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琳
(南開大學(xué)文學(xué)院,天津 300071)
【民俗語言文化】
《金瓶梅詞話》疑難校釋(1)
楊 琳
(南開大學(xué)文學(xué)院,天津 300071)
《金瓶梅詞話》雖然已有眾多學(xué)者做過校釋,但其中的難解之處仍然比比皆是。筆者此前曾對第一回中的一些疑難詞語做過考釋,遠沒有清理干凈,所以此文繼續(xù)專就第一回中的疑難詞語加以校釋,前人已有定論的自然不在討論之列。一回之中就有如此多的問題,可見《詞話》的校釋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差不多了,而是任重道遠。
金瓶梅詞話;疑難詞語;俗語詞;訓(xùn)詁
《金瓶梅詞話》(下簡稱《詞話》)雖然已有眾多學(xué)者做過校釋,但其中的難解之處仍然比比皆是。筆者此前曾對第一回中的一些疑難詞語做過考釋[1],遠沒有清理干凈,所以此文繼續(xù)專就第一回中的疑難詞語加以校釋,前人已有定論的自然不在討論之列。一回之中就有如此多的問題,可見《詞話》的校釋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差不多了,而是任重道遠。
題起當(dāng)時西楚霸王,姓項名籍,單名羽字。
題的言說義來自手的動作義,具有相同引申軌跡的還有“拉”“扯”“掰”(瞎掰)“拆”“拽”等,這些原本表示手的動作的詞也都引申有言說義。廈門話中“拆”有分析、說明的意思,吳語中的“拆空”指沒有根據(jù)地瞎說,山西忻州話中“拆拆道道”指東拉西扯地閑聊?!段饔斡洝返诹嘶兀骸澳氵@和尚甚不知禮,怎么敢滿口胡柴?”“胡柴”義為胡說、胡扯,柴的本字應(yīng)為拆。天津話中稱夸夸其談地顯擺為“拽”,如:“別瞎拽了。”此義也是來自拉扯義。故言說義之題的本字應(yīng)為提。
一旦被韓信所敗,夜走陰陵,為追兵所逼,霸王敗向江東取救。
梅節(jié):“敗向江東取救,‘?dāng) 瘧?yīng)為‘欲’,形近之誤。”[2]此說非是。敗本字可通。《玉篇·辵部》:“,蒲邁切。壞也,散走也?!薄稄V韻·夬韻》:“,散走?!奔磾≈愺w?!墩f文》:“,也?!倍斡癫米ⅲ骸芭c敗音義同?!比毡究蘸!蹲`萬象名義》卷丗二《辵部》:“,蒲快反。也,也。敗字。”《王仁昫刋謬補缺切韻》卷四《怪韻》(P.2011):“,壞。亦作敗?!薄吧⒆摺本褪菨⑻??!皵∠蚪瓥|”謂逃向江東。
虞姬曰:“大王莫非以賤妾之故,有費軍中大事?”
白維國、卜鍵校記:“‘廢’原作‘費’,酌改?!盵3]梅節(jié):“‘費’劉本棟校訂本改‘廢’。戴同。第五十七回:‘不忍見梵王宮之費敗’,‘廢’亦誤‘費’?!盵4]按:費本字可通,無用改易。費有損耗義,引申為廢敗。《三國志·魏志·和洽傳》:“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故費一時之農(nóng),則失育命之本。”《靈樞經(jīng)》卷十一《刺節(jié)真邪》:“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費?!泵鲏粲X道人輯《三刻拍案驚奇》第一回:“姚居仁在外竟費了書。”
那漢王劉邦原是泗上亭長,提三尺劍,硭□山斬白蛇起手,二年亡秦,五年滅楚,掙成天下。
白維國:“起手,開始(工作或事業(yè))。”[5]未確。應(yīng)為起事、起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我們一同起手的人,他兩個有造化,落在這里。我如何能夠也同來這里受用?!?/p>
見四人須鬂交白,衣冠甚偉。
偉,奇異?!墩f文》:“偉,奇也?!薄豆茏印と畏ā罚骸盁o偉服,無奇行?!币伦ⅲ骸皞シ嫘?,皆過越法制者?!蹦铣蝿⒘x慶《世說新語·言語》:“卿觀過江諸人,經(jīng)緯江左,軌轍有何偉異?”
朕昔求聘諸公,如何不至?今日乃從吾兒所遊。
所遊即交游,交往,所是動詞詞頭,跟常見的名詞性的“所游之人”含義有別。
鴻鵠高飛兮,羽翼抱龍兮,橫蹤四海。橫蹤四海兮,又可奈何。雖有繑繳兮,尚安所施。
白維國、卜鍵校注本作:“鴻鵠高飛兮,羽翼抱龍。羽翼抱龍兮,橫縱四海。橫縱四海兮,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兮,尚安所施?!泵饭?jié):“羽翼抱龍兮:《史》《漢》張良傳均載此歌,上有‘一舉千里’四字?!垺鳌丫汀?。詞話底本‘已’誤‘包’,又誤‘抱’?!垺植蒹w與‘就’形近,第四十九回‘宋圣寵’誤‘宋盤就’;第六十九回‘大紅團就蟒衣’,‘龍’則誤‘就’?!盵6]按:《史記·留侯世家》作:“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dāng)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漢書·張良傳》作:“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以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羽翼抱龍”不辭,梅說可從。《詞話》“鴻鵠高飛兮”下脫漏“一舉千里”。
橫蹤四海。
蹤為縱之借。橫縱,亦作橫從,肆意,隨意。唐韓愈《樊紹述墓志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tǒng)紀?!彼吸S震《黃氏日鈔》卷七十九《江西提刑司·詞訴約束》:“部內(nèi)之官或橫縱害民而不問,反不捐細大,務(wù)以聽訟為盡職?!彼味糯螳暋睹急畟麋肪硭氖艃?nèi)翰曾準《曾舍人鞏行狀》:“周氏子高橫縱淫亂,至賊殺平民,污人婦女。”“橫縱四?!敝^到處隨意翱翔。
雖有繑繳兮,尚安所施。
繑有套褲的帶子、草鞋等義,此處均不可通。矰古或作繒。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雁》:“鴈自河北渡江南,瘠瘦能高飛,不畏繒繳?!泵鞣叫⑷妗抖菰仭罚骸拔牟柿w孔鸞,繒繳或暗投?!笨敒榭曋握`。
到個去處
詩人評此二君,評到個去處。
到個去處,到了一個地方。此謂評到了點子上。類似于說“到家了”。
一個好色的婦女因與了破落戸相通,日日追歡,朝朝迷戀,后不免尸橫刀下。
梅節(jié):“與了破落戶相通:‘了’應(yīng)為‘個’。本書底本‘個’簡作‘個’,與‘了’形近多混訛?!贝苏f非是。第一回:“你與了我一紙休書,你自留他便了?!钡谌兀骸安灰浯笠晃腻X,白白與了他為妻。”第五十回:“可可薛爺在那里悄悄與了個熟老娘三錢銀子。”第三例“與了”又用“個”,可見“了”字不誤?!傲恕睘楸硎緞幼魍瓿傻臅r態(tài)助詞?!芭c了破落戶相通”謂跟破落戶私通。
端的不知誰家婦女誰的妻???后日乞何人占用?死于何人之手?
婦人陪武松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只看著武松身上。武松乞他看不過,只低了頭,不理他。
王利器:“乞,吃的俗別字。吃:被,受?!盵7]白維國:“乞qǐ 表被動。被;讓?!盵8]這里的“乞”表示被動是沒有問題的,但上面的兩種解釋反映了學(xué)術(shù)界的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乞”表被動源自“吃”的食義,一種觀點認為“乞”表被動源自“乞”的給予義。前者以江藍生為代表[9],后者以張惠英為代表[10]。就北方話而言,前一種觀點更為合理。理由正如江藍生所指出的,近代北方話語料《詞話》《水滸傳》《清平山堂話本》等當(dāng)中,“乞”沒有給予義的用例,這使源自給予義的觀點缺乏前提依據(jù)。《詞話》中表被動也寫作“吃”。如第一回:“叔叔是必上心搬來家里住,若是不搬來,俺兩口兒也吃別人笑話?!薄皨D人吃他幾句搶的通紅了面皮。”“乞”也有用作“吃”的例句。如第四十六回:“姐姐們都乞勾來了罷?!钡诎耸兀骸皵溗蜃栽陲埲チT?!彼浴捌蚝稳苏加谩敝捌颉币彩恰俺浴钡乃鬃帧?/p>
大扠步走上崗來。
王利器:“大扠步,即跨大步。今謂兩腿分開為‘扠開’?!盵11]白維國:“大扠步,邁開大步。”[12]沒解釋扠的含義。白維國、卜鍵校注:“大扠步——邁開大步?!额惼な植俊罚骸畳K,行也?!ǔW鳌筇げ健?。”[13]訓(xùn)扠為行,僅見《類篇》,《漢語大字典》(第2版)轉(zhuǎn)錄《類篇》,沒有例句。今謂扠未見有行義,《類篇》義訓(xùn)當(dāng)為“行馬”之脫漏?!墩f文》:“枑,行馬也。從木互聲?!吨芏Y》曰:‘設(shè)梐枑再重?!薄断祩鳌罚骸俺煎|按:《周禮》掌舍之職也,注曰:‘若今之行馬也?!贾^此所以為衛(wèi)也。漢魏三公門施行馬。枑者,交互其木也?!泵鞣揭灾恰锻ㄑ拧肪砣恕秾m室》:“行馬,梐枑也。宋謂之杈。宮府門設(shè)之,古賜第亦門施行馬?!彼蚊显稀稏|京夢華錄》卷二《御街》:“坊巷御街,自宣德樓一直南去,約闊二百余步,兩邊乃御廊,舊許市人買賣于其間,自政和間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兩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杈子之外。”扌旁與木旁古常通用,故扠亦用于行馬義。《類篇》所釋當(dāng)為“行馬”,刻本脫漏馬字,遂使義不可解。
扠字之義,當(dāng)以王利器之解為是。扠步即交叉步伐,兩腿交錯而進,是邁步的形象說法。第二十一回:“一面從粉壁前扠步走來,抱住月娘?!钡谝话倩兀骸坝谑菕K步來到方丈內(nèi),只孝哥兒還睡在床?!弊忠嘧鞑?。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七回:“趙公明正欲用鞭復(fù)打赤精子頂上,有廣成子岔步大叫:‘少待傷吾道兄,吾來了。’”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說完大岔步便走了?!?/p>
此正是十月間天氣,日短夜長,容易得晚。
容易,很快。《漢語大詞典》:“容易,謂某種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進程快。”宋司馬光《又寄聶之美》詩:“心目悠悠逐去鴻,別來容易四秋風(fēng)?!彼侮懹巍堆缥鳂恰吩姡骸叭f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風(fēng)。”容易得晚,謂很快就到了晚上。
放翻身體,卻待要睡,但見青天忽然起一陣狂風(fēng)。
梅節(jié):“卻待要睡:‘卻’應(yīng)為‘恰’,本書二字音近通假。第二回:‘王婆卻纔點上燈來’。第五回:‘聽那更鼓時,卻好正打三更’。第九回:‘那土兵齁齁的,卻是(似)死人般挺在那裹’?!畢s’均為‘恰’?!贝苏f非是?!皡s”自有正恰義?!稘h語大詞典》:“卻,副詞。正;恰?!迸e例有唐杜甫《水宿遣興》詩:“歸路非關(guān)北,行舟卻向西?!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拔疫@兩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卻就有天使來請。”
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一伸,掀將起來。武松只一躲,躲在側(cè)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了一聲,把山崗也振動。
王利器:“掀,即舉起?!盵14]舉起腰胯如何抓取獵物?難以理解。其他詞典及注本都回避該詞,不作解釋。美國芮效衛(wèi)(David Tod Roy)的英譯本將“掀”譯作 sideswipe(側(cè)擊、擦邊撞擊)[15],“掀”沒有這樣的含義。
吳越指出:
高元鈞的《武松傳》說這一節(jié),是按照《水滸傳》的原文發(fā)揮的,老虎一撲沒撲著之后:“只見老虎的腰呼的一聲往上揚——‘咵’的一聲打過來,武松又閃身躲一旁?!畣E嗒!’這只虎用胯打沒打著武老二,‘哞兒!’把尾巴一擰像桿槍,兜著個地皮往上掃,又奔那好漢武二郎……”他把“一掀”解釋成“用胯打”,“胯”是臀部,也就是“老虎屁股”,怎么用來“打人”?可見連他自己也沒弄明白。
王麗堂的評話就沒有按照《水滸傳》的原文走,而是改為:虎有三威,第一威是虎嘯,第二威是虎撲,第三威是用虎尾掃。她也知道這“一掀”不好講,給“虛化”了。
這“一掀”,從字面理解,似乎是把腰拱起來??蛇@只是“發(fā)威”,結(jié)合吼叫聲,可以震懾人心,是嚇唬人的行徑,并不是老虎“拿人”的本事。[16]
按:掀有舉起義,這里應(yīng)該是聳身躍起的意思。撲是往前撲沖向獵物,掀是從高往下壓向獵物。
武松一跳,卻跳回十步遠。
卻,《漢語大詞典》:“副詞。竟?!彼翁K軾《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從》詩:“一與子由別,卻數(shù)七端午?!薄端疂G傳》第二十六回:“且說西門慶和那婆娘,終朝取樂,任意歌飲,交得熟了,卻不顧外人知道?!?/p>
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乘勢向前,兩只手撾在大蟲頂花皮,使力只一按。那虎急要掙扎,早沒了氣力。武松盡力撾定那虎,那里肯放松。
撾,通抓,抓住。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那一片貪財心沒亂煞,則他油鍋內(nèi)見錢也去撾。”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二折:“把這廝劈頭劈臉潑拳搥,向前來我可便撾撓了你這面皮?!薄段饔斡洝返谒氖兀骸澳谴笫街翚隼锩?,被劊子手撾住了,捆做一團?!?/p>
谷里獐鹿皆奔降。
奔降,難通?!端疂G傳》第二十三回作“谷口麋鹿皆奔忙”,降為忙之音誤。
臂腕落時墜飛炮,爪牙撾處幾泥坑。
“幾泥坑”不通。《水滸傳》第二十三回作“爪牙爬處成泥坑”,幾為成之形誤。
當(dāng)下這只猛虎被武松沒頓飯之間一頓拳腳,打的動不得了,使的這漢子口裏兒自氣喘不息。
白維國、卜鍵校注:“使,累?!奔紧敼僭挕⒛z遼官話、中原官話中“使”都有勞累義。[17]“使”的勞累義應(yīng)該是役使義的引申。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所居卑末,使役苦辛?!碧祈n愈《論淮西事宜狀》:“待之既薄,使之又苦?!币凼箘t辛勞、勞累。河南話中有這樣的說法:“要是還那樣干,非把人都使死不可?!盵18]這里的“使”既可以理解為役使,也可以理解為勞累,這種兩可的語境正好說明了勞累義來自役使義。
原來使盡了氣力,手腳都踈軟了。
“踈”梅節(jié)夢梅館校定本(1998)改作“酥”。“踈軟”不誤,義為疏松軟弱。容與堂本《水滸傳》第二十三亦作“踈軟”。明王士性《廣志繹》卷二《兩都》:“蓋河性遇疎軟則過,遇堅實則斗?!?/p>
武松定睛看時卻是個人,把虎皮縫做衣裳,頭上帶著虎磕腦。
王利器:“虎磕腦,虎皮色裹頭巾?!盵19]《漢語大詞典》:“磕腦,古代男子裹頭的巾。”白維國:“虎磕腦,虎頭形的盔帽??哪X,一種腦后有連帽厚巾可護頸項的頭盔,武士用?!盵20]
按:磕腦不是頭巾,是帽子、頭盔。張庚、郭漢城介紹說:
宮廷中發(fā)展最多的,還是神仙鬼怪的裝扮。除了有名目繁多的各種冠帽……還有各種各樣的形兒、套頭、磕腦、簪形和臉子。形兒是全身性的,把演員從頭到腳改扮成劇中的動物,如獅、虎、鹿、鶴等。這在漢代百戲中已很盛行,一直流傳了下來。套頭即是假頭,同形兒一樣古老,用來塑造整個頭型(包括臉部)??哪X,一作□腦,多為動物形象冠,即在冠帽上塑有各種動物形。另外還有老君磕腦、佛磕腦、大目犍連磕腦、四大菩薩磕腦等。
可見磕腦是帽子,而且扮演任何動物人物都可以戴,不限于武士。
那兩人手里各拏著一條五股剛義。
梅節(jié):“剛叉,‘剛’劉、戴改‘鋼’?!卑矗簞偂摴沤褡?,改之無謂。漢李尤《金馬書刀銘》:“巧冶煉剛,金馬托形?!薄侗饼R書·綦母懷文傳》:“又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shù)宿則成剛?!薄缎绿茣ぷ啃袀鳌ぴ滦恪罚骸胺f士若百煉之剛,不可屈。”《再生緣》第二四回:“衛(wèi)煥推開身下馬,剛鎗一把點心苗?!绷x,叉之俗字。
世上惟有人心最歹,軟的又欺,惡的又怕。太剛則拆,太柔則廢。
后二句出自《漢書·雋不疑傳》:“凡為吏,太剛則折,太柔則廢。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樹功揚名,永終天祿。”“拆”為“折”之俗字,謂太剛硬則易折斷。廢,坍塌、倒伏?!墩f文》:“廢,屋頓也。”王筠句讀:“基址不堅,因而廢頓?!鳖D即頓首之引申,謂由上墜下,傾圮,倒塌。《淮南子·覽冥》:“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島裂?!备哒T注:“廢,頓也?!碧釀t廢,謂太柔弱則難以自立而倒伏。
紅塵多才奇才
柔軟立身之本,剛強惹禍之胎。無爭無競是賢才,虧我些兒何礙。青史幾場春夢,紅塵多才奇才。不湏計較巧安排,守分而今見在。
王夕河:“第一個‘才’字施蟄存校本、戴鴻森本、陶慕寧本、梅節(jié)本等皆酌改為‘少’字,恐非?!拧謩t可作‘哉’或‘則’的借字,如此文意可通?!蓖跽f未知其來源。上詞的后面四句本自宋朱希真(名敦儒)《西江月·自樂》(宋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一):“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見在?!笨梢姟安拧贝_為“少”字之誤。
詞的前四句見于明容與堂本《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軟弱安身之本,剛強惹禍之胎。無爭無競是賢才,虧我些兒何礙。純斧錘磚易碎,快刀劈水難開。但看發(fā)白齒牙衰,惟有舌根不壞。
這應(yīng)該是當(dāng)時流行的民間勸善格言,見于多種明代典籍。明劉子明輯《妙錦萬寶全書》(萬歷四十年(1612)書林劉氏安正堂重刊本)卷六《律法門·律令行移》下輯錄《西江月》四首,其一為:
軟弱安身之本,剛強強惹禍之災(zāi)。無爭無竟是賢才,虧我些兒何害?鉈斧敲金易碎,銅刀劈水難開。世人笑道我癡呆,管取前程自在。
明呂得璜《嘆世事》(《合陽文史資料》第七輯《合陽雜詠專輯》):
軟弱安身之本,剛強惹禍之胎,無爭無競是賢才,虧我些兒何礙。鈍斧錘磚會碎,快刀劈水難開,但看發(fā)白齒牙衰,唯有舌根不壞。
托名唐呂巖《百字箴》(《醒心宜讀》):
大著肚皮休悶,盡教八字安排。得寬懷處且寬懷,虧我些兒何礙□鈍斧分金易碎,鋼刀劈水難開。別人說我且妝呆,凡事有成有敗??旎钜苍?jīng)過,辛苦也曾受來。古云由命不由乖,好歹自家忍耐。柔弱立身之本,剛強惹禍之胎。不嗔不怒是賢才,管取前程遠大。[13]
由上可知,《水滸》中的“純斧”之純、《妙錦萬寶全書》中的“鉈斧”之鉈,均為鈍之訛誤。
梳一個纏髻兒,著一件扣身衫子。
王利器:“纏髻兒,將頭發(fā)挽成卷?!盵21]白維國“纏髻兒,用線繩纏扎的發(fā)髻,是少女發(fā)式。”[22]白說近是。纏扎不一定用線繩,可以是巾帕。宋章惇《開梅山》詩:“白巾纏髻衣繞頵,野花山果青垂肩?!痹獜堲恪锻憥r詞》卷上《沁園春·次韻李元之聽董氏雙弦》:“花間客,任鸞綃纏髻,更盡余杯。”明楊慎《貴州雜詠》:“綺繒纏髻作雕題,鐵距穿鞋學(xué)馬蹄?!?/p>
做張做勢,喬模喬樣。
喬模喬樣,妖里妖氣,模樣不自然。明末陶貞懷《天雨花》第四回:“看見桂香喬模樣,人人都道活妖精?!眴淘谒未詠沓S糜诔C揉造作、假裝等義,其來源未見有人闡發(fā)。竊謂此義是從本義引申而來?!墩f文》:“喬,高而曲也。從夭從高省。”高而曲則不平。《莊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喬詰卓鷙,而后有盜跖曾史之行。”陸德明釋文:“崔(譔)云:喬詰,意不平也?!辈黄絼t反常、怪異。《禮記·樂記》:“齊音敖辟喬志。”孔穎達疏:“言齊音既敖很辟越,所以使人意志驕逸也?!薄氨僭健敝^怪僻越常。反常義用于人身上就是矯情、做作、假裝。
止落下金蓮一人,長成一十八歲,出落的臉襯桃花,眉灣新月。
王利器:“出落,青年人身體容貌的變化,一般多指青年女性變得更漂亮。”[23]白維國:“出落,出挑;身體發(fā)育?!盵24]兩種解釋都不準確?!俺觥庇忻撾x義,如“出家”“出世離群”?!俺雎洹蓖x連文,謂脫舊換新,蛻變,變成。也說“出退”。元楊景賢《西游記》第十一出:“抬舉偌來大,出退得全別,俺孩兒現(xiàn)世的觀音樣,羞花也閉月?!币舱f“出脫”?!都t樓夢》第四回:“隔了七八年,雖模樣兒出脫的齊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認得?!泵髁杳沙酢抖膛陌阁@奇》卷十:“大郎領(lǐng)他到里面,交付與自己娘子,道:‘你與小叔叔把頭梳一梳,替他身上出脫一出脫,把舊時衣服脫掉了,多替他換了些新鮮的。’”末例是說將衣著改變一下。
主家婆察知其事,怒令家童將金蓮武大即時趕出,不容在房子里住。武大不覺,又尋紫石街西王皇親房子,賃內(nèi)外兩間居住,依舊賣炊餅。
“不覺”常見的意思是不知道、沒察覺,這里講不通。后世排印本將“不覺”連下讀,不知作何理解。這里的“不覺”是無所謂、不在乎的意思。明陸人龍《型世言》第四十回:“不知拿著大事是個富家,率性詐他千百,這叫削高堆,人也不覺得。”
原來金蓮自從嫁武大,見他一味老實,人物猥□,甚是憎嫌,常與他合氣。
王利器:“合氣,吵嘴、打架,都叫合氣?!盵25]白維國:“合氣,斗氣;為意氣相爭?!盵26]合常見的意思是投合。如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一見語合意,往來門下?!鼻搴桶铑~《夜譚隨錄·高參領(lǐng)》:“高訪之,相與較談,言多不合氣,復(fù)不相下。”這里的“合氣”就是意氣相投。“合氣”怎么又有斗氣的意思?“合”是兩物交接,交接就有觸碰,觸碰就是爭斗。元佚名《小屠孫》第十出:“孩兒,你如今與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還心愿,也免在家閑爭合口。”合口,爭吵。另一方面,斗也有投合的意思。李賀《梁臺古意》:“臺前鬬玉作蛟龍,綠粉掃天愁露濕。”清王琦匯解:“今人謂木石鑲榫合縫之處謂之鬬。鬬玉,以玉相鬬合,作臺前欄楣而鏤為蛟龍之形也?!?/p>
但凡世上婦女,若自己有些顏色,所稟伶俐,配個好男子便罷了。若是武大這般,雖好殺也未免有幾分憎嫌。
高文達:“好殺,極言其好?!贬屃x是?!皻ⅰ笔浅潭雀痹~,相當(dāng)于“死”,字亦作“煞”。元關(guān)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準備著洞房花燭夜,則怕今朝好殺人?!痹鯇嵏Α段鲙洝返诙镜诙郏骸岸嗽斂稍?,好煞人也無干凈。”
街上里老人等作賀他,送他下處去。
句子應(yīng)斷為“街上里老、人等作賀他”。人等,眾人,許多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尚書夫人及姑姨姐妹合衙人等,看見了德容小姐,恰似夢中相逢一般?!?/p>
武松回頭,見是哥哥。二人相合,兄弟大喜。
梅節(jié):“‘合’應(yīng)為‘會’。本書底本‘會’簡作‘會’,與‘合’形近易混訛?!盵27]王夕河:“‘合’字乃是‘會’的同源字,義也同‘會’?!稀衷诩坠俏闹屑从小畷稀x?!蚀恕稀挚勺鳛椤畷耐醋謱Υ菫檎`字。”[28]
按:王說非,梅說是?!昂稀痹谏瞎烹m然有相會義,但在明清白話中說“會”不說“合”。《詞話》其他地方都說“相會”。如第五回:“待他再差使出去,卻又來相會,這是短做夫妻。”第二十一回:“他說吳家的不是正經(jīng)相會,是私下相會。”第三十四回:“藏他在僧房內(nèi)與小姐相會。”第五十一回:“西門慶冠帶了就往衙門中來,與夏提刑相會。”第五十五回:“且說苗員外自與西門慶相會,在太師府前便請了一席酒。”“相合”的說法《詞話》中僅三例,其他兩例為:第二十九回:“今歲丁未流年,丁壬相合?!边@里的“相合”是相符的意思。第三十七回:“就是韓道國與他相合,倒是后邊去的多。”此“相合”指交媾。都不是會面義。
街上里老人等作賀他,送他下處去。
王利器:“下處;歇宿處;客店。”[29]白維國:“下處,住處,多指臨時性的?!盵30]釋義正確,但“下”義未明。“下”有落義,故稱落戶為“下戶”?!稘h語大詞典》:“下,引申為落戶?!度嗣袢請蟆?948.3.21:‘在那下,在那分地?!甭渲辜葱ⅰ⑿?。元佚名《硃砂擔(dān)》第二折:“這兩頭的兩個店,都是小本錢客商的下在里面。”《詞話》第五十一回:“他店內(nèi)房屋寬廣,下的客商多。”“投”有下落義。宋楊萬里《和周仲覺》:“火細霜還重,風(fēng)停葉自投。”故亦引申為投宿。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p>
那婦人一面臉上排下笑來。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和崇禎本“排”均作“堆”,各自都通?!芭拧庇嘘惲姓宫F(xiàn)義?!芭畔滦怼敝^現(xiàn)出笑容來。明陳函輝《詈椒閣中病齒偶食腐脆甚侑之以辭》(見《小寒山子集》):“以此忽得齒剛報,忍痛吞聲強排笑。菜根難咬物皆然,貧家無可供食料。”兩說各通的字詞,不能視為互誤。第一回:“若似叔叔這般雄壯,誰敢道個不是。”梅節(jié):“‘是’水滸、崇本作‘字’。第十六回:‘他若敢道個不是,俺們就與他結(jié)個大疙瘩’。‘字’亦誤‘是’?!泵氛f非是。
怎的肉果兒也不揀一筯兒。
白維國:“肉果兒,菜肴中的肉塊兒?!盵31]“肉果”未見有肉塊義。按上文云:“都拿上樓來擺在卓子上,無非是些魚肉果菜點心之類?!薄叭夤麅骸睉?yīng)為肉和水果。
武松睜起眼來說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的噙齒戴髪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fēng)俗、傷人倫的豬狗。”
“睜起眼來”不是睜開眼來,因為此前并沒有閉眼,這里是瞪大眼睛的意思,“睜”相當(dāng)于“瞋”。第四十一回:“賊不逢好死的強人,就睜著眼罵起我來?!钡谒氖嘶兀骸爸幌衲抢飻v了分兒一般。睜著眼。和我兩個呌?!苯鸲庠段鲙浿T宮調(diào)》卷二:“賊頭領(lǐng),聞此語,佛也應(yīng)煩惱。嚼碎狼牙,睜察大小?!薄氨牎倍际堑纱笱劬Φ囊馑?。
婦人吃他幾句搶的通紅了面皮,便呌迎兒收拾了碟盞家火。口里指著說道:“我自作耍子,不値得便當(dāng)真起來。好不識人敬。”
“口里指著說道”之“指著”表意不明,當(dāng)為“支吾”的音誤。明張居正《四書集注闡微直解·論語》卷十一:“費是季氏的私邑。昔冉有因夫子反復(fù)折之,理屈詞窮,又設(shè)詞支吾說道:‘季氏之欲取顓臾非有他也,只為顓臾的城郭完固而又近于已之費邑耳?!鼻逍煺稹逗掀种椤返谖寤兀骸板X貞不能隱匿,只得支吾說:‘初去時,俱是鄭心如誘引,以后惹禍之由,老奴尚未知其詳?!?/p>
這婦人見抅搭武松不動,反被他搶白了一場好的。
“好的”不好理解,崇禎本刪除。白維國:“好的,反語,指難聽的話?!盵34]《詞話》中“好的”處于句末的有好些用例。如第三十九回:“我說哥不受,拏出來倒惹他訕兩句好的。”第四十六回:“一面把玳安呌到根前,吃月娘盡力罵了幾句好的?!薄扮榘驳溃骸氵€說哩,為你來了,平白教大娘罵了我一頓好的?!钡谖迨换兀骸鞍趁縿偛旁诤筮吪愦箧∽?、楊姑娘吃酒,被李桂姐唱著灌了我?guī)诅姾玫摹!钡谄呤兀骸拔鏖T慶道:‘他吃我把奴才拶了幾拶子好的。為你這奴才,一時小節(jié)不完,喪了兩個人性命?!逼渲泻髢衫械摹昂玫摹本蜔o法理解成“難聽的話”了。“好的”應(yīng)該是程度補語,“灌了我?guī)诅姾玫摹薄稗倭藥邹僮雍玫摹币鉃椤昂煤霉嗔宋規(guī)诅姟薄昂煤棉倭藥邹僮印??!胺幢凰麚尠琢艘粓龊玫摹跋喈?dāng)于“反被他好好的搶白了一場”或“反被他好一場搶白”?!昂玫摹币部梢苑旁趧釉~前。第七十六回:“韓道國老婆不來便罷,若來,你看我指與他一頓好的不罵。”將狀語“好的”放到動詞后作補語,這應(yīng)該是作者的方言。
我叫他又不應(yīng),只顧往縣前那條路去了,正不知怎的了。
正,實在。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補遺》卷四《宮殿被災(zāi)》:“今礦稅流毒,遍滿區(qū)宇,動以三殿兩宮大工為辭,且云停止有日,正不知告竣何日也。”清 錢澄之《田間尺牘》卷一《與家紹隆》:“拙集六種,甫刻其四,卷帙浩繁,資費不貲,正不知告成何日。”
婦人罵道:“賊混沌蟲,有甚難見處。那廝羞了沒臉兒見你,走了出去。我猜他一定叫個人來搬行李,不要在這里住,卻不道你留他?!蔽浯蟮溃骸八崃巳ィ毱騽e人笑話?!眿D人罵道:“混沌魍魎,他來調(diào)戱我,到不乞別人笑話。你要便自和他過去,我卻做不的這樣人。你與了我一紙休書,你自留他便了。”
要,想,愿意?!安灰谶@里住”謂不愿在這里住,“你要便自和他過去”謂你愿意就自己和他過日子去。
那婦人在里面喃喃吶吶,罵道:“卻也好,只道是親難轉(zhuǎn)債。人自知道一個兄弟做了都頭,怎的養(yǎng)活了哥嫂,卻不知反來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搬了去,到謝天地,且得冤家離眼前?!?/p>
白維國:“親難轉(zhuǎn)債,親戚間也不能轉(zhuǎn)承債務(wù),比喻難于得到別人的幫助?!盵35]這一解釋字面上勉強說得過去,但放在上面的語境中并不和諧,潘金蓮或武大沒有讓武松分擔(dān)什么困難憂愁。
龍潛庵:“親難轉(zhuǎn)債,親人難于借債。比喻愈是親人愈難求得幫助?!盵36]劉敬林亦主借債說:
“轉(zhuǎn)”不是“轉(zhuǎn)承”,而是“轉(zhuǎn)借”。唐皮日休《寒日書齋即事》詩之三:“從公未怪多侵酒,見客唯求轉(zhuǎn)借書。”“轉(zhuǎn)借”同義連用,即借取:借。在吾鄉(xiāng)南陽方言中今仍常見這種說法,如某生意人一時錢不湊手而影響生意,別人或勸言“轉(zhuǎn)借幾個不就都開了”。言借“幾個”。而“債”亦用如動詞“借債”?!豆茏印枴罚骸皢栆刂毴藗痴邘缀渭??”言借而食的有多少家。又《穆天子傳》卷三:“債車愛載”郭璞注:“債,猶借也?!薄对~話》“轉(zhuǎn)債”為同義連用,即“借債”。[37]
古今辭書未見訓(xùn)“轉(zhuǎn)”為借者,說“轉(zhuǎn)”有借義,證據(jù)不足。皮日休詩的“轉(zhuǎn)”與“多”對文,是頻度副詞,“轉(zhuǎn)借書”是再次借書或反復(fù)借書的意思?!稘h語大詞典》釋為“托請他人借取”,亦未確。
霍松林主編《中國古典小說六大名著鑒賞辭典》(華岳文藝出版社,1988:241):“親難轉(zhuǎn)債,意為自己親人可以指靠?!边@種理解與原話如何關(guān)聯(lián),不得而知。
竊謂“親難轉(zhuǎn)債”之“難”當(dāng)是“雞”之形誤,正如“扠兒難”之“難”為“雞”之形誤一樣?!半u”又為“極”的音借。債即責(zé),指責(zé)怨、責(zé)怪?!稘h書·張騫傳》:“漢使乏絕,責(zé)怨,至相攻擊?!薄坝H極轉(zhuǎn)債”是說太親近反生責(zé)怨。類似的說法如《詩經(jīng)·小雅·角弓》:“兄弟昏姻,無胥遠矣。”鄭玄箋:“親親之望,易以成怨?!彼侮悇t通《春秋提綱》卷二《秦晉兵爭例》:“大恩易怨,人情之常。”明劉鴻訓(xùn)《四素山房集》卷九《報張云橋縣主》:“每一念及,喜極轉(zhuǎn)悲?!泵魍缆 恫屎劣洝返诙觯骸熬鯓窐O轉(zhuǎn)生哀,鼙鼓漁陽動地來?!鼻鍡罘紶N《芙蓉山館全集》詩鈔卷六《過仆固懷恩墓》:“氣驕非易制,寵極轉(zhuǎn)成怨?!?/p>
[1]楊琳.“金學(xué)”基礎(chǔ)有待夯實——以《金瓶梅詞話》第一回校釋為例[J].文學(xué)與文化,2012,(4).
[2][4][27]梅節(jié).金瓶梅詞話校讀記[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9.9-10.16.
[3][6][13][32]白維國,卜鍵.金瓶梅詞話校注[M].長沙:岳麓書社,1995.23.34.61.
[5][8][12][20][22][24][26][30][31][34][35]白維國.金瓶梅詞典[Z].北京:線裝書局,2005.301.300.300.166.43.56.158.421.326.155.310.
[7][11][14][19][21][23][25][29][33]王利器主編.金瓶梅詞典[Z].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33.26.328.211.12.97.141.23.355.
[9]江藍生.被動關(guān)系詞“吃”的來源初探[J].中國語文,1989,(5).
[10]張惠英.說“給”和“乞”[J].中國語文,1989,(5).
[15]David Tod Roy.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2013.
[16]吳越.吳越品水滸:品人篇[M].東方出版社,2007.24.
[17]許寶華,[日]宮田一郎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Z].中華書局,1999.3429-3430.
[18]孫明和.伊洛詞話[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171.
[12]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下)[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14.972.
[13]袁嘯波.民間勸善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01.
[14]高文達主編.近代漢語詞典[Z].知識出版社,1992.289.
[28]王夕河.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M].漓江出版社,2012.9.
[36]龍潛庵.宋元語言詞典[Z].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677.
[37]劉敬林.金瓶梅方俗難詞辨釋[M].線裝書局,2008.4.
【責(zé)任編輯:周 丹】
H136
A
1673-7725(2017)04-0032-10
2017-03-17
楊琳(1961-),男,甘肅臨夏人,教授,主要從事語言學(xué)、文獻學(xué)、民俗學(xué)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