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建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知識的啟蒙教育,也是英語教育的奠基工程。在此階段學生們所獲得的英語知識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將會影響他們的終身。如何使小學英語教師這支隊伍成為合格的教師,把小學英語教好,是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中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小學英文 素質研究 教師專業(yè)
一、專業(yè)素質要求
為了實現(xiàn)《課標》提出的小學英語教學理念,我們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yè)能力,它包括語言技能和教學技能。前者指通過學習所掌握的語音能力和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后者指通過學習與實踐所掌握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技巧。
(一)標準純正的語音語調
學習外語起始年齡早,其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語音方面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礎。兒童語言模仿能強,有較好的語音能力,但準確的語音、語調只能通過模仿準確的發(fā)音而獲得。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語音純正、口語準確,熟練掌握基本語調調式,把握語流的節(jié)奏特點,尤其注意易受地方音影響的音素和發(fā)音習慣。因為孩子一旦模仿了教師錯誤的、不準確的語音語調,將來糾正起來要比從頭學難得多。其次,不合格的語音語調也會影響學生的聽力和口語的學習與練習。為了不給中學,以及今后的英語學習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語音技能尤為重要,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下大功夫通過語音關。
(二)突出的口語能力
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大量說英語,刺激學生的聽覺神經(jīng),誘導他們的新異感,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技能訓練要側重訓練輸入性技能,就是聽和讀。做到輸入量大,輸出的基礎就雄厚。尤其是“說”,聽清楚了(不一定懂),就躍躍欲試,開口模仿,模仿性說的反作用又能使聽力迅速提高。聽說練習可增強音感和語感,通過重復訓練,獲得語感,并且能大大降低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因此教師準確、流利的口語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欲望的基本條件。
(三)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
增強小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是《課標》倡導的重要教學理念。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觸英語國家文化,對語言教學有直接關系和影響,有利于更好地學習、理解和運用英語,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文化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的物質與精神財富,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結合語言教學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文明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文學藝術、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慣和生活方式等,提高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得體程度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二、提高小學教師自身素質
素質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是一個整體結構。西北師大陳冠英教授認為“人的素質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二是個性和品格,兩者互相作用,相輔相成”。專業(yè)知識指教師要具有系統(tǒng)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譯的素養(yǎng)。教師是教學的關鍵,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小學英語的教學效果。作為承擔啟蒙教育的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扎實的語言運用和教授能力。小學英語教師相對于其他英語教學者而言,需要具備更全面的教學技巧,從而適應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提高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師的個性和品格大致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
一,是教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質,如個人魅力、衣著整潔、善良親切、機智、開放、熱情、幽默等;
二,是與教學工作相關的特征與品質,如體諒學生,對學生具有較高的期望、教學能力強、英語知識豐富、教學的適應性強、愛崗敬業(yè),以及良好的師德和心理素質。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心理品質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它不僅表現(xiàn)為一種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成敗,而且作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熱愛英語教學,對教學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愛自己的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還要求教師性格比較外向,活潑熱情,風趣幽默。這樣才能適合教學需要,深受學生喜愛。具體體現(xiàn)在:首先,基本語言素質的提高: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具有系統(tǒng)而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有較高的聽、說、讀、寫、譯和綜合運用能力;能夠熟練地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講,口語自然流利,語音語調正確尤為重要。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知識的程度,可以用漢語翻譯所說所講的知識點,注重用英語和學生交流或對學生進行聽說的基本訓練。
三、結束語
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通過探究小學英語教師的特性和專業(yè)素質現(xiàn)狀,可以更加清楚高師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方向,更加明確師范生培養(yǎng)的重心,在正確的教學理念引導下,注重師范生英語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逐步引入教師學習和發(fā)展機制,加強師范院校課程建設、提高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和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2015(22)
[2]周志堅,吳朱燕,鄒黎,黃麗娜.《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所具備的素質及培養(yǎng)》2016(22):178-179.
[3]溫滿玉.《如何當好一名小學英語教師》2015(2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