘拿手機。這些心理現象顯示了智能手機的使用加重了大學生日益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況。三是造成注意力障礙。如果長時間不離開手機等提供網絡信息的工具,就會使人陷入一種持續(xù)的“多任務”狀態(tài),甚至可能導致“注意力障礙”的心理問題。經常處在多任務狀態(tài)的人在處理工作時容易出現注意力顯著下降,思維容易被打斷,思維出現碎片化的現象,我們大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會被大大削弱,這讓大學生的思維變得更難進入思考問題以及學習的狀態(tài)等等的復雜局面。久而久之,就會嚴重導致工作和學習效率低下,導致大學生整日情緒不定,這對心理健康危害極大,也對其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三)社會危害分析

        首先影響社交。長期使用手機會對大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社交造成發(fā)展障礙,許多大學生整日低頭埋在手機屏幕里,玩游戲、QQ、微信聊天、看網絡小說,享受著手機網絡虛擬世界所帶來的快感。雖然這些手機上的“娛樂”一定程度上確實是降低了人們正面交流時所產生的緊張與焦慮感,但更多的是在手機依賴癥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大學生的正常的社交溝通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以至于在上千人的手機通訊錄里找不到一個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夠和自己談心說事的人,明明可以面對面的進行交流,但卻偏要通過手機發(fā)QQ、微信消息或者發(fā)短信進行溝通交流。常之以往,便會導致對人與人面對面交往的焦慮與恐懼,社會交往能力下降。其次對于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造成了極大的隱患,對于大學生畢業(yè)后步入社會后所需的正常社交造成危害,間接的導致參加工作的各種不如意,不順心。再次影響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大學時代正是青春得到發(fā)展的黃金時段,大學生大量的時間耗在玩手機上,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青春,浪費了自己能夠得到培育生活能力的黃金時間,使得大學中所應學到的知識以及今后步入社會所需的社會經驗沒有得到足夠的培養(yǎng),這也使得國家在教育事業(yè)上的投入產出效率低下,阻礙了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

        三、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原因分析

        關于因大學生手機依賴而產生的危害,既有來自身身內在的原因,又有來自外在的原因。內因主要包括大學生從眾心理的驅使、知識信息的渴求、不良情緒的排遣和人格特質的差異,而外因主要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方面。

        (一)內因

        一是從眾心理的驅使。由于很多大學生獨立性較差、自制力相對較弱,所以在學校里與同學們朝夕相處后,會對群體有較強的依賴性和歸屬感。再加上更多大學生心理的需求,追求時尚,功能齊全、外形美觀、款式新穎的手機滿足了大學生的虛榮心, “別人有,我也要有”“別人玩,我也要玩”的心理,導致了更嚴重的手機依賴。[3]217

        二是知識信息的渴求。一方面,由于大學生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自我控制力低,價值觀尚未成熟,遠離家庭在校獨立生活,處在這樣一個心理依賴期的大學生,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力低,易受到手機的誘惑與吸引。對相機、瀏覽器等手機工具以及用戶需求的了解和管理,為日常學習生活提供幫助,滿足了大學生的日常、娛樂、社交、信息的需求,逐漸形成了“放不下,離不開”的局面。另一方面,正處于重要學習階段的大學生,對各種各樣的知識和信息充滿了渴求,手機滿載信息、功能強大,無不吸引著大學生對它的使用。[4]230

        三是不良情緒的排遣。情緒不穩(wěn)定的大學生對手機沒有電話或短信、斷網、沒電等現象表現出種種不適癥狀:煩躁、焦慮,甚至會出現幻聽。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產生厭學的情緒或無聊感后,需要通過玩手機來發(fā)泄自己對課堂約束的不滿。因此,心煩意亂、產生幻覺、焦慮急躁、悄悄查看、拇指酸痛與情緒穩(wěn)定性都呈正相關[5]33-34。

        四是人格特質的差異。根據艾森克人格理論,膽汁質類型的人,熱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氣急躁,心境變化劇烈,自制力差,難以控制;而粘液-抑郁質類型的人,感情不易外露,平時沉默寡言,情緒穩(wěn)定,自制力強。[6]98-99因此,膽汁質的大學生更渴望與外界的交流,與身邊的人交流,使用手機更多,而粘液-抑郁質的大學生不愛社交,對手機的依賴較低,不太使用手機。

        (二)外因

        一是社會因素。隨著手機科技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際交往的頻繁和復雜,對社交網絡的過度需求容易導致手機依賴。大學生為了獲得一個好的職位、提升社會地位,就必須要快速有效地獲得這些重要的數據和信息,然而報紙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當下,媒體時代逐漸取代了報紙時代,手機成為了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為大學生構建社會網絡、尋找社會資源提供了新路徑。加之手機依賴的現象太普遍,以至于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了這一現象蔓延。

        二是學校因素。首先,學校引導教育不到位。學校宣傳欄缺少對手機依賴這一問題的宣傳,重視度不夠,再加上班級宣傳極少,任其惡劣情況發(fā)展,沒有及時的引導學生合理正確的使用手機,以至于學生經不住外界的誘惑,看什么買什么,越買越上癮。[7]43-44其次,校園文化建設不健全。建立良好的校園手機使用文化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學習氛圍,搭建與學生互動交流的平臺,促進學生、學校和家庭的三方溝通。最后,課堂管理存在缺陷。課堂上常常出現學生在玩游戲、聽音樂、發(fā)短信的情況,學校并沒有引起重視,更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課堂老師只管上好課堂內容,而沒有更多的關注與學生的互動。

        三是家庭因素。大學生會產生手機依賴的現象,家庭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集中體現在教育模式不正確,教育方式不恰當,孩子的人格特征和人際關系等方面會存在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方面,家庭是人的第一個受教育的場所,而作為一家之主的家長理所當然就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大多數農村家庭的家長常年在外,忽視了孩子從小的教育,給予的教育和關懷太少,沒有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8]96-97而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家庭,特別是“官二代”“星二代”家庭,給孩子太多的愛,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遭受挫折。他們都不會注意到孩子的手機依賴問題。

        四、大學生手機依賴癥防治對策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有效防治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破解其所帶來的危害,離不開大學生自身、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

        (一)學生自身正確的調節(jié)與努力

        首先,樹立正確的手機使用觀念。作為已成年的大學生要克服從眾心理,改正不良心態(tài),例如:“別人有,我也要有”“別人玩,我也要玩”的心態(tài)。其次,增強自制能力。依據自我對手機依賴的程度制定相關的改善方法。對手機的使用時間長度、手機功能的使用限度、手機使用地點的講究等都有一個具體的規(guī)劃并且自覺地去實施,比如上課期間不玩手機、不熬夜玩手機等都要通過自制去改善。[9]32-33再次,以多種方式完成社交需求。社交需求的完成不僅限于手機作為媒介,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節(jié)假日以及課余時間,例如兼職、同學聚會、外出旅游等都可以作為完成社交需求的方式。最后,多樣化調節(jié)情緒,并接受紙質媒體。學會多樣化調節(jié)情緒,比如跑步、與人交談、參與課外活動、轉移注意力等都可以調節(jié)情緒,不要把所有的情緒投放通過手機放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這樣不僅不利于情緒調節(jié)而且可能導致情緒的積壓。

        (二)家庭成員良好的交流與配合

        一是家庭成員達成手機使用共識。比如在吃飯時不使用手機,若一家庭成員違反了則可進行相關懲罰,懲罰內容可在實施之前就得到家庭成員的同意。在這一過程中父母和孩子同樣的都是共識下的共同體,并無特權。二是家庭積極配合學校。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要及時的進行思想教育和耐心引導,幫助其改正,尤其需要對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關注,與孩子多溝通交流??梢栽O置每周的某天或每月的某天為交流日,并且可以倡導孩子與父母之間進行書信等的交流。三是多組織家庭活動。家里多組織各式各樣的家庭活動,比如爬山、游泳、大掃除等,使學生的精力得到分散,這不僅有利于減輕手機依賴,對家人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學校教育積極的互動與引導

        第一,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讓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多姿多彩。一是組織各種類型的校園文體活動,如義教、運動會,演講比賽等,調動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其參與其中并能從中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并且讓學生從參與者的身份過渡到組織者的身份,鍛煉其組織領導的能力。二是組織各樣的科技實踐活動。比如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節(jié),使學生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理論聯系實際,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對學習的興趣。三是開展相關的“手機依賴”方面的報告、講座,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手機使用觀。四是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通過成熟的心理輔導體系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通過開設心理咨詢室對有手機依賴傾向的同學進行心理調試,幫助他們戒掉對手機的過度依賴。

        第二,提高任課老師教學的水平與藝術,增強課堂的吸引力。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一個雙邊活動,僅僅是一方的投入并不能很好的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在課堂適當的增加一些互動,并且就上課的內容與形式與學生達成共識,這樣學生因為自己參與了課堂設計,學生的投入與專注度都會提高,這對減少在課堂上手機的使用是很有幫助的。[10]94-95除此之外,特別是一些公共選修課的老師應該對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狀況有嚴格的紀律要求,提高課堂質量。

        第三,嚴格控制學生的上網時間,減少學生產生手機依賴的機會。在客觀條件的允許下,高校可以在教學樓和圖書館等安裝信號屏蔽裝置,干擾手機信號,不給學生上課使用手機創(chuàng)造條件。在宿舍可以設定斷網時間,使學生的手機使用時間得到減少。

        (四)社會力量高度的關注與支持

        一方面要增加社會對于“手機依賴”這一問題的關注度,社會上對于手機依賴有正確的定位,并且有確切的判定,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高技術性的手段,限制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例如將手機進行實名制,規(guī)定每天的上網時間上網流量,超過就斷網。當然也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做法。比如在某些國家,為了讓顧客回到用餐本身上來,就餐前交上手機。有些國家政府專辦戒除網癮的學校,并進行網癮預防教育。有的則直接倡導手機回歸,發(fā)揮手機的基本功能就行,閑暇時間就親身去感受自然。[11]52

        參考文獻

        [1]王 珂.大學生人格特質、應對方式與智能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馮桂梅,王曉英.90后大學生手機依賴癥心理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25:139-141.

        [3]徐成芳,顧林.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對策[J].學理論,2011,32:217-218.

        [4]高顥源.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及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研究[J].青春歲月,2013,15:230.

        [5]秦曙.大學生手機短信使用與個性特征的相關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9,02:31-34.

        [6]陳少華.新編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7]程相鋒.精神文化需求視域下大學生不當使用手機的引導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5.

        [8]龍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5,10.

        [9]肖祥.大學生人格特質、手機使用動機與手機依賴的關系[D].湖南師范大學,2014.

        [10]逢方圓,宗宇.新環(huán)境下手機依賴對大學生的危害分析及應對策略[J].統計與管理,2014,07.

        [11]喬琴.防手機依賴,國外有高招[J].先鋒隊,2014,15.

        猜你喜歡
        社會心理手機依賴防治對策
        網絡流行語“寶寶”的自稱功能探析
        探討北方大豆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治對策
        手機依賴影響下的高職學院學風建設新途徑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41:46
        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調查與分析
        時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7:52:22
        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
        淺析露天煤礦開采環(huán)境問題及防治對策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45:56
        從社會認同淺談蕭峰之死
        骨質疏松癥的危害及防治對策分析
        淺析大學生仇富現象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亚洲国产|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久久88综合| 日本人妻av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性一交一乱一伦a片| 国产精品原创av片国产日韩|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这里只有精品| 在线免费观看黄色国产强暴av| 蜜臀色欲av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大地资源网最新在线播放| 无码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在线|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视频| 青青草在线免费观看在线| 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四虎影视国产884a精品亚洲| 女主播啪啪大秀免费观看|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偷窃|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制服丝袜人妻中出第一页|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蜜桃 |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看黄在线观看| 亚洲av不卡无码国产|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天天摸夜夜摸夜夜狠狠摸|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 亚洲长腿丝袜中文字幕| 久久性爱视频| 国产96在线 | 亚洲|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av素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