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純瑤
通過對新課程改革的學習和參與課改師資培訓,我更清楚地理解了在新課改后如何使用教材來促使高中英語教學有效、順暢的進行,深層次地認識到高中英語教學的科學性、重要性和持續(xù)發(fā)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教學經驗,時刻貫徹實施新課改的要求,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方法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遇到與新課改相沖突的問題,并及時提出合理的應對方案,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措施,不斷地完善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xiàn)一切服務于學生的教學思想。在新課改后如何做好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切實轉變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提出了新任務、新目標和新要求。如何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緊跟時代步伐,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思想,更新觀念。首先,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育人為首要任務,通過教學、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促進學生發(fā)展,滿足學生需求,使之適應時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其次,高中英語教學的焦點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學習能力,教師不是教學生語言,而是教學生如何去學習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講授引導,學生閱讀,多種感官接觸知識,彼此交流、合作、討論、探究,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學過程中還應提倡和采用“以學論教”,即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xiàn)的情緒、注意、參與、交往、思維、生成六個狀態(tài)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二、深化教材分析理解
新標準下的英語教科書寓素質教育于教學之中,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道德、智力、審美、技能和心理素質。新教材按“題材—功能—結構-任務”編寫,編排合理,題材多樣,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基于高中學生興趣特點提出了許多討論性問題,涉及豐富的周邊學科知識,在增強學生文化底蘊的同時,培養(yǎng)起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三、明確教學目標任務
高中英語學習階段是著重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培養(yǎng)學習策略的關鍵期。因此,高一教學應完成讓學生成為成熟的基礎英語學習者。教學中不僅要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接觸量,而且更應重視學生掌握學習質量的提高。通過教學活動,不斷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注意正確的引導,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教師要多觀察學生,多與學生交流,真誠對待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通過多種有意義的任務訓練,對語法內容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不斷復現(xiàn)新增和已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高一教學中最重要的任務是對學生英語的學法指導,培養(yǎng)起學生學英語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自主性,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成就感,有解決問題的舒暢心情,從教師的樂教真正意義上轉到學生的樂學,再到會學。高二年級應使學生成為形神兼?zhèn)涞膶W習者,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需求,進行真實、扎實的高二教學。這一學年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是集中融合基礎綜合能力的檢查,是溫故、備能和反思的重要一年,故在教學實踐中要著重對學生的閱讀技能和語法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整體學習策略的提升,使之成為高效的、自主的學習者。這一時期的教學應注意技能訓練的梯度,由簡入難,從少到多,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片面到全面,做到對學生信息的大量輸入,擴大學生英語知識的寬度、深度和厚度,培養(yǎng)學生在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大力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四、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發(fā)展為原則,興趣為前提,培養(yǎng)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核心。教師給學生呈現(xiàn)的內容應是積極向上的, 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學習目標和獲得學習策略,并能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內容的選取上要做好兩個準備:(一)對整個教材、每單元、每節(jié)課的關鍵點、重點、難點進行分析、處理,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內容的趣味點;(二)對學生進行定量、定性分析,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量和質,以及能力狀況。教學內容不能只用同一標準的尺度去衡量,可根據(jù)地方、學校、班級、學生等具體學情而定,應具有多樣性、時效性、靈活性、趣味性、文化性、思考性和啟發(fā)性。教學中應對整體內容重新整合,抓住重點,避免面面俱到,可以適當?shù)暮雎砸恍╇y點,進行分步學習,刪減部分沒有必要的內容,補充一點與實際生活相貼的、跨文化的事例,課本知識拓展運用的實例,注意視、聽材料與思考、書面寫作內容的交叉互補
五、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
我們需要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將學生的喜好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方法,在實踐和反饋中時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教師應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優(yōu)化組合和綜合運用,要以啟發(fā)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師整體的引導,針對性的指導,個別的輔導,做到因材施教和差異發(fā)展。教學方式應從單一轉向多樣,從抽象到具體,從普遍到特色。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對學生的傳授式教學,推崇師生的合作學習,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做到以下幾個結合:課堂教學與語言課外實踐運用相結合;語言的直觀性與多媒體運用的形象性相結合;語言知識的零散性與語言規(guī)律、知識體系的構建相結合;語言知識的直接獲取與發(fā)現(xiàn)、探究相結合;語言拓展與復現(xiàn)相結合;重、難點梳理與整體理解相結合;一般學習與強化訓練相結合;集體活動與個體任務相結合。
六、加強自身素質修養(yǎng)
當今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社會。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寬闊、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和廣泛的文化教養(yǎng),具有多種能力和發(fā)展?jié)撃?,以及和諧發(fā)展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復合型人才,這就決定了每個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且“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因此,教師的教學、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實施教學時不能走傳統(tǒng)英語教學路,不能讓學生僅對英語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的學習,單純地從事理解、記憶和復現(xiàn)書本,而尤為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培養(yǎng)起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應用英語來學習其它國家的文化,了解彼此差異,用英語學習語文、數(shù)學、科學等學科知識。這一切都需要教師對自己要有高標準的要求,要具備較高的知識復合、能力復合、思維復合。因此,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除了加強政治和師德的修養(yǎng),還要加強業(yè)務素質的提高。要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樹立“學無止境,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思想,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接觸學習廣博的文化科技知識,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升知識運用能力,掌握先進的科學教育理論,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做有豐富教學、教育經驗的復合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