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艷雙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11-01
人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本學期走進了同專業(yè)老師的日語課堂,聽了他們的課之后,感受頗多。在這里,不談好的方面,只想談不足,既教學內容及組織教學上的不足,目的是與所有老師共同進步。
一、教學上的不足:
1、部分教學內容發(fā)音不準確,造成學生發(fā)音陰陽怪調。
通過期末的口語考試我們不難看出,50%左右的學生形成了固定的條件反射模式,只能接受本班日語老師的發(fā)音,其余的外界刺激幾乎沒有反應。一個日語教師的語音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但如何做到最好的極限呢?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學習外語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交流、交際,語音差得很遠,再加上聽不懂,何談交流?學生的語音、語調完全是跟老師模仿,這就要求教師的發(fā)音一定要準確,給學生示范作用。想下面的幾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2、語氣詞的講解有疏漏,學生不能直接地體會到日語的樂趣。
細細體會一下,像「わあ」「ええ」「ああ」「あっ」「うわあ」之類的語氣詞,如果真的在課堂上運用的好的話,隨時可以緩解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在講解的過程中如果我們再加一些表情與動作,大概會適合學生的口味。學生能夠直接體會到學日語的樂趣。因此,語氣詞我們應該巧用、多用,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3、動詞的講解不準確,概念模糊,自己打自己嘴巴。
例如:我們在講解動詞分類的時候,其中就有“サ”變動詞的講解,我們的老師這樣說:“一個動詞如果是以 [します]結尾的,它就是“サ”變動詞,例如:勉強します;會話します;練習します等等”。學多了,有的同學馬上會問:“老師,那為什么「話します」是五段動詞,而「勉強します」就是“サ”變動詞呢?它們不都是以「します」結尾的嗎?”這時我們該如何作答呢?如果解釋不好的話,學生就會對你老師知識水平產生懷疑,在學習方面對你的信任度就會降低,教學上大概就很被動吧!因此,針對教材中最為重要的知識點———動詞部分,我們就應該重點研究,研究一套準確的、適合學生記憶的最好方法為好,避免自己打自己嘴巴。
4、教材的處理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如何把教材重點、難點簡單化,一直是我們研究的話題。那么,從日語課堂上反饋的信息來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處理的不好,對于知識點的銜接、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位置、知識點的具體化解釋等等都不明了。這與我們倡導的脫離教材授課當然是差得很多了吧!因此,要達到靈活授課,必須加強對教材的處理,爭取創(chuàng)新,爭取切合實際的、有效的創(chuàng)新。
二、組織教學上的不足:
1、學生沒有學習狀態(tài)。
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那就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到一年級的下學期就沒有學習狀態(tài)了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吧!
(1)所學的知識點變難了,學生沒有恒心學下去了。
(2)學生們摸清了老師的脾氣,以前的不良習慣又開始作怪,“反正老師不能把我怎樣;不玩白不玩;反正將來靠模樣吃飯等等”,一些不良思想慢慢滋長。
(3)教師的教學方式使生產生厭倦心理,沒有什么東西能吸引他們了。
(4)教師沒能在學生關鍵時期幫他們度過難關,錯過教育的有利時機。
2、課堂設計思想較好,但實際效果與預想差得很多。
有的老師備課的確非常認真,教案看起來很有思想,一定會是一節(jié)好課,但最終下來是一塌糊涂,原因何在呢?大概與課堂突發(fā)事件或者是課程進行不下去造成的吧!
3、組織力度不夠,尤其是對底子差的、問題多的學生無計可施。
“像某某你不學習可以,你倒是別搗亂呀,我叫他站了一節(jié)課”;“某某上課這個歡呀,怎么說也不聽,教給班主任了,班主任也不管,我管什么呀?”等等,像這樣的話語在身邊大概經常聽到吧!我們承認目前問題多的學生很多,不同程度地 擾亂了課堂紀律,但我們也應該考慮考慮,這些全是這些學生的錯嗎?我個人認為最大問題還是在于我們教師本身,上課是我們的職責,育人更是我們的責任,問題多我們可以通過正確渠道解決嗎?如果把下午上網聊天的時間用在和學生談心,給底子差的學生補課身上,長此以往,我想會有很大收效吧!
4、個別提高與整體練習脫節(jié)。
在我們的課堂時常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在提問個別學生的時候,有些同學趁機說些閑話,搗亂等等,這種現(xiàn)象最容易造成課堂的混亂,我們如何在提問的時候,其它同學也處于一種思考的狀態(tài)呢?這就要我們課堂設計得要到位,而且會調學生的胃口,因此備課時這方面很重要呀!
5、課堂教學沒有達到交際的目的,有些東西僅僅是形式主義。
“走過場,反正也不學,領導聽課再準備,上一節(jié)是一節(jié)”等等,我們教師帶著這些各種各樣的復雜思想能上好課嗎?我們能憑良心說我們對得起學生嗎?對得起自己的教育事業(yè)嗎?“提問的問題不會就不問了;上課就叫學習好的學生;板書就是1、2行;20分鐘講課,20分鐘做作業(yè);有一個明白就都明白了”等等,這樣的日語教學能達到真正的交際目的嗎?
三、彌補辦法:
1、從備課抓起。
備課我認為現(xiàn)在最起碼要四備,既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其中各個方面缺一不可,而且要相輔相成。要告別教案的不充實、教法的不靈活、學生的厭倦學習、課堂無激情等等,備課是必須要認真、認真、再認真;動腦、動腦、再動腦;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新。
2、從自身素質的提高抓起。
整天和這樣的學生打交道,知識的貧乏是必然的。要想自己有所造詣,跟上時代潮流,現(xiàn)實一點說,上好我們目前的每一堂課,就必須及時充電,提高自身的素質。我們研究新的教學方法要學習,彌補發(fā)音的不足要學習,研究新的學法更需要學習。尤其是在日語發(fā)音方面要多注意模仿,要多說,把自身的語音提高一個檔次才行。在此也提倡上課之前自己要說課等等??傊岣咦陨硭刭|就必須得學習。
3、從細節(jié)抓起。
我們的語音語調,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學生看在眼里,尤其是教師課堂上的各種舉動更被學生所關注。因此,我們在備課時就應該作好教學設計,盡量考慮到課堂上的各種問題,作到以不變應萬變。我想細節(jié)方面作得好的話,教師在課堂上就會少出錯誤,不出錯誤,學生對你的課堂教學會留下很深的印象。“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句話在教學方面更應該得到廣泛的應用吧!
4、用勤奮,用責任心,用奉獻,用個性來教學 。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yè),就必須奉獻,就必須有高度責任心,就必須勤奮,改變自身的錯誤觀念,要把上好課作為我們的第一任務。要是混吃等死的話,必然被社會淘汰。
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本人也不敢保證以上一一作到,但是只要我們有端正的教學態(tài)度,積極地去思考,積極去做,就一定會有所進步的。我希望我們有更新的教學思想,有更先進的、有實效的教學方法,來豐富我們的日語課堂,讓我們的課堂更精彩。