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確培養(yǎng)“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迅速進入廣大中學教師的視野。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要抓住知識的本質,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jīng)驗,形成和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在近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研究中,我立足學生實踐,堅持運用“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素養(yǎng),積極構建基于學生立場的“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新模式,堅持為學而讓,順學而引,以學定學的實施原則,力求通過目標讓學生明確,問題讓學生提出,活動讓學生參與,規(guī)律讓學生發(fā)現(xiàn),收獲讓學生表達,課前引導學生主動學,課上引領學生互動學,課后引發(fā)學生靈動學,最終讓學生在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的思維品質和基本的學習能力,形成讓學生帶得走的核心素養(yǎng)。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堅持“三讓”原則,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目標讓學生提出。目標讓學生明確是推進分層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學習目標是以學情為基點的,不同的學習個體在課堂上的學習目標是有差異性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上的基礎性學習,更應通過科學的引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確立自己在課堂達成的發(fā)展性努力目標以及階段性發(fā)展目標。教師無視學情,主觀代替學生確立學習目標,會極大影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發(fā)展性努力目標讓學生自己定,會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感、歸屬感。
教學實施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現(xiàn)有認知水平,給足學生自主確立學習目標的時間、空間;學習目標的確立需課前考慮,多調查了學生的學情、基礎,多組織討論;學習目標的呈現(xiàn)可以有基本統(tǒng)一的表達方式,也可以針對文本主、生本特點選擇不同的方式。
2.問題讓學生提問。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代課堂的重要任務。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正在于學生習慣于接受知識,不善于發(fā)現(xiàn)能產(chǎn)生新知識的有價值的問題。提問權還給學生,可以改善課堂對話文化,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課堂活力將不斷增強。
無論是對課堂學習有導向作用的主要問題,還是在課堂細節(jié)中生成的即時性、零散性的問題,都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學生提問要力求做到言之有物,不提空洞的問題;提問應與課堂學習緊密相關,注意提問的有效性,同時鼓勵、包容提問的個性化。
3.活動讓學生參與。英語教學是一種充滿感情的雙邊活動,語言材料本身蘊涵著豐富的情感代碼,師生內在的情感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課堂上的各種學生活動(包括表演課堂劇)是課堂不斷生成的有效催化劑?;顒尤笔У恼n堂缺少真正的活力。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合作、探究、實踐、體驗才成為可能。
活動要有充分的準備,對活動的發(fā)生要有預設;要突出主題,明確活動目標,讓學生充分體驗;活動的評價要及時、適切。
二、著力“三引”策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素養(yǎng)
1.課前引導學生主動學。從心理學角度講,“先學”彰顯了學習主體的角色,尊重學生個體心理的差異性與獨特性,充分釋放了學生的學習潛能,這些都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積極倡導的。
每堂課前,我設計出科學、有效的引學任務,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小研究學習”。給學生提供先想、先做、先學的空間與時間,積極主動地做好課堂學習的思想準備。內容可以圍繞課程補充英語的課外知識,例如名人名言、流行美語、英文幽默、翻譯欣賞、勵志佳句、電話英語(如: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已停機。Sorry!the number you dialed is out of service.)等。同時,對學生課前小研究學習情況及時檢查、反饋,以便在課堂上實施差異性教學。
2.課上引領學生互動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英語教學法更強調互動的教學原則?;訉W習中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建立“榮辱與共”的關系,明確自己的責任、任務分工,既要發(fā)揮個人才智,又要相互交流和幫助,只有大家都進步才算是共同學習;要制定措施保證課堂學習任務的完成;要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獨立思考、分工合作、主動交流的習慣。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合作中,要給予每個學生發(fā)言的機會。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相結合,以評促學。要欣賞學生的成功,讓他有成就感;要鼓勵失敗的學生,讓他多受啟發(fā)。
3.課后引發(fā)學生靈動學。課后學習不僅是完成鞏固性、檢測性作業(yè)的重要時段,更應該是拓展性、研究性學習的延伸。從學習程序看,課后是課堂學習的繼續(xù),引發(fā)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分析和運用英語信息的能力;從學習內容看,進行個性化的探究活動,有利于學生的差異發(fā)展;從學習資源看,探究性學習把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實踐和個人經(jīng)驗都納入其中,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素養(yǎng)。
當下,在以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英語教學背景下,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讓學引思”教學新理念,努力將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有知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具有較高素養(yǎng)的世界公民。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更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讓英語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使其樂學、愛學,并不斷地提升英語學習的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