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歐洲近代詞典史的創(chuàng)世紀

        2017-05-22 16:17:40楊慧玲
        辭書研究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拉丁語詞典世紀

        楊慧玲

        摘要:孔子聃的《近代初期的歐洲詞典: 詞典學及文化遺產(chǎn)的建構(gòu)》一書是國際學者最早關(guān)注16至17世紀以拉丁語、希臘語為主的歐洲古典語言詞典傳統(tǒng)對歐洲民族獨立后新興民族語言詞典的影響的著作。雖然地理上的西歐語言,包括拉丁語、希臘語、日耳曼語族及羅曼語族的諸多語言,但作者只以拉丁語和日耳曼語族語言為研究重點。該書涉及德國、荷蘭、英國等國及斯堪的納維亞語、拉丁語、拜占庭希臘語等語言在近代初期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及新的建構(gòu)。

        關(guān)鍵詞:歐洲近代詞典史詞典學文化遺產(chǎn)建構(gòu)

        孔子聃(John Considine)[1]的專著《近代初期的歐洲詞典: 詞典學及文化遺產(chǎn)的建構(gòu)》(以下簡稱《歐洲詞典》)追溯并勾勒了16世紀初期至17世紀中期的拉丁語、希臘語等古典語言詞典傳統(tǒng),以及歐洲民族獨立后日漸興起的日耳曼語族中的德語、英語、斯堪的納維亞語等歐洲地方語言(Vernacular)詞典傳統(tǒng)。歐洲詞典史的新世紀發(fā)生在歐洲的“近代初期”(Early Modern Europe)。多數(shù)學者認同的歐洲“近代初期”基本上指15世紀末中世紀結(jié)束后至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及英國工業(yè)革命前這一段時期。此間歐洲發(fā)生了諸如文藝復興、大航海地理大發(fā)現(xiàn)、古登堡印刷技術(shù)革命、宗教改革運動等一系列影響到歐洲文明進程的重大事件。在同一時期,歐洲各國語言不再是拉丁語的附庸,而是轉(zhuǎn)身成為各民族新興的通用語言。

        孔子聃的立意不在技術(shù)性地分析或再現(xiàn)歐洲近代早期的詞典史對中世紀詞典的繼承關(guān)系,而在側(cè)重分析近代早期詞典的編纂理念及強調(diào)詞典作為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作者從詞典的社會史和文化史的角度考察歐洲近代早期詞典,揭示它們?nèi)绾蝹鞒谢蜿P(guān)系,同時剖析詞典學與文化遺產(chǎn)的建構(gòu)。由于其間穿插了諸多文化遺產(chǎn)的建構(gòu)者——詞典編纂者的趣聞軼事,因而既展現(xiàn)了這些作者的突出個性及其在詞典編纂和出版方面的作為,又與學術(shù)性極高的內(nèi)容呼應。這樣一部立體、深入地研究近代初期的歐洲詞典史著作,出版后在國際學界引起了較大反響。

        鑒于國內(nèi)學界鮮有人知道這本新書,本文將重點介紹這部著作的主要內(nèi)容。

        該書第一章開篇就兩個不同時代的辭書作者Henri Estienne和Conor OBegley的共同之處做了分析——作為流亡者,他們深切地關(guān)注自己的母語及文化,且他們都認為編纂詞典是一項異常艱巨但又極為英雄的行為。孔子聃認為“這體現(xiàn)了一種雙重的聯(lián)系——即詞典被當作是英雄般的作品,并且它們的作者也被視為具有英雄人格的人物”。但事實卻往往與現(xiàn)實相違,當約翰遜編纂詞典時,他本可以享受思想馳騁、激揚文字的樂趣,卻被枯燥乏味的苦力活羈絆,年復一年地重復著挑選、編寫、校刊詞條的工作,這本是被像約翰遜此類天才型人物所鄙夷的卑微的苦力活。然而,當詞典完成大獲成功之際,被詞典的光環(huán)籠罩著的詞典編纂者,被知識分子們尊為杰出的英雄之輩。

        作者在第一章的最后介紹了該書九章的具體安排。第一章介紹詞典與文化遺產(chǎn)的聯(lián)系。第二章對自印刷術(shù)之后的詞典進行綜合介紹。第三章則對1530—1540年間Robert Estienne出版的詞典及其作者進行研究。第四章介紹了重新發(fā)掘歐洲各國的語言文化遺產(chǎn),以德國、荷蘭為例闡釋了16世紀到17世紀20年代期間的詞典史。第五章涉及的是英國從16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的詞典史。第六章討論的是英語和斯堪的納維亞語在17世紀中葉后的發(fā)展變化。第七章討論17世紀后的拉丁語和拜占庭希臘語。第八章評論了基于以往傳統(tǒng)但又與之不同的17世紀詞典觀念的三個特點。最后一章是全書總結(jié)。地理上的西歐語言,包括拉丁語、希臘語、日耳曼語族及羅曼語族的諸多語言,作者只以拉丁語和日耳曼語族語言為研究重點。此外,為了更好地理解16世紀至17世紀時人們的普遍詞典觀念(lexicographical thought),作者避免對詞典觀念進行任何價值性判斷。同時,研究中有時會超越詞典的范疇,納入一些簡短的詞表或者對后來詞典編纂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的文獻。

        縱覽全書構(gòu)架,根據(jù)各章內(nèi)容,可以將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二、三章涉及的都是歐洲古典語言傳統(tǒng),可歸為第一部分;四至六章涉及歐洲各國的語言,可歸為第二部分;七至八章可以歸為第三部分。下文對這三個部分分別進行評述。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詞典學傳統(tǒng)可以追溯至1508年Erasmus of Rotterdam(1466—1536)出版的古希臘古拉丁格言詞典Adagia,該詞典與威尼斯的Aldus Manutius的Officina一起出版。Adagia的詞條是單詞、格言及短語的混合體,之所以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的首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詞典史著作,在于作者從大量手稿文獻中匯集并整理了古典時期的百科全書,以詞條形式涵蓋了古典時期的文化遺產(chǎn)。自此,珍稀的手稿或孤本中所承載的幾近消失的古典語言傳統(tǒng)重新被吸納進入到歐洲近代初期的詞典中。Erasmus突破了以往詞典傳統(tǒng)狹隘的難詞傳統(tǒng),將其從單純的語言層面擴展到文化層面,而這樣的語文學詞典傳統(tǒng)自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存在。人文學詞典早在15世紀末就已出現(xiàn),其代表作當屬Giovanni Crastone的希臘語拉丁語詞典Lexicon graecolatinum(1476),洋洋灑灑的共有520頁(folio)之多,詞條總計約1.8萬余條,這部詞典在出版后的半個世紀中成為學者和學生必用的工具書。人文學詞典雖然同樣重在發(fā)掘古典詞典學傳統(tǒng),但其立意重在服務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并用這兩種語言寫作的讀者。16世紀最暢銷的拉丁語詞典是Ambrogio Calepino(1440—1510)的Cornucopi(1502),至1779年共印刷了211版,多數(shù)都是在原版基礎上的修訂或增補版,將其變成雙語或多語詞典。Calepino的拉丁語詞典最大的優(yōu)點是直接引用了古典作者的原文,這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詞典與中世紀詞典分道揚鑣最突出的特征。Guillaume Budé(1467—1540)的希臘語注解Commentarii linguae graecae(1529年初版,1548年修訂再版),其中收入的7000余條希臘詞不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序的,而是根據(jù)主題排序;雖然沒有以詞典命名,但內(nèi)容更契合詞典的本質(zhì)。Budé在詞典史上更深遠的影響在于——詞匯作為語文學而非人文修辭學的產(chǎn)物,精確的定義及廣泛的例證為詞典之本源。秉承Budé詞典傳統(tǒng)的是Robert Estienne(1503—1559)。1531年,Robert Estienne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拉丁語法語詞典Dictionarium, seu latinae linguae thesaurus之后,開始著手考慮如何編寫一部比Calepino更好的拉丁語詞典,他有意區(qū)分了學者型詞典和學習者詞典。1536年,第二版2卷本Dictionarium, seu latinae linguae thesaurus除了增補拉丁語詞條,最顯著的變化是增加了大量翔實的法語譯文。此后,Robert Estienne不斷增補再版,試圖收納更多的拉丁語演講、史著、詩歌等各種題材的例證。Dictionarium, seu latinae linguae thesaurus的詞典學特征從精神內(nèi)核上更接近Erasmus或Budé的詞典,詞典有精編的詞條及其恰當?shù)睦∮梅?,頁面設計優(yōu)雅,詞目全部用大字符印刷,小字印刷詞目詞的派生詞,所有的詞條完全按字母排序法排列。尤為讓人稱贊的是,Dictionarium, seu latinae linguae thesaurus收入了當代學者考證性文章或語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Robert Estienne的詞典因而既繼承了古典又傳承了當代文化,成為時代之代表作,而他的詞典學傳統(tǒng)又由他的兒子——16世紀下半葉歐洲著名的學者Henri Estienne(1531—1598)發(fā)揚光大。Henri Estienne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拉丁語、希臘語的教育,他不僅繼承了家族的印刷出版生意,父親對他的影響還體現(xiàn)在他對學術(shù)出版及辭書編纂的濃厚興趣方面。他的希臘語法語辭典Thesaurus graecae linguae(1572)是歐洲有史以來出版的最厚重的詞典,雙欄印刷4208頁,收入6.4萬余詞目,按照詞源和字母順序相結(jié)合的方式編排,例證中援引了大量的古希臘文的名篇名句。這樣一對傳奇的父子及他們的詞典亦是16世紀歐洲近代早期詞典史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歐洲中世紀研究的古語言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拉丁語、希臘語、希伯來語,最初記錄歐洲各國語言的詞典通常都是拉丁語和歐洲各國語言的雙語詞典。自13世紀至17世紀,已有西班牙語、法語、英語、丹麥語、瑞典語等五種語言通過語言標準化進程(standardization),被地方集權(quán)君主確立為當?shù)毓俜秸Z言。意大利語、德語、荷蘭語的標準化進程是在沒有完成政治統(tǒng)一的前提下發(fā)生的。地位日益上升的標準化地方語言讓許多16世紀的語文學家意識到: 民族語言應當被某一政治或文化共同體當作共同的遺產(chǎn),有必要對其進行歷史的及歷時的研究,而詞典也成為解讀遺產(chǎn)的鑰匙和工具。

        該書第四、五、六章分析了日耳曼語族中德語、英語、荷蘭語、瑞典語、丹麥語在標準化進程中的詞典學傳統(tǒng),因為這一支傳統(tǒng)與從拉丁語系衍生出的某些歐洲語言詞典史有著迥異的特點。近代德語的詞典學傳統(tǒng)奠基于8世紀前半葉的古高地德國和古薩克遜詞表,在1467—1600年間,共計858部雙語或多語德語詞表或詞典得以出版,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對應詞詞典。隨著越來越多的古高地德語文獻的發(fā)現(xiàn)及語文學研究的推進,1494年,Johannes Trithemius(1462—1516)出版了第一部古高地德語與近代德語的詞表De scriptoribus ecclesiasticis,雖然只有300余詞條,但它的里程碑式的價值在于詞表承載的古德語民族的共同文化遺產(chǎn)。繼后,古荷蘭語詞表于1602年出版,古英語詞表于1605年出版,古北歐語言(Old Norse)詞表于1636年出版,而古撒克遜語詞表直到19世紀才出現(xiàn)。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德語詞典是1561年Josua Maaler編寫出版的德拉詞典Die Teütsch Spraach。這部德拉詞典共536頁,含1.1萬多條詞目,1.3萬余副詞條,3萬余條例證,賦予了德語作為具有生命力的、被使用著的活語言應有的地位。編纂低地德語詞典的需求來源于他們不同于高地德語民族的意識,而民族語言的確立是實現(xiàn)民族認同的重要途徑。1562年Cornelius Kiliaan(1529—1607)的拉丁希臘法語荷蘭語詞典Dictionarium tetraglotton應需而生,收有2萬多條詞目。在此基礎上陸續(xù)出版的其他荷蘭語詞典都是多語或者雙語詞典。Kiliaan在1599年出版的第三版荷蘭語拉丁語詞典名為Etymologicum teutonicae linguae,內(nèi)容增至690頁,約含3.5萬詞條,驕傲地向世人展示了荷蘭語作為獨立語言已然屹立于世界語言的舞臺之上。這個時代的雙語或多語詞典都是普遍比較語言學觀念的產(chǎn)物,都在試圖證明自己民族語言與巴別塔倒掉之前源語言的關(guān)系。

        1650年之前的英語詞典史與德國、荷蘭詞典史有共同之處——拉丁語和英語的雙語詞典數(shù)量最多。15世紀上半葉比較重要的詞典有拉丁語古英語的Medulla grammatice, Hortus vocabulorum(1500)和Promptorium parvulorum(1499);15世紀下半葉的英語詞典開始顯露出其受到人文主義的影響,如1538年Sir Thomas Elyot的Dictionary及此后的修訂版Bibliotheca Eliotae(1545)中,詞典中的英語詞匯及短語日益豐富。至William Camden(1551—1623)所著的大不列顛諸島及愛爾蘭編年史的英文版Britannia(1610)出版,英語詞典史上清晰可見的是英語語言的地位上升,其逐漸擺脫了依附拉丁語的從屬地位,此間英語和羅曼語族如法語等語言的雙語詞典增多,并出現(xiàn)了地名、法律用語等專科詞典。上述的雙語詞典中,英語都是古英語(大約5世紀中葉至12世紀中葉時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使用的英語),作者從手稿文獻中爬梳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語言,通過雙語詞典重建民族文化遺產(chǎn)。

        1659年,William Somner(1598—1669)的古英語拉丁語英語詞典Dictionarium saxonicolatinoanglicum是集大成的詞典著作,共含1.54萬詞條。詞典頁面齊整,古英語詞條對應拉丁語釋文和英語釋文,詞典中有例證、詞源及百科性質(zhì)的內(nèi)容。Somner的這部詞典匯集了歐洲出版的73部詞表及英國出版的71部詞表,英語釋文中因詳解英國當時著名人物、地名學等內(nèi)容而具有明顯的英國地域性標記。Franciscus Junius(1591—1677)父子同名,父親因?qū)ⅰ妒ソ?jīng)舊約》譯成拉丁語而名垂千古,兒子則作為日耳曼語系歷史比較法的創(chuàng)建者在語言史上享有盛名。小Junius編寫過數(shù)部手稿詞典,并從詞源的角度對古英語、古斯堪的納維亞語、古高地德語、荷蘭語進行研究。他傾注心血最多的英語詞源詞典Etymologicum anglicanum在詞典史上獨樹一幟,從古英語詞目中牽連出許多歐洲語言中類似的詞,這部詞典在他去世后于1743年被改編后出版,成為約翰遜編纂詞典時參考的重要詞源工具書之一。

        丹麥和瑞典政治獨立后,1626年出版的丹麥拉丁語詞典Dictionarium Herlovianum和1640年出版的瑞典語拉丁語詞典Dictionarium latinosuecogermanicum,宣告了標準民族語言的獨立地位,同時,他們將自己民族語言文化之根定位于古哥特語和文化。1636年,丹麥希臘語和醫(yī)學教授Ole Worm(1588—1655)編纂的關(guān)于丹麥語文獻溯源之哥特語初稿Runir, seu danica literatura antiquissima, vulgo gothica dicta luci reddita完成,書前有320個詞的古北歐語詞表(是一種類似于中國甲骨文的石刻字母文字,名為Runic alphabet),此書數(shù)年后出版,成為古北歐語第一部出版的詞典。1650年,Worm又出版了古丹麥歷史和詩歌中的難詞詞典Specimen lexici runici,以1100條石刻字母詞(Runes)做詞目,輔以豐富的詞匯、文學等引文,堪稱丹麥(冰島)的文化遺產(chǎn)詞典。最經(jīng)典的北歐語詞典是1671年Georg Stiernhielm增補Franciscus Junius哥特語古英語詞典出版的古哥特語冰島語瑞典語拉丁語的詞典(英譯名為Glossary of UlfilaGothic with Related Languages by Franciscus Junius, now Enlarged with Swedish and Improved by Georg Stiernhielm)。這部歷時詞典涵蓋了古今瑞典語,到20世紀時被人們評論為“一部愛國主義作品而非語文學作品”。

        受到歐洲民族語言挑戰(zhàn)的16世紀至17世紀后古典拉丁語和希臘語的詞典傳統(tǒng),與歐洲民族語言詞典的編纂同步前進。1595年,Bonaventure de Smet(1538—1614)出版的希臘拉丁辭典Thesaurus utriusque linguae匯集了古典語言時期之后產(chǎn)生、仍在使用的新拉丁語詞匯和中世紀希臘語詞匯,雖然它不是此類詞典的第一部,但卻是價值很高的一部。中世紀希臘語發(fā)展至拜占庭希臘語,承載的是拜占庭帝國(395—1453)時期的文學、政治、科技、法律、經(jīng)濟等文化遺產(chǎn),大量豐富的、不受只尊崇古典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學者們重視的新拉丁語及拜占庭希臘語文獻的發(fā)現(xiàn),為這一時期新拉丁語和中世紀希臘語詞典的編纂留下了可供拓展的空間。繼de Smet之后編寫的新拉丁語和中世紀希臘語詞典,所參閱的手稿文獻數(shù)量急劇攀升,收詞數(shù)量也呈幾何級增長。16世紀的新拉丁語詞典的發(fā)展形勢更為可喜,法典中或科技用語中的新拉丁語詞雖然從未出現(xiàn)在古典拉丁語詞匯中,但由于使用者眾多且其內(nèi)容極為重要,受古羅馬法影響的國家相應地編出了新拉丁語和民族語言的雙語詞典,衍生出了一批新拉丁語的法律用語專科詞典,詞典的規(guī)模也不斷地超越前人。最具代表性的是Charles Du Fresne Sieur du Cange(1610—1688)編纂的兩部詞典——中世紀和近代的拉丁詞典Glossarium ad scriptores mediae et infimae latinitatis(1678),中世紀和近代希臘語詞典Glossarium ad scriptores mediae et infimae graecitatis(1688)。這兩部詞典都是按主題編排的,每個詞目下是近乎百科全書式的長篇釋文,甚至有多達數(shù)十頁的引文,也有一些引自當時作品的較短釋文。Du Cange的這兩部詞典迄今未被人超越,因此可以視為這一支傳統(tǒng)的最高成就者和終結(jié)者。由于法語是從后古典時期的日常拉丁語衍生而來的,因此,Du Cange的拉丁語詞典對法語的詞源詞典編纂有著重要的意義。

        16世紀后半葉,歐洲出現(xiàn)了三種新型詞典——多語詞典(polyglot dictionaries)、人工世界語詞典和為了證明世界原初語言(《圣經(jīng)》所記載的巴別塔倒掉之前人類使用的共同語)的詞典。這些詞典的出現(xiàn)是為了彌補眾多歐洲民族獨立后造成的語言林立、難以交流的困境,這是該書第八章所述及的主要內(nèi)容。多語詞典的編纂主要在某部詞典的基礎上將其翻譯成其他語言,如在Calepino的詞典基礎上編纂了百余部詞典,實際上是Calepino詞典的多語翻譯系列。多語辭典Thesaurus polyglottus vel dictionarium multilingue原本計劃收納72種語言(《圣經(jīng)》記載巴別塔倒掉之后共有72種語言)九大語系: 希伯來、希臘、拉丁、日耳曼、斯拉夫、歐洲(還包括芬蘭語、匈牙利語和巴斯克語)、亞洲、非洲及美洲,最后擴展到400余種語言(由于很多語言是同一語族的成員,實際語言數(shù)量要少于此數(shù))。在這部詞典中,亞洲、非洲語言被首次納入歐洲的詞典史。多語詞典的編纂者們提議創(chuàng)造一種純理性、世界通用的人工語言。這種想法早在17世紀就被付諸實施,英國Cave Beck(1623—1706)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人造世界語言的語法書和詞典Universal character(1657),17世紀后半葉,更多此類詞典出版。英國皇家學會還為此專門成立了語言調(diào)查委員會,1668年John Wilkins(1614—1672)發(fā)表的調(diào)查報告的最后一部分是一卷本詞典An alphabetical dictionary, wherein all English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various significations, are either referred to their places in the philosophical tables, or explained by such words as are in those tables,收錄的是17世紀英拉詞典中的英語哲學詞匯。在探討原初語言的熱潮中,雖然各方意見分歧,但對編纂一部追溯人類語言歷史的詞典提出了很多設想,在詞典觀念史上有進步意義。

        孔子聃在全書最后提出: 詞典是個人遺產(chǎn)與文化遺產(chǎn)的綜合體,詞典史與詞匯史、語言學史、學術(shù)史等學科都有交叉,如果將其置于更為寬泛的文化史的范疇中進行研究,則可以將詞典史從以往狹小的領域中解放出來。對于歐洲近代初期的詞典史而言,各種詞典類型共存,并在某種程度上互有交織,因此,孔子聃僅以拉丁語等古典語言和日耳曼語族的詞典史為重點,聚焦歐洲近代初期詞典史的發(fā)展進程。

        孔子聃的專著《歐洲詞典》全書不到400頁,但縱橫歐洲學術(shù)史、詞典史一百余年,學術(shù)分量很重。近代初期的歐洲經(jīng)歷了很多重大事件,就語言而言,從拉丁語一統(tǒng)天下到讓位于歐洲各民族語言,在此期間的歐洲詞典史如同歐洲的語言史和文化史,既有斷裂又有牽連。以往的詞典史著作建構(gòu)在對歷史著名詞典的逐一敘事,而歐洲的歷史現(xiàn)實卻不是這樣清晰可辨的,歐洲各國的語言和文化之間存在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孔子聃的詞典史以牛津?qū)W者嚴謹?shù)膶W術(shù)語言,扎實的歐洲近代檔案文獻基礎,深思熟慮的研究方法和取向,對歐洲近代以來萌發(fā)的多種類型、多種語言的詞典史進行了綜合全面的研究。這樣厚重的歐洲近代初期詞典史著作值得中國學界引起重視,因為歐洲與中國在16世紀相遇,歐洲的詞典史傳統(tǒng)自16世紀下半葉傳入中國,已與中國近現(xiàn)代詞典史交匯融合。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需要以全球視野看待并在世界范圍內(nèi)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詞典史,而孔子聃的著作為我們打開了通往遙遠的歐洲近代詞典史的一扇窗口。我們通過關(guān)注這位國際知名學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整理中國近現(xiàn)代詞典史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

        附注

        [1]孔子聃,英國牛津大學文學博士,現(xiàn)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文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1. Considine J. Dictionari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Lexicography and the Making of Herit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責任編輯李瀟瀟)

        猜你喜歡
        拉丁語詞典世紀
        世紀贊歌
        拉丁語在東羅馬帝國消退緣于實際使用需求的減少
        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jié)都忙啥
        米沃什詞典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0
        1999,世紀大閱兵
        My School Life
        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詞典例證翻譯標準探索
        以意大利傳教士為例淺談孔子思想在歐洲的傳播
        《胡言詞典》(合集版)刊行
        當代修辭學(2013年4期)2013-01-23 06:43:10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 无码专区亚洲avl| 日本经典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av一区二区在线| 男女裸体做爰视频高清|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狼友AV在线| 蜜桃av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大陆国产乱人伦| 人妻av乱片av出轨| 亚洲VA不卡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黄片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美女污污网站|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精品高|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爽av大片|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观看| 亚洲情精品中文字幕99在线| av剧情演绎福利对白| 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24小时在线免费视频网站| 高清少妇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偷窥一区二区| 1000部夫妻午夜免费|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人妻少妇久久中中文字幕|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男人的天堂av一二三区|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