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莉
【摘 要】不同的語言教材,需要不同的方法,這樣才能帶給學生深刻的情感體驗,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引入興趣的大門,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欲望的第一步。一個善于引導的教師,應重視設計,即運用各種手段,恰如其分地把新的語言知識給學生,從而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英語 方法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14-01
小學英語課程的學習,不僅是讓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更是運用多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英語的魅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磨礪學生的意志,陶冶學生的情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滲透新課標理念,適應新課改要求,力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一、抓好課堂紀律,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上,教師不能隨心所欲,學生也不能無所顧忌。但是在出現(xiàn)狀況時我們教師如果不能適時的調(diào)整課堂的變化,從而有可能導致一團糟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以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還可以運用我們現(xiàn)在課堂上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如暗示法、提問法、無聲法、注視法等,以此來達到控制課堂紀律的目的。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如好奇、好動、愛表現(xiàn)、愛模仿等,靈活巧妙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設計新鮮的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此來科學的、有效的控制課堂。
二、優(yōu)化組合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果
應該說絕大部分教材的編排是合理的,但有時根據(jù)教學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作以適當?shù)恼{(diào)整,進行優(yōu)化組合,可以取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我們教師在教授某些內(nèi)容時,可以適當?shù)貙滩倪M行調(diào)整增補,可以把一些內(nèi)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說,在學生剛接觸英語時,我們暫且不要急著讓學生去學會什么單詞、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動提前。如把“stand up; sit down ”這一環(huán)節(jié)提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原來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說添補,在上一堂課的單詞教學中,就把下一單元中同類的或者是相關聯(lián)的單詞提前教。如在教授數(shù)字時,我們就教學生運用“how many?”“what time is it ?”等句子讓學生去回答,這樣既幫助學生在同類知識點上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運用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記憶。
三、結合情境、是教好學生必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就目前我國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來看,學生被動接受英語學習,就像是帶上腳鐐跳舞的奴隸,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聽講、做筆記甚至是抄筆記,根本不動腦筋,也不理解所學的知識??偠灾?,教師的話語總是多于學生的話語,再加上缺少母語環(huán)境,導致最終有許多“啞巴英語”。這一現(xiàn)狀讓人堪憂,而情境教學法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為核心,以活動為途徑,以周圍世界為源泉,這樣的方法很適合小學生學習,也是很有必要與情境教學法結合,老師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親身體驗,以此來激發(fā)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正在使用的北師大版小學英語教材,在教材的模塊設計上進行了對傳統(tǒng)英語學習:先學習詞匯,后進行句子的介紹這一過程作了較大的突破與改進,將故事教學放在了每單元一始,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單詞,領悟語言點。這一設計是對情境教學法的另一種理解和實踐應用,而教師正是將情境教學法與本教材進一步整合與實踐。
四、 用真誠拉近距離,增加師生信任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傳遞真情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有聲的表達,一種是無聲的交流。有聲的表達主要是教師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用自己優(yōu)美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歡快或是悲傷的情感來闡述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其間的內(nèi)涵。無聲的交流則是用肢體語言,一個手勢,一個表情,一個眼神來傳情達意。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用眼神來面對全體學生。教師講授知識時,要用眼睛環(huán)視全體,并讓它在某個學生臉上停留,讓它與學生的眼神做一下溝通,探尋一下學生是否已經(jīng)理解。當學生做了錯事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指責的眼神去看他,就會起到阻止,批評的作用;當學生因為膽怯慌張而回答不暢甚者語無倫次的時候,教師用熱切期待的眼神去看他,就會使他氣定神閑,鎮(zhèn)定自如。課堂上這短短的一瞥確實能達到 此時無聲勝有聲 的效果。師生在彼此的眼神交流中加深了感情,增加了信任。
五、分析學生存在的差異、從而推動學生學習
在英語的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不盡一致。有些同學能很好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而有一部分同學則不太理想。針對這種現(xiàn)象,可在課堂上開展一個小節(jié)目:挑戰(zhàn)××,將學生分成固定的幾個小組。例如A組的甲同學可以挑戰(zhàn)B組的乙同學,可以向他提當堂所學的單詞、句型的讀法或?qū)懛?,如果回答正確,B組加分,反之,則A組加分。每個小組都累積積分,到期末進行匯總。利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小組成員形成合力,使他們自覺幫扶,差生也會主動學習,從而不給小組失分。小組之間也會形成強勁的比賽勢頭,從而推動全班整體水平的提高。
六、利用游戲呈現(xiàn) 、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
現(xiàn)代教育強調(diào)情境教學,游戲呈現(xiàn)法屬于情境教學的重要手段,是一種通過游戲帶動課堂氣氛,以游戲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教學形式。直白的傳授,對于學生來說,太過乏味,小學生好動,喜歡新鮮事物,喜歡游戲,和諧、有趣的教學情境有助于開展學習,學生會在不自覺中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游戲教學法是符合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強調(diào)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強調(diào)寓教于樂。有趣的游戲,既可以勾起小學生爭強好勝之心,也可以在游戲中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最主要的是在游戲中,在開心的氛圍下,溫故而知新,學習英語知識。游戲要兼具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許多教師在授課時會引入游戲,但是總是引入同一個游戲,玩多了學生對游戲興致就不大了。常用的游戲有很多,比如,小組結對比劃猜測、擊鼓傳花、猜謎等等,要岔開時間,不要頻繁使用同一個游戲,游戲規(guī)則要簡單明了、寓樂于教。
總之,教學方法的選擇很重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英語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以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學生的參與激活英語課堂,讓學生在樂中學,在玩中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