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元
(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缺血性心臟病擇期PCI術后利腦心片對患者心功能預后的臨床觀察
韋利元
(河池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目的缺血性心臟病擇期PCI術后利腦心片對患者心功能預后的臨床觀察。方法選取2012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13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68例,兩組都給予常規(guī)藥物配合擇期PCI術,在此基礎上治療組PCI術后加用利腦心片治療。結果兩組治療后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都明顯提高,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治療組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左心室舒我院張末期內徑都明顯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治療組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腦心片應用于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擇期PCI術后能促進射血分數(shù)的提高,有利于擴大的心臟結構縮小,從而改善心功能。
利腦心片;缺血性心臟病;擇期PCI;心功能
缺血性心臟病是由于冠脈循環(huán)改變引起冠脈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而導致的心肌損害,主要類型為冠狀動脈狹窄和閉塞,其在臨床上具有發(fā)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的特點[1]。在治療中,介入治療的應用比較多見,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是需要在介入術后配合合理的藥物治療[2]。利腦心片是由丹參、紅花等多味藥物組成的具有活血化瘀、降脂化濁、補氣行滯之功效的復方中藥制劑,廣泛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3]。本文觀察了利腦心片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擇期PCI術后心功能預后臨床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136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年齡20~80歲,適應擇期介入治療;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肝腎病史;合并惡性腫瘤;長期大量應用醛固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者。其中男70例,女66例;年齡22~78歲,平均(45.22±3.22)歲;心功能:Ⅱ級100例,Ⅲ級36例;平均體重指數(shù)為(22.14±4.10)kg/m2。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68例,兩組的性別、年齡、心功能與體重指數(shù)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明確診斷后給予PCI治療,術前均予拜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嚼服,術后給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2次/d。在此基礎上治療組術后口服利腦心片(吉林敖東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號:110414),1片/次,3次/d。兩組治療觀察時間為1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射血分數(shù):所有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后進行超聲觀察,記錄與觀察左室射血分數(shù)的變化情況。同時進行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的測量來反應心臟大小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射血分數(shù)變化對比
兩組治療后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都明顯提高,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治療組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射血分數(shù)變化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射血分數(shù)變化對比(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68 34.51±2.16 42.44±3.13對照組 68 34.38±2.20 38.10±2.98 P>0.05 <0.05
2.2 兩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變化對比
經過檢測,兩組治療后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都明顯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治療組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變化對比(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變化對比(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68 58.35±4.83 52.44±3.98對照組 68 58.87±4.21 55.10±4.11 P>0.05 <0.05
缺血性心臟病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長期心肌缺血,可導致左室重構和心肌彌漫性纖維化,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增加,最終導致組織淤血和心輸出量下降。介入治療是目前缺血性心臟病的一種標準治療方法,能夠更迅速、更充分、更持久的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改善預后[4]。
在介入治療的藥物配合應用中,利腦心片主要由酸棗仁、遠志、菖蒲、牛膝、甘草、地龍、赤芍、紅花、丹參、川芎、郁金、何首烏、澤瀉、枸杞等藥物組成,能改善冠狀動脈結扎引起的心肌缺血,抑制動脈內膜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死面積,減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進而改善心肌代謝;同時相對地延長動作電位的有效不應期,從而使異位心律不易發(fā)生[5]。本研究顯示兩組治療后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都明顯提高,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治療組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普通心腦血管藥物為分子結構,只能緩慢溶栓,難以發(fā)揮療效。利腦心片根據(jù)中醫(yī)組方原則,精選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要藥組方,具有補氣行滯,活血化瘀,降脂化濁,平肝潛陽,滋補肝腎的功效。藥效學研究表明利腦心能減輕缺血性腦梗塞的神經癥狀,降低梗塞面積和缺血后能量消耗,保護腦組織;能增加心肌供氧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急性心肌梗塞面積,并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6]?,F(xiàn)代研究也表明利腦心片能維持心肌細胞線粒體的完整性和促進其氧化磷酸化過程,進而改善心肌代謝;同時相對地延長動作電位的有效不應期,從而使異位心律不易發(fā)生[7]。本研究顯示兩組治療后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都明顯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后治療組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利腦心片應用于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擇期PCI術后能促進射血分數(shù)的提高,有利于擴大的心臟結構縮小,從而改善心功能。
[1] 潘黎明,盛夢婷,黃子芮,等.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在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中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5,8(12):1171-1172.
[2] 郭士遵,王寧夫,葉顯華,等.骨髓干細胞動員結合冠狀動脈介入在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患者中的療效觀察[J].浙江醫(yī)學,2014,6(13):467-470.
[3] 史衍梅,尚玉金.養(yǎng)血清腦顆粒與鹽酸貝那普利片聯(lián)合使用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68-69.
[4] 項 蓓,王文欣,謝 芳,等.對一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冠狀動脈痙攣性心絞痛病人的藥學干預[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4,14(5):390-392.
[5] 李昊媧,武 乾,石曉璐,等.益氣復脈合劑抗心律失常作用機制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2(8):132-134.
[6] 孟 云,朱言亮.天舒膠囊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及對血管內皮功能、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醫(yī)藥信息,2015,4(14):102-104.
[7] 李勝利,張彥周.纈沙坦聯(lián)合卡維地洛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11):53-54.
本文編輯:王雨辰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009.17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