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濱
走上教育講壇已有十余載,我一直在語文教學一線工作。教學相長,探索感悟,語文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一門學科,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熱愛語文教學并積極投身課改,在教學中努力探索。下面我結(jié)合十余年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不成熟的做法,愿和大家共同探討。大致歸納為創(chuàng)建“三三模式”,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一、讓學生愛上語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項措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開設課堂講壇
語文博大精深,要注重讀書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周一節(jié)“學生講壇”,學生把自己的讀書成果進行分享,讓學生愛上讀書,營造書香課堂。
2.開啟“一站到底”“轉(zhuǎn)角遇到你”比賽模式
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下都是比賽的場所,默寫考查背和寫,如果做到提問每個學生站起來背的模式耗時過長,我就進行“一站到底”PK賽:把學生喜聞樂見的電視欄目引入課堂,以組為單位,展開車輪大戰(zhàn),組內(nèi)的組冠軍相互PK,評選出背誦默寫的“終極戰(zhàn)神”,大家興趣很高,為各自小組的榮譽而戰(zhàn)。課下在走廊里、小路上師生經(jīng)常會遇見,我們就利用相遇的機會展開“轉(zhuǎn)角遇到你”的上下句接龍比賽,學生會因為接上句子而欣喜。
3.開展“我行我秀,新聞練練看”的訓練
語文中有點評題,學生得不到分,我在班級開展“我行我秀,新聞練練看”的訓練,每周大概有三節(jié)課的上課前五分鐘是就當天熱點問題發(fā)表看法的,隨著嘗試,他們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學生進步明顯。學生愛上了語文,便要研究語文。
二、讓學生研究語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三重角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讓學生成為“作者”
在學習中,讓學生走進作品,借助作品走近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和外在環(huán)境,通過研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賞析文章。
2.讓學生成為“教師”
學生轉(zhuǎn)換了角色,站在教師的角度去面對教材、研究教材,找出課文的重難點、思想主旨等,努力探索便于記憶、有效解題的“公式”。學生針對考試發(fā)現(xiàn)的共性問題,一起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學生自己給出方法,全員參加并進行篩選,評出效果最好的。比如,學到文章的時候,學生覺得文章太長,讀后忘前,他們就總結(jié)出了“化繁為簡,條分縷析,合并段落,縱向查看”這樣簡單有效的公式。學到病句時,他們總結(jié)出“找主干,理枝葉,尋標志,看邏輯”的方法。學習詩歌時,更總結(jié)出容易操作的尋找動詞法。方法是學生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學生更易接受,更有自信,并且喜歡在實踐當中去驗證他們理論的正確性。
3.讓學生成為“學生”,回歸角色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高一時,我教給他們學習語文的方法;高二時,我將這些方法具體化,幾首詩,幾篇文章,權利下放,班級四組同學,一組為師,三組為生,生組預習,篩選問題,師組答疑,他們講得、問得熱火朝天,誰也不甘示弱;到了高三就是學生學習的收獲期,在研究中體會語文的博大,在實踐中體會語文的美麗。
三、讓學生實踐語文,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叭竽K”,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1.誦讀模塊,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深思子自知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聽和讀的能力,采用領讀、誦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去聆聽、去感受,從抑揚頓挫的朗朗書聲中領略語文的美。
2.探究模塊,重點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大閱讀有思考題,我就發(fā)動學生組織辯論賽,在辯論中探求道理。作文共60分,材料立意是很重要的,它是文章的靈魂,天天練筆不太現(xiàn)實,怎么解決偏題的問題呢?每兩天給學生一個材料,訓練學生說立意、尋論據(jù)的本領,為寫作打好前戰(zhàn)、為寫作做好
鋪墊。
3.體驗模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都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做?!斌w驗很重要,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讓學生去觀察生活、領悟道理,這樣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愛上了語文,并能研究語文和實踐語文。我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積極探索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課改的理解與踐行,每個人都有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模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取得效果的就是實用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的路上,我將繼續(xù)前行。
參考文獻:
[1]潘涌,水小琴.美國母語寫作教學的價值取向、設計特點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9(7).
[2]蔡可.語文實踐與語法學習:從胡適“五四”前后對“文法”的認識說起[J].中學語文教學,2009(7).
[3]錢夢龍.訓練:語文教學的基本形態(tài)[J].課程·教材·教法,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