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芝靜 劉會平 徐桂霞
人文關懷護理在老年骨傷患者中的實施
劉芝靜 劉會平 徐桂霞
目的 研究對老年骨傷患者提供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我院于2016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34例骨傷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劃分為一般組67例與觀察組67例,為一般組患者提供院內(nèi)一般治療措施及院內(nèi)護理流程,為觀察組患者在基礎住院護理過程中提供人文關懷服務,總結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對比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結果,對比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結果 一般組患者滿意度為80.60%,觀察組為94.03%,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一般組,P<0.05。兩組患者入院時接受焦慮評分,結果均顯示為重度焦慮;經(jīng)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結果低于一般組,P<0.05。一般組患者自我照顧行為、護患溝通、遵醫(yī)行為、家庭融入度等指標評分均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 為老年骨傷患者提供人文關懷護理,大部分患者對護理措施表示滿意,且焦慮情緒得到良好改善,生活質量較好。
人文關懷 老年 骨傷 滿意度 生活質量
老年患者因年齡、機體健康水平、骨質疏松狀態(tài)、機體營養(yǎng)不良等多種因素可能導致日?;顒又腥菀装l(fā)生骨折等骨傷情況,老年骨傷疾病屬于骨科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病程較久,骨傷主要類型包括車禍、跌倒導致骨折、骨質疏松、風濕疾病等,此類疾病對患者日常活動能力、身心舒適度、生活質量等方面均造成嚴重影響[1,2]。大部分骨傷疾病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因疾病導致身心舒適度降低、家庭經(jīng)濟負擔、無法自我照顧等因素而產(chǎn)生嚴重心理焦慮及抑郁情緒,且患者住院期間存在護理安全威脅因素,包括跌倒、墜床、壓瘡等,針對上述情況,護士為此類患者提供早期護理干預,加強心理護理,提供人文關懷[3]。本文研究對于老年骨傷患者提供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6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34例骨傷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劃分為一般組67例與觀察組67例,一般組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41例,年齡范圍在50~80歲間,平均為年齡69.1±8.0歲,疾病類型四肢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17例,股骨脛骨折1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7例。觀察組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40例,年齡在51~79歲間,平均年齡為70.2±8.2歲,上述疾病類型分別為16例、16例、17例、18例。兩組患者疾病基本資料結果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納入標準[4]:患者入院后接受X線、CT檢查確診疾??;患者主訴骨折處疼痛;兩組患者均有較好溝通能力;需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患者;排除肝腎功能異常患者。
1.2 護理 一般組患者接受臨床常規(guī)護理服務,包括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病室環(huán)境,評估老年患者心理感受,為其提供疾病知識宣教,了解患者內(nèi)心想法,病情允許的患者使用輪椅移動,不能移動的患者直接推床協(xié)助患者檢查,提供心理疏導,做好院內(nèi)安全管理措施,與家屬保持交流,及時告知患者治療計劃,遵醫(yī)囑進行用藥,提供術前準備工作,協(xié)助患者完成日?;A照顧工作,提高身心舒適度。
為觀察組患者加強人文關懷護理,包括:①首先科室護士長帶領所有醫(yī)護人員共同學習人文關懷技巧、概念,提高科室護士自身專業(yè)水平,樹立人性化護理服務精神,集中培訓,定期組織科室內(nèi)技能培訓工作。②護士長制定科室標準人性化服務流程,包括入科后主動關心患者,及時評估患者主要身心需求并及時滿足,提供住院全程護理服務,陪伴患者完成各項檢查,營造較好住院環(huán)境,增加安全設施擺放,如防滑墊、扶手等,在科室走廊張貼疾病、健康知識海報、擺放綠色植物,營造溫馨舒適治療環(huán)境[5]。③護士應及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患病后多數(shù)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否認、恐懼、焦慮情緒,導致患者遵醫(yī)意識較低,針對此種情況,護士應主動關心患者,聯(lián)合家屬提供家庭、社會支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④仔細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耐心聆聽患者主訴,詳細為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健康宣教,采用文明禮貌用語,尊重患者,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認真耐心的回答患者疑問,做好解釋工作。
1.3 觀察指標
1.3.1 焦慮評價:分別于入院時、出院時為患者提供心理焦慮評價,評分采用SAS焦慮自評表,表格包括20題,采用四級評分法,由患者本人填寫,共發(fā)放134份調(diào)查問卷,回收率100%,評分標準:<50分表示患者無焦慮心理;51~60分表示患者輕度焦慮;61~70分顯示為中度;>70分表示患者出現(xiàn)嚴重心理焦慮[6]。
1.3.2 生活質量評價:科室自制評分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情況,觀察指標包括自我照顧行為、護患溝通、遵醫(yī)行為、家庭融入度,每項指標均為100分,其中60分為標準分,<60分表示生活狀態(tài)較差;61~80分表示生活狀態(tài)一般;>80分表示生活狀態(tài)較好[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評估兩組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一般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例)
2.2 評估兩組患者經(jīng)護理干預前后心理焦慮評分 兩組患者入院時接受焦慮評分,結果均顯示為重度焦慮;經(jīng)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焦慮評分結果低于一般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分)
2.3 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一般組患者生活質量等指標評分均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分)
3.1 加強人文關懷可改善患者焦慮情緒 大部分骨傷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疼痛表現(xiàn),疼痛作為一種主觀感受,會導致患者住院期間身心舒適度降低,護士應及時評估患者疼痛表現(xiàn),觀察主要需求及存在的護理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為患者提供注意力轉移法緩解疼痛,包括播放輕音樂,通過藥物、呼吸放松訓練等方式干預,緩解焦慮情緒[8]。
3.2 做好治療期間人文關懷 在骨傷疾病患者輸液治療時,需進行血管評估,在健側肢體輸液,操作時保證力度輕柔,提供舒適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護士應就疾病知識為患者進行宣教,采用通俗易懂語言,掌握溝通技巧,提高患者認知能力。
綜上所述,為老年骨傷患者提供人文關懷護理,包括使用文明用語,入院后主動為患者自我介紹,緩解陌生感,告知患者科室環(huán)境及規(guī)章制度,就病情現(xiàn)狀與患者保持交流,護士通過日常治療過程中的細節(jié)護理,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干預后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對護理措施表示滿意,且焦慮情緒得到良好改善,生活質量較好。
1 黃天雯,陳曉玲,譚運娟,等.疼痛護理質量指標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148-151.
2 楊爽.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護理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1):987-989.
3 黃萍,紀紅梅.骨科病房通過提高護理軟技能提升護理質量的應用和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4):2242-2244.
4 于紅霞,朱洪英,朱鳳祥,等.骨科壓瘡護理不良事件68例發(fā)生特點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2):87-88.
5 畢娜,韓旭,王曉燕,等.骨科護理責任組長查房流程的設計及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25):3647-3651.
6 左霞,黃燕,陳玉芳,等.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在創(chuàng)傷骨科病房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3):393-395.
7 郭曉玲,江雪蓮,馮曉敏,等.骨科患者圍術期5個“第1次”精細化護理實施體會[J].護理學報,2016,23(15):51-53.
8 馮晨希,江恒,袁敏,等.基于循環(huán)質控理念的護理風險管理對骨科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3):5497-5499.
劉芝靜,護師,大專濱江歷, 主要從事:骨科方面的護理工作。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醫(yī)院 骨一科 30027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2.062
20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