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濤濤
摘要:伴隨著城市化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物質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公眾需求更多的文化刺激,而博物館融合了傳統文化、地域風情、文學藝術以及宗教信仰等,在社會中的文化地位日益加重。正是基于此,要結合普洱市博物館的運營和發(fā)展特征,對博物館布展的設計進行深層次分析,以提高其社會價值。本文對博物館陳列布展的設計理念、設計目的、設計原則、設計亮點以及設計內容表現形式進行了詳細的闡釋,旨在更好的展現博物館形態(tài)。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理念
在對博物館陳列布展結構進行綜合分析和集中設計的過程中,要從設計空間布局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其效能價值,體會設計框架和實際形態(tài)之間的美感,用更加新奇有效的設計手法和設計細節(jié),保證文化意識和藝術素養(yǎng)結合在一起。博物館陳列布展不僅要帶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也要給予人們生活上的啟迪,在融合藝術性、人文性的同時,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觀賞者的感官體驗。
1 博物館陳列布展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目標
在設計博物館陳列布展的過程中,若是從大眾傳播學角度出發(fā),要將觀賞者視為設計的中心,從而進行裝飾裝修設計。在具體設計中,不僅要體現主體化特征,也要保存?zhèn)€性化和地域化特征。利用布展設計框架將博物館的核心信息展示出來,保證多組合和多形式的陳展手段。展廳的設計要營造成故事氛圍,以體現情景交融的科學化設計場景。另外,在博物館陳列布展布局中,要將展廳轉變成為鮮活生動的語境化觀展結構,從而加深觀賞者的代入情緒,進一步提升博物館陳列布展的設計水平,達到目標效果[1]。
在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過程中,要秉持積極的設計要求和設計思維,也要有明確的設計目標。
第一,要保證設計內容和設計形式之間的有效融合,將思想性、科學性以及藝術性和知識性融合在一起,借助博物館館藏物品形成陳列和宣傳的展示模型,也將其轉變?yōu)榭茖W普及教育的陣地,真正順應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
第二,在陳列設計結構中,要精準的掌握設計框架的主題形式,準確的表達資源優(yōu)勢和資源展示情況,能將城市演化以及優(yōu)勢文物展現出來,利用多種多樣的表達形式體會陳列設計結構中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結構中融合新技術和新手段,能實現互動式感官體驗,并且有效發(fā)揮博物館的設計要求和設計情懷。
第三,在博物館陳列設計過程中,也要準確的掌握總體形式和局部形式之間的協調性,確保在精雕細琢的過程中,體會優(yōu)質文物中蘊含的情感。只有在陳列布展設計中,進行適度的調整和設計,才能更好的滿足博物館的歷史感、科技感以及藝術感等。
第四,在設計過程中,要保證裝飾符號和整體博物館布局之間的協調感,最重要的是,要在觀賞者剛剛進入到博物館后就能體會到濃郁的本土文化,并且在博物館展館觀賞期間體會文明積淀的厚重感。博物館陳列布展的設計場景要和總體設計風格相一致,在個案展示的設計方面,也要保證投資造價的合理化[2]。
2 博物館陳列布展的設計原則和設計亮點
在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過程中,要秉持以人為本、優(yōu)化科技含量以及全息系統設計的原則。首先,在以人為本原則的指導下,博物館設計結構要依據高效節(jié)能的現代化要求,建構綠色設計框架,并實現環(huán)保標準,無論是采光照明,還是空切調節(jié)方式,都要結合智能化調控模式,確保整體設計結構舒適自然[3]。其次,在優(yōu)化科技含量原則的指導下,要保證博物館陳列布展結構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結構的有效融合,賦予博物館全新的展示形式,利用有效的光效應、光導纖維結構以及電腦編程操作等,建構更加有設計感和現代感的設計框架。最后,在全息系統設計原則的指導下,要秉持追求藝術完整展現的心態(tài),達到室內環(huán)境協調發(fā)展以及藝術風格協調優(yōu)化的目的,排除設計結構中的不協調,從而實現簡約大方的陳列設計。
最大的設計亮點不僅要從文化結構中進行深度挖掘,也要保證將藝術框架和科技元素進行優(yōu)化融合,確保能實現場景的再現,也要將空間塑造和場景設計結構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確保宏觀元素和微觀元素之間能締結有效的感官模型。不僅要增加觀賞的參與性,也要進一步提升互動性,從而在細節(jié)上實現藝術和設計理念的完美融合[4]。
3 博物館陳列布展的設計內容表現形式
3.1 空間創(chuàng)造的表現手法
在博物館陳列布展結構設計過程中,場館設計至關重要,要從實際需求和自身地域特征結合在一起,形成個性化陳列風格以及特定化的藝術取向。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設計過程中,由于博物館是文化教育的基底,因此,不能形成靜態(tài)化以及單一化的模型,而是需要結合普洱市地區(qū)特征進行綜合化設計,確保立體化、互動性的展館結構能得到有效落實。另外,在設計過程中,只有保證展覽內容和主體宗旨之間形成有效的契合度,才能保證觀賞者沉浸在感官體驗的過程中,還能形成思想上的共鳴。利用不同的空間結構,展現不同的情感訴求,從而有效的感染觀賞者[5]。
3.2 科技展項的應用
在博物館陳列布展過程中,要積極應用科技元素,利用光影設計以及計算機多媒體手段,提高整體博物館的時代感,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應用科技元素的過程中,要秉持適中原則,切忌喧賓奪主,保證博物館陳列布展的主題得到有效的展示。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普洱市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融合地域特征,選擇更好的設計契合點,融合歷史、文化以及科技元素,實現館藏信息的有效傳遞,確保整體展館的設計模型具有高品質、高層次特征,更好的發(fā)揮博物館育人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江冬妮,沈寧,段煉等.回憶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初創(chuàng)——陳賽英女士訪談錄[J].中國科技史雜志,2014,31(01):86-93.
[2]張晉鋒.淺談工程管理人員在博物館布展工程中的作用[J].文物世界,2012,22(03):76-78.
[3]許建春.雕刻歷史傳承文化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陳列布展設計[J].室內設計與裝修,2012,14(02):78-81.
[4]許天.淺談藝術作品在紀念館陳列中的運用——以中共四大紀念館布展為例[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3,15(02):162-167.
[5]張繼鋼.淺談博物館陳列布展 ——以廣元市博物館為例[J].信息化建設,2016,33(03):296-296.
(作者單位:普洱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