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柄臻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體制的改革和發(fā)展,支撐教育體制形成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條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高等教育呈現(xiàn)出國際化、大眾化、市場化、多樣化的特點。傳統(tǒng)的學生工作理念、工作模式與方法已經(jīng)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高校學生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本文將探討生本管理視角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
關鍵詞:高職;學生管理;生本管理
就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現(xiàn)實和實踐水平來看,傳統(tǒng)的注重高校內部系統(tǒng)的學生管理模式,越來越受到社會信息化、價值多元化和管理網(wǎng)絡化的挑戰(zhàn);以網(wǎng)絡平臺為學習和生活的新型大學生,正日益侵蝕和破壞高校傳統(tǒng)的以“校、系、班”為依托的縱向管理模式;復雜多變、開放多元的學生發(fā)展特征,增加了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因此,創(chuàng)新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積極探索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重構高職學生生本管理的內容體系,搭建高職學生生本管理的制度和舉措保障平臺,可以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實踐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一、生本管理的基本觀點
學界對生本管理進行了很多研究,在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想合理融入并運用生本理念,就必須堅持如下基本的三個觀點:
關于生本理念之價值觀。對于生本管理理念而言,學生是一切的核心所在,工作的出發(fā)應當是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以及為了達成學生的一切,不僅要將學生作為整個教育管理過程的出發(fā)點,也應當將其視為教育管理過程的主體角色。
關于生本理念之倫理觀。生本管理理念當中的基本理論追求,就在于對學生群體的尊重、理解以及信任,應當從內部和外部全方面地了解學生群體,對學生群體有一個客觀的判斷。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的內心,才能夠找到貼近學生的方式,才能夠通過工作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認知。
關于生本觀念之管理觀。管理觀認為為了進一步落實生本教育管理,就必須要加強校本管理,站在教師和學生的雙方的角度同時落實人本管理的理念。在傳統(tǒng)的師本管理中,教師的管理工作往往都限制于既定的時間以及既定的模式,缺乏自由性,但是在生本管理中,教師的管理工作是有充足的時間彈性以及安排靈活性的。
二、生本管理理念下高校共享式主題化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維模式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需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摸索的過程,在落實生本理念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當思考如何開展工作才能真正意義上做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要目標、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根本、以為學生服務為出發(fā)點。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fā),院校其實可以能夠找到很多工作的入手點,譬如對于貧困生群體,我們可以知道學生的需求主要是在學費的問題上,對于存在心里問題的學生,則需要院校提供一些相關的心理輔導支持。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快速推進的高教改革,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的和首要的目標。
2.提高輔導員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素質
在高職院校落實學生管理工作的進程中,輔導員團隊以及學生干部隊伍可謂是主力軍角色,他們是直接參與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線參與者。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就必須從這兩大角色入手,努力提高隊伍素質,保障隊伍的管理水平。高職院校要始終按照專業(yè)化發(fā)展導向努力,嚴格準入機制,完善培養(yǎng)體系,優(yōu)化管理考核機制、構建保障機制以及搭建流動機制等方面入手,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較穩(wěn)定的學生工作隊伍力量和學生干部隊伍。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要努力健全學生干部選拔培養(yǎng)機制,健全科學的監(jiān)督考察和激勵評價機制,完善學生干部管理體系,提升學生干部學生管理工作的能力。
3.找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抓手,關注特殊群體
在當前階段,貧困生群體、心理問題群體、網(wǎng)絡虛擬群體是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主要抓手。首先,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國家資助資源,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教育平等,在貧困生認定、資助和教育等方面不斷探索,要形成一套較為科學的貧困生工作模式。科學認定貧困生資格是貧困生工作最關鍵的一環(huán)。第二,高職院校要積極構建權利義務基本對等的貧困生資助方式。第三,關注心理問題學生群體。高職學生正處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轉變過程,高職學生的心理正處于快速發(fā)展期,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強。
4.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共享式階段化主題化的基本思路
面對信息化信息化、網(wǎng)絡化、多元化發(fā)展趨勢對學校學生管理系統(tǒng)的挑戰(zhàn),面對以學生社團、網(wǎng)絡等作為紐帶所建立而成的新興群體,他們對校園內固有的 “校、系、班”管理框架、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挑戰(zhàn),同時,面對高校內部學生群體規(guī)模每年的遞增趨勢的挑戰(zhàn),高職院校就必須要盡快地在校園內部建立起階段化共享式主題化的學生教育工作基本思路。而所謂的階段化共享式的主題化教育,其實是在參照院校頂層設計的基礎下,按照不同學生群體的特點,從而為不同的群體制定有針對性、有特色的分階段的日常管理主題。經(jīng)過不斷的摸索與研究,高校內部最終將通過階段劃分來制定階段性的管理目標,從而通過階段性管理工作的落實最終達成目標理念中共享式、主題化教育的這種學生管理模式。
三、結語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管理理念的發(fā)展,人本管理理念和實踐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開來。結合多方面的實踐經(jīng)驗,人本管理模式是現(xiàn)代化發(fā)展社會模式中最適合的管理方式,也是針對高校內學生管理工作最為適合的管理里面。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認為高職院校應當充分迎合人本管理理念,充分將生本教育以及生本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去,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鄧續(xù)周.高校學生事務組織結構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思想理論教育,2011.
[2]吳建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研究[J].文史博覽(理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