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丹
【摘要】目的 觀察血脂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卒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中醫(yī)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予血脂康膠囊進行治療,療程為8周。結果 經治療后,觀察組在NIHSS評分、全血黏度(高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及纖維蛋白原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脂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卒中效果滿意,故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腦卒中;血脂康;阿司匹林;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6.0.02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真中風”等,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1],中醫(yī)學認為腦卒中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平素飲食不節(jié),或勞累過度,或內傷積損,或情志過極,或氣虛邪中等,導致痰濁、瘀血等阻滯于腦府脈絡而發(fā)病。腦卒中可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兩種,近年來筆者采用血脂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中醫(yī)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觀察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48~74歲,平均年齡(59.1±4.6)歲,發(fā)病時間2~7 h,平均發(fā)病時間(3.1±0.9)h;對照組男29例,女18例,年齡47歲~75歲,平均年齡(59.0±4.8)歲,發(fā)病時間1.5~6 h,平均發(fā)病時間(3.3±0.6)h。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發(fā)病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45~75周歲,性別不限。②符合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③符合中醫(yī)“痰瘀阻絡”的證候診斷標準[2]。④排除出血性腦卒中,排除其它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⑤由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缺血性腦卒中常規(guī)治療,包括控制血壓及血糖,保護腦細胞、降低顱內壓,營養(yǎng)腦神經、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質紊亂、抗感染等,同時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1次/d口服。連續(xù)治療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再予血脂康膠囊0.6 g,2次/d口服。連續(xù)治療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①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進行評價,觀察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②觀察兩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黏度(高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及纖維蛋白原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見表1)
3 討 論
近年來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其可導致殘疾和死亡,因此需要積極的治療,西醫(yī)治療本病以對癥為主,而中醫(yī)則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各有一定的優(yōu)勢,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中醫(yī)學認為腦卒中的發(fā)病與腦、心、肝、脾等臟腑有關,痰濁、瘀血是本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病理產物,其又可加重病情,故又是致病因素,故在治療上應注意化痰活血祛瘀。筆者在西醫(yī)對癥治療基礎上,采用阿司匹林以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凝集;而血脂康膠囊則是一種中成藥制劑,其主要成為是由特制紅曲而提煉的天然藥物,具有祛痰除濕、活血化瘀、健脾的功效[3],可有效祛除腦卒中患者體內的痰濁瘀血等實邪;而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血脂康膠囊中含有多種成分,如復合他汀、不飽和脂肪酸及氨基酸,具有較好的調節(jié)血脂、逆轉動脈硬化、抑制炎癥因子、保護腦細胞等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血脂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效果滿意,故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彩云.銀杏酮酯分散片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6,20(3):574-575.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01.
[3] 張 晉.血脂康對腦梗死患者血脂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調控作用[J].新中醫(yī),2015,47(5):46-47.
[4] 王曉君,王 健.血脂康膠囊與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老年腔隙性腦梗死伴高脂血癥高血壓前期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6):67-70.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