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敏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與中學語文教學,不管在教材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有著一定的差異,作為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過度,從而更好地對語文教學進行理解。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銜接小學語文與中學語文的方法進行分析,探索促進語文教學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銜接;措施;方法
在從小學到中學的過程中,學生接觸到的內容、知識點、教學模式不一樣,有的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產生了陌生的感覺,之前比較熟悉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于中學的教學內容,原本比較輕松的節(jié)奏變得比較緊湊。小學語文教學比較傾向于對基本知識點的記憶,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增加了很多靈活性的內容,使學生一時之間無法適應,從而造成成績下滑、對語文教學失去興趣和信心等現象。面對學生在小學語文和中學語文銜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從教材上、內容上、模式上等眾多方面,做好銜接工作,幫助學生能夠快速適應中學學習內容。
一、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
學生在剛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的時候,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著不適應的感覺,與教師接觸的第一印象也是決定學生對語文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減少學生在進入新環(huán)境的陌生、約束、畏懼感,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心理上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快速信任教師。首先,教師應將自己介紹給學生,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情況進行了解,采用和藹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并將自己的教學情況、教學風格、課堂記錄進行宣講,使小學生在一開始就能夠掌握教師的具體風格。其次,應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了解,可以交流一下小學語文學習中最難忘的事情,也可以對自己喜歡的作家、書本進行分享,從而實現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最后,教師應積極與家長展開溝通,對學生的家庭成長情況、小學階段的學習 、性格特征進行了解,從而在后期教學工作開展的時候更加具備針對性。
二、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有的學生在學習中會發(fā)現,在小學時候語文是自己的強項,學習起來也比較有動力,但是到了中學發(fā)現,很多自己擅長的東西似乎派不上用場,自己的強項也逐步變成弱項,從而使得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增加激發(fā)興趣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認識語文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例如,在每節(jié)課的課前,可以開展主題演講活動,讓班中的每名同學都能夠有上臺演講的機會。有的同學以“我是小小鏟屎官”為話題,對自己家中可愛的寵物進行了介紹,并為同學們展示了自己家寵物的照片,有吃飯的照片,有一起出去游玩的照片,有睡覺的照片。在演講中,該名學生對自己與寵物的故事進行了梳理,以趣味性的方式進行了語言表達,也使同學們感受到了作為“鏟屎官”的他與寵物在一起的快樂心情,整個演講都充滿著笑聲和掌聲。通過演講活動,使學生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很多趣味故事充滿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得到了提升。
三、中小學教師形成合力,做好教學內容銜接
首先,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教研活動,相互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了解各學段的要求,明確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積極為中小學教學內容的銜接付出努力。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讓老師進一步明確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懂得了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的意義,有利于中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銜接。其次,中小學教師還應多聽常態(tài)課,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取長補短。例如:在聽小學《春》這一課時,老師主要引導學生解決三方面問題:(1)對課文中的重點單詞和詞組、句子進行學習,對作者的基本信息進行掌握。(2)對文章的整體結構進行掌握,并明確作家的中心思想。這篇文章的整體結構為“總—分—總”,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通過“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些畫面來盡情地描繪春天,從而表達了作者盼望春天、熱愛春天的思想感情。(3)研讀重點段,培養(yǎng)分析理解能力。重點圍繞“春花圖”和“春風圖”來分析問題:如比喻、擬人、排比的作用;自然段的結構;個別詞句的揣摩。這樣既夯實了基礎,又為初中的深層次理解分析能力奠定了基礎。在評課的時候,我們各抒己見,互相切磋,共同受益,效果很好。最后,中小學教師要多進行溝通,從中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學習情況、家庭狀況等,這樣有助于教育教學的開展。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結語
總之,中小學階段是吸收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階段,教師應把握好小學與中學的銜接階段,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從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到中學語文教學內容的轉變,將被動學習模式轉變成為主動學習模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對語文的興趣,從而使語文教學的效果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牟俐玫.怎樣做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J]. 西部素質教育,2016(17):94-95.
[2]崔敏.整合目標 有效銜接——中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整合與有效教學銜接[J]. 亞太教育,2016(17):133.
[3]郭瑞群.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有效策略[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11):77.
[4]季茂霞.如何做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J]. 文學教育(下),2011(09):84.
[5]劉燕芬.中學教師在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中的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