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瀟月
摘 要:角色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中班的孩子已經(jīng)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發(fā)展,使得他們樂意與人交往,對于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所熟悉的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兒角色游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游戲情境,借助游戲讓幼兒體驗交往的樂趣,掌握使交往的技能,分享交往的快樂,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和發(fā)展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成功。
關鍵詞:角色游戲;中班交往;交往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91-1
角色游戲是指幼兒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應周圍生活的游戲。它是學前兒童游戲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種游戲類型。它對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學中,經(jīng)常會看見有不少幼兒不愿意、也不會和同伴友好相處:旁若無人地獨自玩耍;遠遠地看著小伙伴游戲就是不愿加入其中;碰到芝麻粒般的小事便哇哇大哭……這些現(xiàn)象說明,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教師應通過開展角色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下面筆者來談談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交往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根據(jù)中班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范圍和游戲的需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豐富的游戲情境,激發(fā)游戲欲望,從而激發(fā)幼兒交往興趣。
例如:一次晨間活動,從“娃娃家”傳來一陣爭吵聲,我連幫忙走過去。只見晨晨哭著雙手拽著茜茜的左手往地上按,茜茜用右手不停地拍打著晨晨的頭。在兩個孩子不遠處的地上卻躺著一個“娃娃”。原來,幼兒在玩“過家家”的游戲,家里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角色。剛開始幼兒與同伴之間商量好誰扮演什么角色,繼而是進入角色,可缺了一個奶奶。晨晨見茜茜獨自坐在座位上看,便邀請茜茜當奶奶。他們輪流抱“娃娃”,哄“娃娃”入睡。輪到奶奶(茜茜)時,她說什么不愿意做奶奶。晨晨小心地把“娃娃”抱給奶奶(茜茜),奶奶用力把“娃娃”甩到了地上。奶奶(茜茜)的做法讓晨晨覺得很心痛,便娃娃哭著并拽著茜茜。茜茜本來不愿意參加活動,晨晨逼她抱,她一生氣就有了上面的行為。此時,我走過去扮演病人的奶奶,從地上抱起“娃娃”說:“娃娃乖,不哭不哭???,你們把娃娃弄哭了??旄尥拚f聲對不起?!眱蓚€孩子邊點頭邊說:“對不起,娃娃。我們錯了?!笨粗麄兙趩实纳袂椋颐麄兊念^說:“剛才娃娃告訴老師,她很想讓茜茜和晨晨一起抱抱她,你們愿意嗎?”“愿意!”茜茜和晨晨一起抱起了娃娃。這樣游戲繼續(xù)下去了,不但提升并鞏固孩子的社會經(jīng)驗,還創(chuàng)設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機會與情境,激發(fā)了幼兒的交往興趣。
二、參與游戲活動,體驗交往樂趣
中班是幼兒角色游戲的高峰期,絕大多數(shù)幼兒對扮演的角色懷有濃厚的興趣,能主動地參與游戲活動。此時,教師組織角色游戲時要引導幼兒自己選擇角色,一人做老師,一人做阿姨,多人做幼兒,讓他們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做,一起玩耍,一起交談,感受集體游戲的趣味性。
在一次游戲中,一幼兒擔任娃娃家的“爸爸”,一大早他就去菜場買了很多菜,回來后洗干凈,分門別類放于冰箱中,回頭對“媽媽”說:“我去上班了,待會兒你把菜燒燒好,中午我回來吃飯?!闭f完,幼兒坐到了座位上。顯然,他對游戲失去了興趣。這時老師要及時幫助幼兒拓展思路,深化游戲主題,提高幼兒對做游戲的積極性。如引導他假裝拿起包去上班了。然后他來到“車間”說:“工人們,今天我們必須完成這些生產指標?!闭f完他一會兒到東車間看看產品質量,一會兒到西車間表揚工人們做工用心。過了一會兒,他回到家,“飯菜燒好了嗎?我肚子餓了,吃飯吧!”一系列的行為語言,“爸爸”扮演得非常形象逼真,基本能按自己所理解的角色職責去行動。幼兒不僅完全融入到角色中,并能友好與同伴交往、交流,體驗到了游戲中友好交往的樂趣。
三、指導游戲過程,掌握交往技能
中班幼兒,合作行為明顯上升。但幼兒在活動中更易產生矛盾沖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必須抓住時機,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相互協(xié)商,想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辦法,這樣幼兒在遇到不同的情況時就能靈活處理、圓滿解決。如在玩“娃娃家”時,客人們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媽媽做的美味?!芭椤保灰娒髅饔秒p手把桌上的菜全推到了地上,一邊推,一邊叫。我正想上前批評,見明明一臉委屈,我想應該事出有因,邊克制情緒,來到明明身邊,“明明,怎么啦?你有什么委屈說出來,看看我和小伙伴能不能幫到你?”“大家不許我坐在桌上吃飯,所以我生氣了?!薄翱梢园焉鷼獾脑蚋嬖V大家,我想大家都會幫你的。像你現(xiàn)在這樣扔東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東西撿起來。我相信大家都會原諒你的!”明明二話不說,去撿地上的東西了。小朋友也幫著一起撿。有時老師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參加活動,誘導幼兒冷靜地對待事件,找出解決辦法,在幫助幼兒克服對成人依賴性的同時,促使幼兒學會很好地與人交往。
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得對:“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庇螒蚴怯變和ㄍ鎸嵤澜绲臉蛄?。作為一名教師,應重視角色游戲中孩子們的最初體驗,用幼兒的眼光看世界,創(chuàng)設豐富的游戲情境。讓他們在游戲中體驗未來社會、人生的美好,并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走向生活,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管旅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王振宇.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幼穗.兒童社會性發(fā)展及其培養(yǎng).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李淑賢,姚偉.幼兒游戲理論與指導.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