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學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些教師為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課下來只推導了一個公式或證明了一個法則,連基本的練習都沒有幾個;還有些教師前半堂課采用新課標理念,進行師生,生生之間互動教學,學生學得像模像樣,可是到了后半堂課,采用的出示練習還是機械練習,使得教學質量始終不能提高;而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雖不是轟轟烈烈,但練習設計精彩,學生取得了非常優(yōu)秀的成績?,F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學的主要特征,就是將教學過程變?yōu)橐l(fā)學生練的過程,每堂數學課教學任務都是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來實現,所以數學課堂有效練習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實施素質教育中一個值得認真深入研究的課題。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練習設計呢?
關鍵詞:數學教育 課堂教學
首先:課堂練習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有劃地安排各種練習,而設計好課堂練習題,是提高練習效果的關鍵,教師對如何以設計新型的數學作業(yè),利用數學作業(yè)來發(fā)展學生卻關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師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單一、陳舊、缺乏應用意識的計算題和應用題,學生仍停留在以“練”為主的機械操作式的作業(yè)模式中。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導下,設計形式多樣,內容現實有趣、又富有探索與思考的作業(yè),從而提高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呢?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的。
一、要有利于建立系統(tǒng)化的認識結構設計課堂練習
建立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是課堂練習的主要目的。因此,要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來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形成知識網絡,建立系統(tǒng)化知識結構。例如上一堂簡單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的練習課時,為幫助學生搞清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入相互聯系,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解題思路,提高辨別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分三步設計練習。
首先筆者編擬了找單位“1”單項練習。找單位“1”是解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練習時,使學生明確要根據題意,從分數、百分數意義入手,在分析數量關系中確定單位“1”的基本思路。其次是設計課堂練習題幫助學生掌握解答簡單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基本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二是運用解人數、百分數應用題的三種基本類型。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基本方法,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最后是加強簡單應用題之間的縱向和橫向比較。
(1)把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三種基本類型放在一起練習,可使學生明確這一組分數(或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是同一種數量關系,只是已知和未知的變化而引起應用題類型和解題方法的變化。
(2)把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三種基本類型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講行橫向比較,通過橫向比較學生不但理解算理,弄清知識間的聯系與區(qū)別,而且提高了分析、綜合、概括能力。
上述這些練習都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弄清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判定出表示單位“1”的量,溝通三類簡單應用題間的內在聯系,并從橫向和縱向角度將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使之形成知識網絡,建立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從而讓學生熟練掌握簡單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為解答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創(chuàng)造條件。
二、設計課堂練習要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根據小學生心理特征,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既要有多變的形式,又要有一定的層次和深度。練習形式的變換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興趣,既使是復習舊知的練習,仍能使學生得到新的感受,提高練習的效果。練習的內容可分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是公式直接應用練習;第二層次是綜合性應用練習;第三層次是創(chuàng)造性應用練習。絕大部分學生都可順利完成第一第二層次的練習,部分學生在教師啟發(fā)下,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第三層次的練習,從而使不同層次智力水平的學生,其智力都可能達到自我最佳的發(fā)展區(qū),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三、設計課堂練習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智能
有效的課堂練習,不僅鞏固知識,形式技能技巧,而且能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不同程度地學到獲得知識的方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練習時必須真正做到在教師的主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創(chuàng)造活躍學生思維的條件,使學生在進行練習時,能積極進行思維,主動地去探索、去思考問題,從而有效地掌握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在學生進行練習時,應注意誘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解題的方法和解題的規(guī)律,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索解題的途徑的能力。課堂練習的時間和形式要依教學內容而定,其宗旨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教師要積極圍繞課堂教學設計好相應的練習,以調整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們要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講究課堂練習設計的技巧,從多種角度提升學生的靈活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減少學生練習時的疲態(tài),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水平,數學技能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實現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數學教師不邂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張曉麗.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A].2012年4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2]劉艷蕊.《100以內數的組成》教學設計[A].第三屆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展論文集[C].2013.
[3]謝冬梅.關注學生思維實施英語有效教學[A].第五屆中國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思維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13.
[4]葉招鳳.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研究[A].2014年4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