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給學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導,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在今后的寫作中克服不足,發(fā)揚長處,不斷提高水平。文章談了六點作文批改的方法,以提高語文教師作文批改的速度和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批改 輪流 典型 當面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作文的批改又是作文教學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語文教師在學生作文完成后,便一頭扎進學生的作文本中,揮筆灑汗,在每個學生的作文本上圈點勾畫,勞動量 遠遠超過其他學科的作業(yè)批改量。但等作文本發(fā)下來時,學生最關心的是老師給了他多少分,評了什么等級,根本不去體會老師批改的意圖,待到下次寫作文時,上次的毛病重犯。這就告訴我們,教學中應摒棄一些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法,逐步探索、尋求能夠提高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也讓老師從“作文山”的重壓下解放出來。
多年來,我從這幾個方面著手批改,不僅提高了我們教師作文批改的速度和質(zhì)量,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一、全收全改
即每次對全班學生的作文都進行批改。根據(jù)學生作文的實際進行總批,這 樣可以具體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寫作能力及一段時間來寫作方面的收獲和問題等。但這樣一來教師的工作量就比較大了,為了節(jié)省時間,有的教師只寫一句批語,如“中心不明確”,“內(nèi)容較詳細”及“人物形象描寫不夠”等。而且沒有批眉,這樣的批語顯得太籠統(tǒng),對學生沒有什么幫助,使學生看不出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問題,根本弄不清自己作文的好與不好。所以,這種方法費時,效率低,收效甚微。
二、輪流批改
每次作文,教師只批改全班大約三分之一學生的文章。但這些學生應包括作文成績好的,中等的和差的三種程度,以便于了解各層次學生在不同類型作文中的寫作狀況。這樣不但可以減輕教師過重的負擔,也可以解決多寫與多改的矛盾,學生寫得越多并且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以修改,對提高寫作水平肯定有益。但從語文教師的工作負擔看,學生寫得越多,教師批改的困難越大,輪流批改可以解決這個矛盾。
三、重點批改
每次作文都有一個訓練的重點,因此教師在批改時也應圍繞這個重點進行批改。如果訓練的重點是“立意”,那么批改時就要以“立意”為主要內(nèi)容,在立意方面批得精細些,其它方面可以稍加點撥。這樣一來,學生寫作文時所關注的問題就相對比較集中了,收益也會大些。
四、典型批改
教師在瀏覽全班學生作文的基礎上,挑選一篇或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向大家展示。所謂“代表性”就是指在這次作文中能夠代表多數(shù)同學的水平,一般是中等或中上等的。然后組織學生從選文的立意、選材、謀篇布局等方面進行批改。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這樣就可以教給學生如何審題立意、選材布局、運用語言等寫作方法。這樣做,能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五、當面批改
教師看了作文以后,不是直接在作文本上寫批語,而是與學生當面交談。葉圣陶認為“作文批改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當面改”。與學生共同念文稿,與學生商量著改。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頓住,向學生提出些問題,如“這兒說清楚了沒有”,“換一個詞怎么樣”之類,讓學生自己去考慮。這樣當面批改可以使師生在思想方面易于溝通、交流,也能使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寫作意圖、構思等。這種方法更能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能彌補書面批改的不足,這種批改方式日益受到學生的歡迎。但當面批改用的時間相對較長,難以經(jīng)常進行,可以分期、分批批改,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受到“耳提面命”的指導。
六、互相批改
在現(xiàn)實教學中我們往往重視教師批改而忽視了學生批改,且發(fā)現(xiàn)只有教師修改作文,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作文也很難提高,固推出了學生“互批自改”這一教學方法。通過長期的作文批改實踐發(fā)現(xiàn)“互批自改”這一教學手段不僅解決了作文教學中教師“高耗低效”的弊病,而且吸引了學生關注作文、修改作文的眼球。學生寫完作文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織學生按照作文訓練的要求,對組內(nèi)同學的作文逐篇討論。當然分組時要按照作文水平能力分組,盡量使各組力量均衡,讓學生各抒己見,將一致的意見寫下作批語,最后教師總結。這樣做,既可以集思廣益,啟發(fā)習作者把自己的作文改好,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總之,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論用哪種方法,每位教師都要從實際出發(fā),本著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注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選擇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批改,因文而異,因材施教,求實求活,不斷總結,以便提高教師批改的速度和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