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萍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廣西 梧州 543000)
同伴支持教育應用于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馮 萍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廣西 梧州 543000)
目的探討同伴支持教育在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前列腺癌手術治療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術后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術后護理基礎上給予同伴支持教育,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提高,觀察組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自我管理效能感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前列腺癌術后給予患者同伴支持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自我管理效果,可以在延續(xù)性護理中推廣應用。
同伴支持教育;前列腺癌;術后;延續(xù)性護理
目前,前列腺癌已經成為威脅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當前,由于老齡化的加劇,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臨床上治療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根治性術、放療、內分泌治療等,經積極有效的治療均可使患者生存期得到有效延長[1]。前列腺癌患者除治療方式對患者產生直接影響外,患者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也會影響到疾病的治療。因此,前列腺癌術后應給予患者適當?shù)淖o理干預,改善患者身體各方面狀態(tài)[2]。同伴支持教育是臨床護理中常用的一種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術后生活質量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選擇在我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觀察同伴支持教育在患者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前列腺癌手術治療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細胞學與病理學檢驗已確診為前列腺癌的患者、無精神類疾病患者、未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能夠配合本次研究患者。所有患者對于本次研究均知曉,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62.3±3.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7例,初中及以上23例;接受傳統(tǒng)手術治療14例,微創(chuàng)手術26例。觀察組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63.3±3.5)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6例,初中及以上24例;接受傳統(tǒng)手術治療15例,微創(chuàng)手術2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guī)術后護理,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起個人檔案,向患者發(fā)生健康教育手冊,對患者術后康復進行必要指導。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或家庭隨訪。
觀察組在對照組術后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同伴支持教育。①同伴教育者的選擇和培訓。對患者行同伴支持教育前需建立同伴支持教育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開展培訓。選取的同伴支持者應具有較強的影響力,有較好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熱心傳播健康知識,愿意作為患者家庭與醫(yī)院之間溝通和治療的橋梁[3]。②同伴支持教育的開展。同伴支持教育以就近為原則,充分考慮患者、患者家屬以及同伴支持教育的意愿。同伴支持教育小組成立后臨床醫(yī)生和責任護士對其負責,臨床醫(yī)生及責任護士負責同伴支持教育的決策、開展以及監(jiān)督。同伴支持教育小組為患者建立起個人檔案,以便對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同伴支持教育效果進行記錄。社區(qū)醫(yī)生和社區(qū)護士主要負責電話隨訪、組織小組活動、入戶隨訪等,定期和患者開展動機訪談[4]。同伴支持小組中國的志愿者和社會工作者在對患者入戶隨訪中和患者進行積極溝通,為患者和醫(yī)務人員之間搭建起橋梁。同伴支持教育小組中的心理咨詢師主要負責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對有抑郁、焦慮、心理障礙以及有自殺傾向的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負性情緒[5]。③同伴支持教育的開展方式。同伴支持健康開展的方式可以選擇社區(qū)活動、小組座談、知識講座、健身娛樂、動機訪談等,此外也可建立起微信圈,通過網絡為患者、專業(yè)醫(yī)務人員以及同伴支持者建立起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6]。每次活動結束后,同伴支持教育小組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和評價,總結經驗,對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解決方法[7]。
1.3 觀察指標
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核心量表中文版對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進行比較。采用中文版癌癥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對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括3個維度28個條目。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生活質量核心量表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差異,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提高,觀察組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核心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核心量表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對照組 觀察組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軀體功能 56.4±3.8 59.5±4.2 57.2±3.8 64.9±6.7*角色功能 55.8±4.6 58.7±5.1 56.1±4.3 66.8±5.8*情感功能 61.7±5.1 64.8±4.6 62.5±5.3 69.8±5.6*認知功能 65.7±4.5 67.8±5.1 64.8±4.8 74.8±5.8*社會功能 50.7±5.1 54.6±4.7 51.6±5.3 67.5±5.4*整體健康狀況 57.6±4.1 59.8±4.6 56.8±4.3 68.6±4.1*評分項目
2.2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自我管理效能感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自我減壓 28.6±7.1 31.5±8.4 27.8±7.2 35.6±8.6*自我決策 8.3±3.1 9.6±4.1 8.6±3.1 12.8±3.8*正性態(tài)度 43.8±11.5 26.5±10.3 42.8±10.5 49.8±8.6*總分 26.8±7.4 28.4±6.5 25.6±6.7 33.9±7.2*
前列腺癌是在男性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對男性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目前,手術是治療前列腺癌的有效方式。術后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促進患者恢復,術后患者的情緒等因素均會影響到患者的恢復。因此,前列腺癌患者術后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延續(xù)性護理是對醫(yī)院護理的一種有效延伸,延續(xù)性護理的開展方式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登門造訪等方式實施。延續(xù)性護理中健康教育是一項重要護理措施,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術后可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選擇同伴支持教育,該教育方式主要指人們之間共同分享經驗和學習知識,教育者所發(fā)揮的作用是分享問題,通過角色建模使患者的被認同感增強。延續(xù)性護理可以為醫(yī)院護理提供有效的補充,可以充分調動家庭、社區(qū)等方面的力量,使患者得到更為全面的護理。延續(xù)性護理中運用同伴支持教育,這可有效拉近教育者和患者的距離,教育者作為“過來人”的身份可以充分了解到患者的痛苦,在認知和應對壓力方面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建議。
本次研究,在延續(xù)性護理中運用健康支持教育后,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整體健康狀況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這充分提示同伴支持教育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有效性。此外,觀察組自我減壓、自我決策、正性態(tài)度等評分也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同伴支持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
綜上所述,同伴支持教育在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 劉麗娟,吳力群,陳金晶.同伴支持教育在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12):1434-1437.
[2] 劉春媚,陳紅劍,薛木連,等.出院后延續(xù)性自我效能健康教育對良性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6,15(7):70-74.
[3] 杜 玲,王良梅.同伴支持教育在腎癌根治性切除術后患者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29(18):78-81.
[4] 李素娟,曹秋玲,王俊英.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2):243-244.
[5] 茅伊娜.臨床護理路徑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C].014浙江省醫(yī)學會男科學泌尿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14.
[6] 劉玉瑩,耿云平,房 芳,等.同伴支持教育對直腸癌造口患者術后延續(xù)護理效果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3(20):3321-3325.
[7] 蔣紅娜,黃應秀,許悅穎.臨床路徑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33(5):536-537.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473.73
B
ISSN.2095-8242.2017.009.16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